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465篇 |
免费 | 238篇 |
专业分类
妇产科学 | 382篇 |
基础医学 | 139篇 |
临床医学 | 1222篇 |
内科学 | 82篇 |
皮肤病学 | 31篇 |
神经病学 | 11篇 |
特种医学 | 139篇 |
外科学 | 155篇 |
综合类 | 4408篇 |
预防医学 | 1631篇 |
药学 | 2701篇 |
28篇 | |
中国医学 | 774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5篇 |
2022年 | 82篇 |
2021年 | 217篇 |
2020年 | 285篇 |
2019年 | 275篇 |
2018年 | 144篇 |
2017年 | 428篇 |
2016年 | 422篇 |
2015年 | 482篇 |
2014年 | 1128篇 |
2013年 | 1203篇 |
2012年 | 1175篇 |
2011年 | 1341篇 |
2010年 | 1202篇 |
2009年 | 1054篇 |
2008年 | 794篇 |
2007年 | 431篇 |
2006年 | 327篇 |
2005年 | 172篇 |
2004年 | 122篇 |
2003年 | 67篇 |
2002年 | 86篇 |
2001年 | 50篇 |
2000年 | 47篇 |
1999年 | 45篇 |
1998年 | 30篇 |
1997年 | 21篇 |
1996年 | 20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合并贫血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及其预防措施。方法:随机选取住院分娩的孕妇401例,根据甲状腺功能及血常规情况,分为单纯亚临床甲减组(Ⅰ组)161例,亚临床甲减合并贫血组(Ⅱ组)82例,正常孕妇对照组(Ⅲ组)158例。对比3组孕妇的产后出血率、剖宫产率、羊水过少发生率、羊水污染率、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小于孕龄儿出生率。结果:Ⅰ组和Ⅱ组孕妇剖宫产率及Ⅱ组羊水污染率、胎儿窘迫率均高于Ⅲ组(P<0.05)。3组孕妇其余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亚临床甲减合并贫血增加了妊娠结局的不良影响,应加强妊娠期亚临床甲减患者贫血的防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5例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患者,采用二种手术止血方式,分别为改良式B-Lynch缝合术(B-Lynch组,20例)和宫腔内水囊纱布垫压迫止血法(对照组,15例)进行对比,记录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24 h总出血量、宫腔粘连、子宫缺血坏死、产褥病率。结果 B-Lynch组平均手术时间(56.4±7.6)min,术中及24 h总出血量(302.3±25.5)mL、(398.2±23.4)mL;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86.4±9.3)mL及术中、24 h总出血量分别为(507.9±29.6)mL、(503.8±33.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宫腔黏连(13.3%)、产褥病率(20.0%)显著高于B-Lynch组的0.0%、5.0%(P〈0.05),两组比较子宫缺血坏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比宫腔内水囊纱布垫压迫止血法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及术后至24 h出血量、宫腔黏连、产褥病率少。结论对剖宫产术中出血采用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操作方法简单,手术时间短,能够有效止血,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术后无需再次手术,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疲劳产妇全身情况支持治疗对于分娩过程及产后母子情况的重要性。方法:将2010年1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产科阴道试产过程中产程超过6h,伴疲劳及宫缩乏力的初产妇100例,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行回顾性研究。两组均出现宫缩乏力,产妇疲劳情况。观察组均在产程处理中给予5%碳酸氢钠、维生素C+10%葡萄糖酸钙、缩宫素、吸氧、补充能量对症支持处理。对照组仅给予缩宫素加强宫缩。分别对比两组产程进展、最终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使用χ2检验。结果:观察组产程进展、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疲劳产妇给予全身支持处理明显优于单纯使用缩宫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6-2011年收治的127例中重度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中发生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结果对于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孕期有无出血倾向与产后出血的发生相关,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具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除血小板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在具备引起产后出血的产科因素中,宫缩乏力仍占首位;产后出血多于产后6h内发生。结论对于血小板减少患者,若孕期有出血倾向、妊娠期高血压、前置胎盘等高危因素,易发生产后出血。分娩时合理应用宫缩剂、严密监测产后6h以内出血情况,可有效避免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高危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6例高危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分别给予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和单用缩宫素,观察2组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用药后血压、脉搏以及不良反应和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观察组产妇产后2 h、24 h出血量,产后出血率以及第三产程时间明显较对照组少,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缩宫素和米索前列醇用于高危产妇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显著,副作用少,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缩宫素联合欣母沛防治高危产妇剖宫产术后出血的疗效.