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0篇 |
完全免费 | 20篇 |
专业分类
临床医学 | 190篇 |
出版年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9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11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11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32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8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头晕或眩晕患者TCD检测血管狭窄率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分析头晕、眩晕患者的颅内外血管狭窄的发生率及其与高血压、糖尿病及年龄的关系。方法:通过TCD检测2159例以头晕、眩晕症状就诊患者的颅内外血管狭窄率。结果:头晕患者血管狭窄率为13.42%,眩晕患者血管狭窄率为17.35%,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且眩晕组椎-基底动脉狭窄率明显高于头晕组(p<0.000),两组患者血流速度减低率分别为9.16%、6.85%,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中107例颅外血管狭窄,208例颅内血管狭窄。前循环血管狭窄173例、28例后循环狭窄。诊断为Moyamoya病患者3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33例。高血压患者颅内血管狭窄较常见。而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系统及颅外各血管受累多见。年龄因素对颅内外各血管的狭窄及血汉速度减低均有相关性。结论:我们认为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狭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头晕患者。两组患者血流速度减低率以后循环为主。血管狭窄以前循环及颅内血管更常见 相似文献
2.
急性亚硝酸盐中毒6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李华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4,13(10):711-711
急性亚硝酸盐中毒是由于误服了含有亚酸酸盐的食物后,引起的头晕、头痛、呕吐,全身皮肤黏膜青紫、休克、甚至昏迷死亡。我院自1989年4月至2003年9月抢救6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直立倾斜试验对不明原因头晕与晕厥患者诊断比较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2
目的探讨直立倾斜试验(HUTT)对不明原因头晕与晕厥患者诊断上的差异。方法对头晕组(n=35)进行HUTT检查,并选择同期晕厥组(n=303)的HUTT结果为对照,HUTT采用基础直立倾斜试验(BHUT)及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倾斜试验(SNHUT)。结果①头晕组与晕厥组患者在BHUT、SNHUT时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阳性结果反应类型比较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阳性率:HUTT时头晕组31.43%(11/35),晕厥组42.90%(130/303)。其中BHUT时头晕组28.57%(8/28),晕厥组33.82%(70/207);SNHUT时头晕组42.86%(3/7),晕厥组62.50%(60/96)。阳性率在头晕组和晕厥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SNHUT阳性率较BHUT均明显提高(P<0.05)。③出现阳性结果时间:BHUT时头晕组(29.13±11.01 min)仅比晕厥组(23.52±12.80 min)稍长,SNHUT时在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也是头晕组(6.00±3.61 min)比晕厥组(4.98±3.51 min)稍长(P均>0.05)。结论临床上部分不明原因头晕患者由VVS所致,但并不出现晕厥发作,这类患者应重视倾斜试验检查。 相似文献
4.
5.
以头痛、头晕为主诉的儿童鼻窦炎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头痛、头晕症状与儿童鼻窦炎的关系。方法:对50例主诉头痛或头晕的患儿行鼻窦冠状CT扫描和临床观察分析。结果:正常鼻窦8例,鼻窦炎42例(11例为单例,31例为双侧,14例合并积液),其中上颌窦炎12例,上颌窦炎合并筛窦炎6例,全鼻窦炎24例。全部经保守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儿童鼻窦独特的解剖结构和生理特点是造成儿童鼻窦炎易伴发头痛或头晕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反复头痛或头晕的儿童应详细询问病史,并行鼻窦冠状CT扫描,以便及早发现鼻窦炎。儿童鼻窦炎用药物治疗治愈的相对性大于成人,故应以保守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6.
TCD对头晕或眩晕患者脑血管病变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神经科门诊头晕或眩晕患者颅内外血管狭窄发生频率,以及狭窄血管的分布情况,探讨导致头晕或眩晕的动脉狭窄原因。方法对2001年1月~2001年12月神经科门诊筛选主诉为头晕或眩晕,且无其他神经系统局灶体征者1676例。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颅内Willis环及颅外颈部血管。结果(1)202例有脑血管的狭窄,血管狭窄的发生率为202/1676(12.10%)。其中,单纯颈动脉系统血管病变的发生率45.05%,高于单纯椎基底动脉系统32.18%(P<0.01);(2)椎动脉狭窄者占11.88%,其中,单侧椎动脉病变占79.167%,左右无明显差别;3.锁骨下动脉狭窄者占32.673%,其中伴盗血综合征者为28.79%。结论临床上不能仅仅简单的把单纯头晕或眩晕患者诊断为功能性疾病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相似文献
7.
450例头晕患者的脑动脉血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450例头晕患者及正常人220例进行脑动脉血流分析,结果显示头晕组的VA、BA的Vp及Vm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RI与PI多数脑动脉无显著差异,血流速度增快的检出率两组间也无明显差异。以上结果表示头晕与VA、BA血流速度减慢有关。 相似文献
8.
头晕的经颅多普勒诊断359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头晕的经颅多普勒诊断359例分析天津医学院附属医院,天津市神经病学研究所方都,杨金玲,赵文萍,苏智头晕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对由脑血管病变引起者,既往除脑血管造影外,缺少无创性检查手段。我们由1991年4月全1993年5月,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了... 相似文献
9.
双功能彩色多普勒显像诊断头晕的225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头晕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症状,患者有头晕、眼花、体发性眼前发黑,头重足轻、行走不稳定等表现.既往除脑血管造影外,缺少无创性检查手段.我院自1996年3月至1997年5月,用双功能彩色多普勒显像检查了头晕患者225例,结合临床作出了相应的诊断,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225例患者中,男性123例,女性102例.年龄25~81岁,平均年龄48.3岁.本组资料不包括头部外伤、高血压、糖尿病偏瘫等患者.经脑CT检查46例,其中未见异常34例,脑萎缩4例,基底节梗塞及软化灶各3例,脑室扩大及动脉硬化灶脑病各1例.有记录的颈椎2线片示颈椎增生者24例.MRI检查1例示颈3~4有颈软化灶及到4~6椎间隙狭窄.仪器与方法:使用Acason 128×xp~(10cc)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频率2MHz,患者取侧卧位,稍休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