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目的:分析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122例心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改进组,给予两组常规护理、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法护理。结果:改进组健康教育、用药指导、饮食及运动指导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改进组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结论: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用于心内科护理,可改善护理质量,促进心内科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内科病房通过品管圈工具的应用,制订出与呼叫铃发生次数最为相关的改进措施和标准化流程,并组织实施,最终使病房呼叫铃发生次数明显降低或波动在一个较低的范围。方法2013年7月份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将2013年6月份的第二周呼叫铃发生总次数,设为品管圈改善前期;将2013年8月份的第二周和9月份的第二周呼叫铃发生的总次数,设为品管圈改善后的改善期和维持期,分别与品管圈改善前期比较。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病房因输液问题导致的呼叫铃发生次数由改善前期的平均51.6次/d降至改善期的平均13.4次/d ,目标达标率107%,进步率74%;在改善后维持期,降低至平均18.2次/d ,目标达标率93.8%,进步率64.7%。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降低了心内科病房呼叫铃发生次数,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重新制订输液标准化流程和“输液完成时间推算表”,强调计划性工作和主动性服务,提升了护理内涵;同时,培养了科室护理人员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科室护理人员的自信心和责任心,增加了心内科团体的凝聚力和荣誉感。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