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15篇 |
完全免费 | 34篇 |
专业分类
临床医学 | 949篇 |
出版年
2022年 | 14篇 |
2021年 | 38篇 |
2020年 | 16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19篇 |
2016年 | 41篇 |
2015年 | 28篇 |
2014年 | 82篇 |
2013年 | 48篇 |
2012年 | 76篇 |
2011年 | 71篇 |
2010年 | 81篇 |
2009年 | 46篇 |
2008年 | 46篇 |
2007年 | 51篇 |
2006年 | 55篇 |
2005年 | 48篇 |
2004年 | 42篇 |
2003年 | 32篇 |
2002年 | 23篇 |
2001年 | 12篇 |
2000年 | 19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1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加强肿瘤生物学标志的研究和评价 总被引:76,自引:3,他引:73
李春海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0,23(1):6-8
在肿瘤的研究和临床实践中,关键是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问题。肿瘤标志在肿瘤普查、诊断、判断预后和转归,评价治疗效果和高危人群随防观察等方面都具有较大实用价值。然而直至近十几年,随着分子生物学与免疫学的发展,及对肿瘤早期诊断的重视,肿瘤标志才成为从事肿瘤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者十分关注的热点。近来,接受肿瘤标志检查的人越来越多,在临床上肿瘤标志已成为肿瘤患者的重要检查指标。肿瘤标志的临床评价 一、肿瘤标志在临床应用中的评价理想的肿瘤标志应是:(1)特异性强;(2)灵敏度高;(3)其表达量或血中水平与肿瘤组织扩展或大小呈正… 相似文献
3.
肿瘤标志在肿瘤早期诊断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59,自引:1,他引:58
邹雄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2,25(2):71-72
在当前肿瘤临床研究中 ,由于肿瘤早期不伴转移 ,容易切除 ,可为患者赢得较多的存活机会 ,因此科技界对肿瘤的早期诊断格外重视。研究证实肝癌直径与手术后 5年生存率密切相关 ,肿瘤直径 <2cm ,5年生存率 1 0 0 % ,肝癌直径每增加 1cm ,5年生存率下降 2 0 %。因此汤钊猷院士把肝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称为二级预防 ,认为是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最主要途径[1] 。 2 0 0 1年 8月公布的“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指南的 6个肿瘤课题中 ,4个是研究筛查和早期诊断肿瘤的 ,说明肿瘤早期诊断十分重要。筛查是从人群中寻找可疑者 ,早… 相似文献
4.
对肿瘤标志物的再认识 总被引:49,自引:1,他引:48
吴健民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1):11-13
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性疾病,大量研究和防治资料证实,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防治肿瘤与降低死亡率的最有效办法。因此,长期以来寻找能早期诊断的肿瘤标志物(TM)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从1846年Bence—Jones发现本周蛋白作为多发性骨髓瘤的实验室诊断依据以来,TM的研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但直到1963年Abelev发现甲胎蛋白(AFP), 相似文献
5.
使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质芯片诊断系统检测卵巢肿瘤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目的 研究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质芯片诊断系统用于卵巢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质芯片诊断系统测定分析53例卵巢肿瘤患者,12例良性卵巢囊肿和98份正常对照人群血清的12种常见的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糖原125(CAl25),糖原153(CAl53),糖原242(CA242),糖原:199(CA199),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铁蛋白(FER),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人生长激素(HGH)。结果 53例恶性卵巢肿瘤患者血清有44例血清肿瘤标志物为阳性(阳性率为83.0%),12例良性卵巢囊肿中7例血清肿瘤标志物为阳性(阳性率为58.3%),98份正常对照血清中有2例血清出现肿瘤标志物(特异性97.9%)。试验还发现在部分卵巢癌患者血清中出现NSE、HGH、PSA和f—PSA。结论 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质芯片诊断系统的应用,对卵巢肿瘤患者术前肿瘤良恶性的判宗右一定的临床商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陈允硕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0,23(1):52-55
肿瘤的早期诊断既是有可能的,又是困难的,因为目前大多数诊断技术还不能完全满足早期诊断的要求。长期来,人们致力于寻找一种能够尽早(在发生转移前)检出恶性肿瘤的指标,其中包括肿瘤标志物(tumormarker,TM)的研究。肿瘤标志物的类型 TM的分类和命名尚未完全统一[1]。有按照TM的本质,将其分成蛋白质类、糖类、脂类、酶类、激素类和多胺类;也有将其分成肿瘤相关标志物(如正常分化抗原、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物即MHC、病毒抗原和癌基因产物)和肿瘤标志物(如胚胎性标志物、激素、酶和糖蛋白)等等。本文根据TM存在部… 相似文献
7.
血清肿瘤标志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2
目的 探讨4种血清肿瘤标志在结直肠癌诊断、手术效果评价、转移复发监测中的应用价值。选择相关的血清肿瘤标志进行组合,以提高临床检测结睦肠癌的敏感性、有效性。方法 应用快速微粒子捕捉双抗夹心酶免疫分析法测定癌胚抗的(CEA)、癌相关糖抗原(CA)19-9、应用生物素-链霉亲和素双抗夹心法测定CA72-4、A242。共测定29例健康成人及58例不同Dukes‘分期结直肠癌患者血清,并对其中49例患者进行 相似文献
8.
肿瘤标志临床应用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6
万文徽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0,23(1):9-10
80年代以来,应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所制备的抗肿瘤单克隆抗体(McAbs)陆续出现,其所针对肿瘤细胞表面抗原的生化本质多为糖类物质。这是肿瘤细胞在形成过程中,细胞膜异常糖基化的结果。绝大多数抗原均可能与多种肿瘤相关,换句话说,不同肿瘤细胞可能表达相同抗原。众多肿瘤抗原被临床作为辅助肿瘤诊断、监测疗效及判断复发的标志。尽管这些肿瘤标志存在非特异性,而当应用得合理时,又确实对于肿瘤的诊治具有参考意义。粗略回顾肿瘤标志的应用,认为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需要与从事有关检验及肿瘤防治的医务工作者商榷,并在临床实践中引起重… 相似文献
9.
四种肿瘤标志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 研究与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相关的血清癌胚抗原 (CEA )、细胞角蛋白片断2 1 1(CYFRA2 1 1)、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 (TPS)和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 (SCC)等 4种肿瘤标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Elecsys 2 0 10 ) ,快速微粒子酶免疫分析仪 (IMx) ,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 76例NSCLC患者 ,13例肺良性疾病患者及 3 6名健康成人血清中的CEA、CYFRA2 1 1、TPS和SCC ,并对 2 7例NSCLC术后 1个月的患者进行随访检测。同时用SPSS10 0统计软件及接受器工作性能曲线 (ROC)分析 ,评价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血清CEA、CYFRA2 1 1和TPS水平随临床分期 (TNM )增加而升高 ,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对于评价NSCLC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各种组合检测中 ,以CEA +CYRA2 1 1+TPS组敏感性和有效性最高。手术治疗后 ,4种肿瘤标志均较术前明显下降。SCC仅对于肺鳞癌与腺癌的鉴别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结论 4种肿瘤标志物在NSCLC诊断治疗中 ,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CEA +CYFRA2 1 1+TPS组合后可显著提高NSCLC诊断的敏感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