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19篇 |
免费 | 84篇 |
专业分类
妇产科学 | 51篇 |
基础医学 | 10篇 |
临床医学 | 237篇 |
内科学 | 19篇 |
皮肤病学 | 7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31篇 |
外科学 | 45篇 |
综合类 | 802篇 |
预防医学 | 257篇 |
药学 | 745篇 |
9篇 | |
中国医学 | 188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22篇 |
2021年 | 70篇 |
2020年 | 95篇 |
2019年 | 68篇 |
2018年 | 39篇 |
2017年 | 98篇 |
2016年 | 119篇 |
2015年 | 151篇 |
2014年 | 264篇 |
2013年 | 262篇 |
2012年 | 278篇 |
2011年 | 258篇 |
2010年 | 205篇 |
2009年 | 151篇 |
2008年 | 134篇 |
2007年 | 54篇 |
2006年 | 43篇 |
2005年 | 31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腔球囊、缩宫素引产及间苯三酚在促宫颈成熟及产程进展过程中治疗效果.方法:取120例具有引产指征足月妊娠孕妇将其随机分成A、B、C三组,观察比较三组对促宫颈成熟及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A组及C组宫颈Bishop评分的增加均高于B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及C组用药至临产时间及总产程时间均短于B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腔球囊、缩宫素静滴联合间苯三酚促宫颈成熟效果显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宫颈扩张球囊联合缩宫素及间苯三酚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妇产科2012年1月~2014年11月接收的136例符合引产指征的的足月妊娠初产妇,根据其意愿将其分为对照组(n=74)和观察组(n=62)。对照组患者于宫颈评分后给予0.5%缩宫素,潜伏期给予间苯三酚;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放置Cook双球囊。比较两组产妇干预前后的宫颈 Bishop评分;干预12 h后,比较两组产妇的促宫颈成熟效果;比较两组产妇的引产效果、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的宫颈 Bishop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促宫颈成熟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2 h内临产、阴道分娩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尿潴留、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妊娠结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除第二产程外,观察组产妇的产程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颈扩张球囊联合缩宫素及间苯三酚能够提高宫颈 Bishop评分,提高阴道分娩成功率,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正产后大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居我国目前孕产妇死亡原因之前列,严重威胁孕产妇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常需输注大量血液来抢救生命[1]。而大量输血引发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特别在输注多人份血小板浓缩液时几率可能更高。使用适量的缩宫素也是产后大出血时一项基本抢救措施,其不良反应致高热较罕见,但也不排除。本院2014年2月收治了1例产后大出血后因频繁使用缩宫素及大量输血后导致高热的病例。现将护理报告 相似文献
4.
5.
异丙酚无痛人工流产时静脉注射缩宫素可致血液循环严重波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异丙酚无痛人工流产时静脉注射缩宫素对血压和心率的影响。 方法 将 90例Ⅰ级 (美国麻醉协会麻醉术前分级 )早期宫内妊娠的患者随机分为 3组 :A组 30例 ,应用 2~ 3mg/kg异丙酚和 1μg/kg枸橼酸芬太尼进行无痛人工流产术 ,手术后期注射缩宫素 1ml,于注射后的 3min内观察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变化 ;B组 30例 ,用相同麻醉方法进行无痛人工流产 ,术中不用缩宫素 ,观察指标与方法同于A组 ;C组 30例 ,不用任何麻醉药物进行人工流产 ,在与A组相同的时间注射缩宫素 ,观察指标与方法同于A组。 结果 A组在注射缩宫素后 0 5min ,血压显著下降 ,心率显著增加 ,注射后 2 .5min时 ,血压和心率基本恢复到注射前水平。B组和C组无明显血压下降。 结论 异丙酚无痛人工流产时注射常规剂量缩宫素后可致血液循环短暂严重波动 ,应引起临床妇产科医师高度重视 ,特别是对心功能储备较差的患者更应关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寻找简单、方便、有效的预防产后出血的方法。方法 :将 30 0例无合并症产妇分成 3组 ,均于胎儿娩出后立即给药。A组 10 0例给缩宫素 2 0U ,静脉注射 ;B组 10 0例给米索前列醇 4 0 0μg ,口服 ;C组 10 0例给卡前列甲酯栓 1mg置入直肠内。比较 3组产后 2h出血量。结果 :A组的产后 2h出血量为 (2 5 1±s 71)mL ,B组和C组的产后 2h出血量分别为 (15 9± 6 7)mL和 (15 0± 73)mL ,A组明显多于B组和C组 ,差异有显著意义 (P<0 .0 1)。而B组和C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米索前列醇、卡前列甲酯栓均能有效预防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脐静脉注射缩宫素减少产后出血,缩短第三产程的治疗作用.方法:将86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4例,用缩宫素10~20 U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脐静脉注射.对照组42例采用产后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缩宫素.结果:治疗组产后胎盘剥离娩出时间3.4 min,对照组11.2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治疗组胎盘娩出完整,对照组8例宫腔探查,行清宫术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平均出血65 mL,对照组平均230 mL,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产后脐静脉注射缩宫素,可减少产后出血,缩短第三产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将1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用米索前列醇600 μg,po,对照组90例,分别予肌肉及宫体注射缩宫素20 U,均在胎儿娩出后立即给药.结果:治疗组的第三产程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产后2 h出血量比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且治疗组用药前后血压均无明显变化.结论: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效果明显,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10.
在运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腺醇的基础上加用缩宫素药物流产 2 0 0例 ,完全流产率为 93% ,且在完全流产后阴道出血持续天数及完全流产阴道出血量等方面均显著优于仅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腺醇的基础药物流产 (P <0 .0 1)。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