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综合性医院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目的 了解综合性医院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护士的身心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对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448名在岗护士进行焦虑,抑郁量表和自设问卷调查.结果 本组护士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倾向,该两项得分均高于中国常模(P<0.05).63.6%以上的护士都能够积极参加活动、坚持学习、有个人的目标和规划、尊重超越自己的人、换位思考,但大多不爱好运动(占72.1%).社会化程度方面:与他人合作良好,但与领导交流有障碍(72.5%)、不能很好地应对压力(62.3%).其压力源依次为:各种考试、护患关系、工作强度.希望医院或护理部解决的问题依次为:考试频繁、流程复杂、人员配备不足、夜班补助少等.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关注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开展人性化管理,优化考试结构;护士需加强与管理层的交流,创造条件减轻职业压力,保持良好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2.
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的衔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院前急救是以急救中心或紧急救援中心为主的急救医疗机构在院外对患者进行抢救的过程;院内抢救是以综合性医院为主的医疗机构在院内对患者进行急救的过程.但对于由此及彼的同一患者来讲,无论是院前急救还是院内抢救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全过程,因此就涉及到一个衔接问题,衔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救治的效果,关注和研究这一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综合性医院中抑郁症患者自杀原因的分析与干预对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综合性医院防范抑郁症患者自杀的护理对策。方法分析抑郁症患者自杀的原因,对有自杀倾向的患者有计划地采取重点观察、心理疏导和药物治疗等综合措施。结果积极的危机干预能有效防范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结论提高综合性医院医护人员对抑郁症患者自杀防范意识,对患者施以积极的心理疏导、强化病区环境安全措施、实施多部门一体化防范是综合性医院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4.
5.
某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护理人员心理学知识认知应用情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了解护理人员护理心理学知识的认知现状和应用情况,为进一步推动临床心理护理的应用和发展、加强护理人员心理学知识培训提供参考。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对某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护理人员116人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护理人员对护理心理学知识的认知和应用情况,护理人员对临床开展心理护理的意见和需求。结果 认同心理护理在护理工作中很重要的占95.7%,认同做好心理护理需要具备系统的护理心理学知识和技能的占84.5%;认为自己缺乏护理心理学知识,不会运用心理护理技术的占45.7%,从未使用过心理评估量表的占83.6%,只有21.6%护理人员曾经系统学习过护理心理学知识;52.6%护理人员因为工作忙没时间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结论 护理人员心理学知识缺乏,临床心理护理应用情况不甚乐观。应加强护理人员护理心理学知识及技能的培训教育力度,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心理护理工作模式,以进一步推动心理护理落实。 相似文献
6.
综合性医院医生输血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评价北京地区综合性医院医生对输血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从北京市3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中随机抽取300名医生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应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血液科、麻醉科专科医生问卷调查分数最高,显著高于其他组别医生(P<0.05);常涉及输血的外科问卷调查分数与内科无显著区别;高年资医生问卷调查分数低于低年资医生(P<0.05);94.3%的医生认为有必要再强化学习输血相关知识。结论综合性医院医生对输血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尚可,但仍不乐观,有必要进行医学再教育,提高医生对输血相关知识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综合性医院对艾滋病病人的护理管理实践与效果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总结综合性医院普通病房收治艾滋病病人的护理管理经验。方法实行病房分区管理、强化护理人员相关知识培训、加强医务人员自身防护、重视病人的心理护理、严格遵守保密原则。结果27例病人在住院期间无护理并发症发生,医院内未发生交叉感染和医护人员职业暴露;护理质量显著提高;加强了艾滋病的普及教育,改变了护士对艾滋病的态度和护理意愿。结论加强病房管理,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可以有效预防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综合性医院门诊患者护理需求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综合性医院门诊患者的护理需求。方法采用自设问卷,通过方便抽样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和仁济2所综合性医院的门诊患者共200例,根据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收入及是否医保等方面进行护理需求调查。结果需求程度为5分的非常需要占所有需求程度的61.71%;其中安全需要得分最高(平均4.8019分);不同性别、学历、年龄、个人月收入水平和医疗费用的门诊患者,其各层次的护理需求程度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不同籍贯、居住地及有无宗教信仰的患者在各层次护理需求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门诊患者普遍存在程度较高的护理需求且护理需求是多维的,具有共性的,但存在个体差异;门诊护理人员应该熟练运用马斯洛人类需要层次理论以满足门诊患者的护理需求;管理部门努力改善门诊设施及就医环境,使门诊医疗水平得以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9.
新疆综合性医院护士健康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新疆大型综合医院护士综合健康现状,为护理科学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基本人口学资料表、自行设计的护士常见疾病调查表,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新疆4所大型综合医院1437名护士(2所三级医院921名,2所二级医院516名),针对其常见疾病或症状进行丁调查。结果不同民族护士身体健康的各项基线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见疾病为神经精神病类(30%)、消化系统疾病类(28%)、骨关节病类(25%)、下肢静脉曲张(20%)、月经不调(19%)、皮肤过敏(14%)和贫血(8%)。患神经精神类疾病护士中汉族高于维吾尔族(P〈0.05);患静脉曲张护士中哈萨克族高于其他民族(P〈0.05);31~40岁组护士及急诊、重症监护室护士发生精神类疾病、月经不调及消化系统类疾病人数高于其他年龄组及科室组(P〈0.05)。结论新疆综合性医院护士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不同民族、年龄及科室护士高发疾病存在差异.管理者必须在人力资源的配置、护士的工作与生活、健康教育及定期体检等方面予以高度重视,才能有效提高护士身心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