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37篇 |
免费 | 64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10篇 |
内科学 | 5篇 |
皮肤病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2篇 |
综合类 | 79篇 |
预防医学 | 1篇 |
药学 | 6篇 |
中国医学 | 295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21篇 |
2021年 | 30篇 |
2020年 | 21篇 |
2019年 | 19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17篇 |
2016年 | 16篇 |
2015年 | 17篇 |
2014年 | 34篇 |
2013年 | 23篇 |
2012年 | 27篇 |
2011年 | 41篇 |
2010年 | 23篇 |
2009年 | 22篇 |
2008年 | 24篇 |
2007年 | 10篇 |
2006年 | 17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3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淋巴瘤是淋巴结和结外部位淋巴组织的免疫细胞肿瘤,来源于淋巴细胞或组织细胞的恶变.介绍周郁鸿辨治淋巴瘤经验,认为本病以痰瘀为其本病,应以化痰祛瘀、软坚散结为治疗大法.并分为5型予以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2.
3.
多动症临床辨证分型复杂,甚至无证可辨,其论治多从阴阳、五脏着手,病理产物不外乎痰与瘀。痰、瘀的产生不仅与阴阳平衡、五脏和谐与否密切相关,还参与多动症的发生发展。故临床辨证论治从痰瘀互结理论出发,化繁就简,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和血通脉颗粒联合西药治疗心脑合病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及其与患者年龄、性别及病情程度的关系。方法将383例心脑合病痰瘀互结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91例和对照组192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加服和血通脉颗粒,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比较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心绞痛积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8.01%,对照组为55.7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同性别患者治疗后各积分值均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治疗组不同性别患者各积分值均低于对照组,男性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各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各积分下降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不同年龄段患者治疗后各积分分值均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老年各积分分值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各积分下降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各积分下降值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轻、中、重度患者治疗后,两组各分值均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轻、中度患者治疗组的各积分分值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和血通脉颗粒联合西药治疗心脑合病痰瘀互结证有效,这种疗效无性别和年龄差异,但可能对病情轻、中度患者的疗效优于重度患者。 相似文献
5.
戎锦锦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4,(1):101-102
中医的“郁”在慢性胰腺炎胰腺纤维化的病变过程中贯穿始终,而治“郁”关键是治肝,本病从肝气郁结开始,而后出现气血不和、痰湿阻滞,终成痰瘀互结之证,故结合病机“郁”提出了调肝理气,抑肝扶脾,活血化瘀等治法,为治疗慢性胰腺炎胰腺纤维化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吕军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1,(14):26-27
目的:研究常见卒中病的痰瘀互结型病理机制在临床上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对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共收治的67例患者,有服药组和手术组两种方式的治疗,服药组采用的是化痰祛瘀治疗,手术组采用的是激光治疗。结果:服药组和手术组的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均好转,个别患者由于治疗时间拖延而致残。结论:痰瘀互结是导致老年心脑共病的关键病机,但是经过对患者进行有效化瘀祛痰的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会得到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是常见的、多基因遗传的疾病。本文首先分析了高血压病与痰瘀互结的现代研究,其次探讨了高血压病痰瘀互结的中医分析。本文的研究希望为高血压痛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乳腺增生病是女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多由于肝气郁结,痰瘀互结,冲任失调所致,如日久不愈可导致乳腺癌的发生。积极防治乳腺增生病,对防治乳腺癌,提高女性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现将近10年来运用足疗结合刮痧,再配合周期外治疗法综合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吴敏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1(8):70-71
〔摘 要〕 目的:探究半夏白术天麻汤合通窍活血汤加减对高血压眩晕(痰瘀互结型)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河南省荣军医院 2017 年 6 月至 2019 年 4 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眩晕患者 112 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两组,各 56 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合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治疗
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 –1(ET–1)、一氧化氮〕。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 98.21 %,高于
对照组的 85.7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幅,且观察组患
者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观察组
患者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合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眩晕(痰瘀互
结型)患者,可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