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97篇
  免费   2658篇
耳鼻咽喉   70篇
儿科学   99篇
妇产科学   128篇
基础医学   591篇
口腔科学   153篇
临床医学   5408篇
内科学   1185篇
皮肤病学   184篇
神经病学   479篇
特种医学   34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982篇
综合类   7521篇
预防医学   8944篇
眼科学   128篇
药学   3045篇
  70篇
中国医学   978篇
肿瘤学   344篇
  2023年   172篇
  2022年   1334篇
  2021年   1658篇
  2020年   1701篇
  2019年   978篇
  2018年   534篇
  2017年   1306篇
  2016年   1347篇
  2015年   1570篇
  2014年   2802篇
  2013年   2585篇
  2012年   2784篇
  2011年   2675篇
  2010年   2279篇
  2009年   1667篇
  2008年   1674篇
  2007年   1166篇
  2006年   739篇
  2005年   353篇
  2004年   352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124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目的了解深圳市居民贫血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的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深圳市8个区中抽取12个社区居委会,在每个被抽取的社区居委会中随机抽取75户居民。对6岁及以上常住人口采集静脉血并采用氰化高铁法测量血红蛋白含量,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贫血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1年深圳市居民血红蛋白含量均值为(147.4±19.2)g/L,其中男性(158.5±17.6)g/L明显高于女性(138.2±15.1)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该人群的贫血患病率为2.85%,其中男女分别为0.28%和4.97%,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性别为该市居民贫血的影响因素。结论尽管深圳市居民的贫血患病率较低,但仍应加强本市成年女性的贫血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揭示深圳市不同性别社区居民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为高Hcy血症的社区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16个社区1 60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与实验室检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高Hcy血症的影响因素,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评价模型效果。结果研究人群Hcy中位数为11.4μmol/L,其中男性13.2μmol/L,女性10.2μmol/L;高Hcy血症患病率为17.02%,其中男性为29.60%,女性为8.47%,男性约为女性的3.5倍;各个年龄组男性的Hcy水平及高Hcy血症患病率均明显高于女性(P〈0.01),且二者均随年龄的升高而升高(P〈0.01);不同性别高Hcy血症的影响因素有差异,全人群高Hcy血症的影响因素为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用盐、体育锻炼、体质指数、舒张压和肌酐,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74。结论深圳市社区居民的Hcy水平低于国内其他一些城市,但高于西方发达国家;卫生部门应针对主要危险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控制高Hcy血症的流行现状,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王心  方洁  尚丽新 《武警医学》2014,(12):1239-1241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前次剖宫产史)对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和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1至2014-03于北京军区总医院妇产科初诊建档、定期产检,并于该院分娩的瘢痕子宫妊娠病例322例(瘢痕组),随机抽取同期非瘢痕子宫妊娠病例328例(非瘢痕组),比较两组的分娩方式和妊娠结局。结果瘢痕组和非瘢痕组孕妇年龄、分娩孕周、孕次、产次、分娩前体重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瘢痕组剖宫产261例,占81.1%;非瘢痕组剖宫产173例,占52.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70,P〈0.01)。瘢痕组的前置胎盘、胎盘粘连(植入)的发生率为13.7%、9.0%,均高于非瘢痕组的0.9%、0.6%(χ^2分别为39.38、25.22,P均〈0.01);而瘢痕组和非瘢痕组的胎盘早剥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6,P〉0.05)。瘢痕组子宫破裂(1.6%)、产后出血(10.9%)、产褥发热(11.5%)等发生率均高于非瘢痕组(分别是0、2.7%和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5.13、17.00、7.56,P均〈0.01)。结论瘢痕子宫妊娠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非瘢痕子宫妊娠,其前置胎盘、胎盘粘连(植入)、产后出血的风险性明显升高。瘢痕子宫孕妇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仍以剖宫产为主。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并分析产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取2013年5月~2013年12月妇产科收治的1021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妇科常规检查,确认其是否存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并通过自制调查问卷收集产妇孕产期一般情况,询问产妇是否在孕期以及产后出现盆底功能障碍的相关症状,整理各项研究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初次妊娠分娩女性相比,多次妊娠分娩女性具有更高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二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产程正常产妇相比,第二产程延长产妇具有更高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二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出现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产后女性而言,其第二产程延长以及分娩次数均会对疾病发生率产生显著影响,但新生儿出生体重以及孕期体重增加过量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并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经外科手术病理检查证实为周围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病理资料,根据斑块类型分为稳定性斑块组及不稳定性斑块组,比较两组的相关临床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与临床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血浆纤维蛋白原(FIB)、低密度脂蛋白(LDL)、脉压差及既往心脑血管疾病史在两组间有差异,不稳定性斑块组患者的FIB、LDL水平较稳定性斑块组患者高,既往有心脑血管疾病史的患者也较稳定性斑块组为多,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IB、LDL、脉压差及既往心脑血管疾病史是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性斑块的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6.
