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癌症患者家属需求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癌症是威胁人类生命的最严重的疾病之一,随着环境的恶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癌症发病率逐年增加。然而,随着癌症治疗水平的提高,癌症病人的存活率和生存时间也有逐渐提高的趋势,许多家庭都笼罩在癌症的阴影之下。癌症的诊断与治疗,不仅对病人是一个重大的打击,他们的亲属也同样感受危机的存在。癌症患家属在身体上、精神上都承受着极大的压力,他们的需要与感受同样应该成为医护人员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2.
QLQ-C30的应用及计分方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鉴于癌症较难治愈,很难用治愈率来评价治疗效果,同时又因为要明显提高其生存时间非常困难,生存率的评价作用也有限.因此,癌症患的生活质量研究成为医学领域生活质量研究的主流.现代肿瘤学科已达成共识:癌症病人的生活质量(QOL)比生存率、病死率更能准确反应患的治疗效果和康复状况.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清热解毒方对微小残留白血病模型的疗效、作用机制,并就其对2种不同肿瘤负荷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造模成功后予高剂量清热解毒方灌胃7d,观测生存时间、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骨髓有核细胞涂片分类、肝脾指数、肝脾骨髓病理形态、残留白血病细胞、细胞增殖周期及细胞凋亡。结果清热解毒方可延长微小残留白血病小鼠的生存时间(P<0.05),且肿瘤负荷较小时疗效较好。结论清热解毒方对微小残留白血病有效。减轻白血病细胞对脏器的浸润、抑制MRL小鼠骨髓细胞的增殖活力、促进细胞凋亡,这可能是该方部分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
生物人工肾小管对动物模型细胞因子水平及生存时间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人工肾小管辅助装置(bio-artificial renal tubule assist device,RAD)对动物模型细胞因子水平、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经盲肠结扎加穿孔及双侧输尿管结扎术造模后的12头猪被随机平均分为3组,分别为RAD治疗组、不含小管细胞的假RAD治疗组和非治疗对照组。各组分别定时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液电解质、肾功能指标。应用猪特异性酶联免疫试剂盒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记录两组动物的存活时间。结果:RAD组透析前后的血钾均值为(6.92&;#177;0.12),(4.39&;#177;0.46)mmol/L,血肌酐均值为(911.3&;#177;100.7),(652&;#177;130)μmol/L,TNF-α均值为(0.537&;#177;0.038),(0.278&;#177;0.069)μ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lt;0.05)。RAD组的平均生存时间为[(110.25&;#177;18.69)h],明显长于非治疗对照组[(72.84&;#177;11.62)h]和假RAD治疗组[(75.20&;#177;19.08)h],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结论:用RAD治疗可降低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vsfunction failure,MODS)并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动物的TNF-α水平,并延长其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6.
椎体转移瘤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肿瘤骨转移非常常见,脊柱是最常见的骨转移部位。尽管有症状的脊柱转移瘤占全部肿瘤患者的10%~30%,但尸检研究发现90%的晚期肿瘤患者已发生脊柱转移。随着肿瘤患者生存时间的延长,脊柱转移瘤的发生率将会更高。因此,正确诊断和处理孤立性椎体转移瘤对于减轻局部疼痛、改善神经功能及延长转移瘤患者生命等方面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代谢综合征并发脑卒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代谢综合征个体患脑卒中后的转归情况。方法:首次发生脑卒中患者184例,根据有无并发代谢综合症而分为单纯组102例和并发组82例,均给予相同的治疗和健康教育,观察2组中位生存时间和首次与再发脑卒中时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纯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并发症组;在首发脑卒中时2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而再发卒中时并发症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高于单纯组。结论:与单纯脑卒中患者比较,并发代谢综合征的脑卒中患者的预后明显较差。 相似文献
8.
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血液透析是慢性终末期肾脏病的主要替代疗法,随着血液透析技术和设备的不断改进,透析病人的生存时间越来越长,对于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来说,由于疾病本身及各种并发症的存在,使透析病人的生活质量受到了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10.
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1例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年龄50岁以上,肝内胆管结石反复胆道感染病程在10年以上,合并乙肝或丙肝,肝硬化者发病率达14.6%.随访2~7年,6例手术切除者生存时间平均46月,内引流10例生存时间21月,单纯外引流5例生存时间18月.置外引流管局部灌注化疗药9例生存时间为39月,2例生存6年以上.结论 肝内胆管结石与胆管癌结石有一定关系,一经确诊应尽可能行根治性切除.姑息手术主张置外引流管,术后局部灌注化疗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