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04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完全免费 | 20篇 |
专业分类
临床医学 | 2128篇 |
出版年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16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40篇 |
2016年 | 49篇 |
2015年 | 42篇 |
2014年 | 117篇 |
2013年 | 115篇 |
2012年 | 166篇 |
2011年 | 133篇 |
2010年 | 157篇 |
2009年 | 157篇 |
2008年 | 175篇 |
2007年 | 184篇 |
2006年 | 172篇 |
2005年 | 140篇 |
2004年 | 96篇 |
2003年 | 88篇 |
2002年 | 67篇 |
2001年 | 34篇 |
2000年 | 23篇 |
1999年 | 22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16篇 |
1996年 | 21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艾滋病48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8,自引:3,他引:35
目的:了解我国艾滋病(AIDS)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自然病程及临床转归。方法:汇集国内6个地区的482例AIDS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加以归纳总结。结果:482例AIDS男女间的比例为4:1;其传播途径在云南、新疆主要为静脉注射毒品,河南为不洁献血和输血,而北京、上海、广州则主要为性途径传播;其性传播者的自然病程约为8年,静脉注射毒品和经血感染者为6年左右。临床症状以发热、消瘦、口腔和肺部感染等表现为主。常见的合并感染与文献报道类似。结论:自1985年发现第一例AIDS,相当一部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已进入AIDS期,本资料提示经血液途径感染者自然病程较经性途径感染者为短,我国HIV感染者中70.6%是静脉注射毒品者,提示及时预防感染、早期诊断,是我国HIV/AIDS综合防治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340例次艾滋病咨询者心理问题分析 总被引:31,自引:8,他引:23
我国艾滋病感染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一些有高危行为的人有迫切了解艾滋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及相关知识的愿望。我院于 1995年 12月 1日开设了艾滋病咨询门诊 ,采用面对面的咨询方式 ,对来诊者就有关艾滋病的感染途径、临床症状、治疗、预防等相关问题进行释疑。到 1998年 6月 3 0日已接诊咨询者3 40例次。现将 3 40例次病人心理问题分析如下。1 一般资料1995年 12月 1日— 1998年 6月 3 0日共接诊艾滋病咨询者 3 40例次 ,其中男 3 0 2例次 (88.8% ) ,女 3 8例次 (11.2 % ) ;年龄最小 6岁 ,最大 79岁 ,其中 2 1岁~ 40岁 2 0 3例次 (5 9.7… 相似文献
3.
广州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率分析 总被引:29,自引:8,他引:21
HIV主要通过性传播、血液或血制品传播、或母婴传播。为了防止经输血传播HIV ,提高血液质量 ,对献血者进行抗 HIV的检测是有效的防范措施之一。笔者对广州市 1999年~ 2 0 0 1年无偿献血人群进行抗 HIV检测 ,ELISA检测阳性标本送省防疫站艾滋病监控中心做确证试验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检测对象 1999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在广州血液中心献血的所有无偿献血者 340 6 4 7人 ,其中男性 190 5 0 8人 ,女性 15 0 139人 ,年龄 18~ 5 5岁。1.2 仪器与试剂 MicrolabAT plus2&FAME全自动酶标分析系统 (瑞士哈密顿公司 )… 相似文献
4.
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国护理管理》2004,4(3):9-10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维护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制定本指导原则。第二条本指导原则所称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者 相似文献
5.
6.
参与式艾滋病知识培训在护理本科生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目的 确定参与式艾滋病知识培训对改变护理本科生知识、态度、护理意愿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实验设计。参与研究的68名护生被随机分成2组,每组34人。实验组接受参与式艾滋病知识培训,对照组只接受艾滋病知识讲座。在培训前后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两组护生进行测量。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护生在培训后知识分数均显著提高。实验组培训后态度正分值有显著改善(t=2.9,P=.006),护理意愿也显著提高(t=3.7;P=.001),而对照组两者变化却不显著。培训后,除知识变量外,实验组的态度正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t=2.2,P=.003),护理意愿也明显高于对照组(t=2.4,P=.02)。结论 参与式艾滋病培训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知识讲座,能改善护生对艾滋病病人的态度及护理意愿。 相似文献
7.
8种艾滋病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的质量评估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HIV抗体检测对艾滋病/HIV感染的诊断目前仍是非常重要的手段.过去的经验证明,由于试剂的质量(包括敏感性与特异性等)问题,可以造成对艾滋病/HIV感染的漏诊或错判.虽然我国卫生部对市售HIV诊断试剂有严格要求,并必须批批检定合格[1,2],但由于多种原因,各厂家的试剂质量仍可能出现较大差异.因此,卫生部艾滋病预防与控制中心艾滋病参比室近几年来一直要求对市售HIV抗体诊断试剂每年进行考核评估.1999年我室受卫生部艾滋病参比室委托,对8个指定的生产厂家艾滋病诊断试剂质量进行考核评估,现将结果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8.
艾滋病病原学诊断进展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邢玉兰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1,24(3):188-189
艾滋病是高度依赖病原学诊断的传染病 ,因为无论是在感染早期或发病期 ,还是在较长的潜伏期 ,都只有通过病原学检验 ,找出其病原体———人免疫缺陷病毒 (HIV)存在的证据 ,才能做出HIV感染或艾滋病的诊断。HIV检验要求绝对准确可靠 ,无论是假阳性还是假阴性都将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因此 ,10多年来 ,艾滋病病原学诊断技术迅速发展 ,主要包括HIV病毒分离、HIV病毒载量测定、HIV核酸检测 ,以及检测病毒抗原 (p2 4抗原 )和检测病毒特异性抗体。其中抗体检测方法是常规使用的HIV病原学诊断方法 ,其他方法主要用于特殊情况… 相似文献
9.
重视支原体研究提高支原体检测水平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当前,支原体学(Mycoplasmology)这门古老而新兴的边缘学科,今天再度受到人们的关注。百余年前,人们即发现和分离到支原体,并认为人类和动植物的某些疾病与感染支原体相关联,然而终因认识水平所降,研究不可能深入。近年来,由于发现支原体感染与呼吸道和生殖道炎症密切相关,特别是与自身免疫性疾病、艾滋病发病以及某些肿瘤的形成亦相关联。 相似文献
10.
艾滋病的实验室诊断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沈霞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3,26(5):327-328
艾滋病 (AIDS)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感染者指血液呈HIV阳性而无临床症状的感染者。自 1981年美国CDC首次报道AIDS以来 ,近年HIV感染已蔓延全球 190个国家和各地区 ,成为全球第四大杀手。该病在非洲的感染最严重 ,虽亚洲受AIDS威胁较迟 ,但AIDS的增长速度却比非洲快 ,且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感染HIV。中国AIDS流行经过传入期 (1985~1988年 )和局部扩散期 (1989~ 1995 ) ,现已进入增长期 ,至今全国 31个省、市、自治区均发现了HIV感染者 ,截止 2 0 0 2年底 ,HIV感染者已达 10 0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