韩蕊  汤哲  马丽娜  刁丽君  孙菲 《北京医学》2016,(10):994-998
目的 了解北京市城乡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关注老年人躯体健康,加强慢性病防控.方法 抽样调查北京城乡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2168例,内容包括老年人的一般情况、慢性病史、家庭、经济、职业、卫生习惯等,进行评估和分析.结果 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达74.2%,同时合并2种及以上慢性病者达43.5%.患病率城市高于农村,女性高于男性,随增龄有先上升再下降趋势.高血压位于慢性疾病之首,脑血管病、冠心病以及耳聋和骨关节疾病均为老年人常见慢性病.老年人躯体健康状况受性别、年龄、居住地区、文化程度、职业性质、睡眠与活动锻炼时间、收入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结论 北京城乡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多系统疾病并存率高.需加强慢性病防控健康宣教,增强社会支持,改善社区卫生服务建设.  相似文献   
7.
崔耿  徐华 《海南医学》2016,(13):2138-2140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心肺复苏(CPR)的效果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间中山巿古镇人民医院急诊科80例实施院前或院内CPR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心肺复苏成功率,比较成功组与失败组性别、年龄、心脏按压开始时间、气管插管时间、电除颤开始时间、肾上腺素用量的差异,分析心肺复苏成功的影响因素。结果80例老年患者中CPR成功25例,失败55例。成功组患者心脏按压开始时间(≤5 min)、气管插管时间(≤2 min)、电除颤开始时间(≤5 min)、肾上腺素(1 mg)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失败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心脏按压开始时间(≤5 min)、气管插管时间(≤2 min)、电除颤开始时间(≤5 min)、肾上腺素(1 mg)为老年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的保护因素。结论老年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的影响因素较多,早期进行心脏按压、气管插管、电除颤并使用常规剂量肾上腺素有助于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在长期随访队列中慢性HBV感染者的随访依从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前瞻性研究2328例门诊随访的慢性HBV感染者的依从性,每位患者均被要求至少6个月门诊复诊,能达到要求者定义为依从性好,反之为依从性差.收集每位患者入随访时的基本信息(性别、年龄、地址、酗酒史、家族史、是否因肝病住院)及随访过程中的治疗及应答情况,分析影响患者随访依从性的相关因素.结果 随访队列患者的平均随访时间为3.0年.两组在人口学及病史资料方面,性别、居住地、嗜酒史、乙肝家族史、因肝病住院史无差异,但依从性好的组的年龄及有肝癌家族史的比例高于依从性差的组.在基线水平上,入随访肝硬化或肝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白蛋白(Alb)、HBeAg阳性率方面有显著差异,而血清总胆红素(TB)、HBV DNA水平无显著差异.在治疗效果及病情进展方面,ALT、AST、Alb、HBV DNA、ALT复常率、DNA转阴率、HBeAg转换率、有无抗病毒以及是否出现耐药方面有显著差异,而表面抗原转阴、新发肝癌、疾病进展、TB、HBeAg阳性率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多因素分析提示肝癌家族史、基线DNA水平、HBeAg水平、末次ALT、末次DNA水平以及有无抗病毒为慢性HBV感染者依从性好坏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有肝癌家族史、基线更高的HBV DNA水平、HBeAg阳性、末次更高的ALT、HBV DNA水平以及无抗病毒治疗是慢性HBV感染者长期随访依从性差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珠三角地区流动女性产后盆底肌力异常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抽取广州市和佛山市各l所医院中于2013年10月~2014年7月分娩并在产后42d行盆底肌力筛查的产妇1008例.盆底肌肉Ⅰ类和Ⅱ类肌纤维肌力的测定采用盆底肌电生物反馈仪.影响因素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完成.结果 珠三角地区流动女性产后42 d盆底Ⅰ、Ⅱ类肌纤维肌力异常率分别为49.21%、49.60%;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产妇Ⅰ、Ⅱ类肌纤维肌力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剖宫产产妇Ⅰ、Ⅱ类肌纤维肌力异常率均低于阴道分娩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次与盆底Ⅰ、Ⅱ类肌纤维肌力均存在关联性,并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 分娩方式与产次是珠三角地区流动女性产后盆底肌力异常的影响因素,应加大对流动妇女的健康宣教,提倡计划生育,及时干预以减少盆底肌肉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目前带教老师对于护理安全的认知现状,并分析其对实习护生产生的影响.方法 2010年9月~2013年3月制订调查问卷,对浙江省余姚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带教老师以及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带教老师的年龄、护工龄、学历、职称,实习护生的年龄、学历,写完后立即收回,并对收回的调查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 带教老师的调查结果中,优秀(≥90分)的占52.17%,良好(80~< 90分)的占30.43%,合格(60~< 80分)的占13.04%,差(<60分)的4.35%;实习护生中优秀占64.97%,良好占21.32%,合格占9.90%,差占3.81%.结论 不同学历、职称的带教老师对于护理安全的认知现状水平不一样,对于实习护生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学历越高、职称越高的带教老师,对于护理安全的认知水平就越高,对实习护生产生的影响就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