方法 按入院先后顺序,将178例有产科剖宫产指征、具产后出血潜在因素的高危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9例.在胎儿娩出后,对照组给予静滴缩宫素20 U及宫体注射缩宫素20 U,如宫缩仍不佳,继续应用缩宫素20 U;而观察组给予静滴缩宫素20 U及宫体注射欣母沛250μg,如宫缩仍不佳则间隔15 min继续应用欣母沛250μg.比较两组术后2、24 h的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产后2、24 h的出血量,观察组[(221.3±59.7)ml和(299.1±72.8)m1]明显低于对照组[(358.3±62.7)ml和(457.5±82.9)ml];产后出血发生率,观察组(19.1%)亦低于对照组(42.7%),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具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患者,应用静脉滴注缩宫素的同时宫体注射欣母沛,可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并具有快速、安全的特点,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产妇焦虑/抑郁程度对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及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120例行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初产妇纳入研究,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DS)评价产妇精神心理状态,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镇痛效果。比较镇痛良好组和不良组、产后出血组和无产后出血组精神因素差异。结果120例患者中31例(25.8%)存在焦虑,22例(18.3%)存在抑郁,分娩镇痛效果不良19例(15.8%);产后出血9例(7.5%)。分娩镇痛效果不良组轻度(57.9%vs11.9%)、中度(21.0%vs.2.9%)焦虑和轻度(57.9%vs6.9%)、中度(15.8%vs.1.0%)抑郁患者比例均明显高于镇痛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组轻度(22.2%vs.18.9%)、中度(66.7%vs0.9%)焦虑和轻度(55.6%vs.12.4%)、中度(44.4%vs.0%)抑郁患者比例均明显高于无产后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焦虑/抑郁状态影响分娩镇痛效果,也是导致产后出血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米索前列醇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60例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服用米索前列醇治疗,观察组肌肉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产妇产后2h及产后1d出血量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6.67%)明显低于观察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米索前列醇相比,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疗效确切,能显著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高,利于产妇产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缝合方式—子宫网压缝合术在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应用效果,总结手术适应证及手术介入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出血原因为剖宫产后宫缩乏力,均经常规处置无效后进行子宫网压缝合术,评价其止血效果及恢复情况,总结手术适应证及手术介入时机。结果所有患者行子宫网压缝合术后5~10 min子宫活动性出血停止;术后2 h累计阴道流血量均<20 ml,生命体征平稳,尿量正常,止血治疗有效。术后5 d进行垂体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激素及女性激素检测均在正常范围;术后均无高热、腹部持续疼痛、子宫切口感染,腹部切口均为甲级愈合。术后42 d复查,所有患者恶露均已干净,超声检查示子宫复旧良好。结论子宫网压缝合术能有效控制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手术适应证为对经子宫按摩、促宫缩药物注射、子宫动脉结扎等措施处理仍无法止血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手术介入时机为出血量达到1500 ml以上。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葡萄糖酸钙对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再次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方法 将四川省眉山市人民医院产科106例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并再次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葡萄糖酸钙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术中、术后2h与24h的出血量,产前及产后血清Ca2+、血红蛋白(Hb)浓度的变化,记录两组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后出血率(χ2=5.671, P<0.05)、产后2h与24h的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5.818、10.277,均P<0.05);两组产后血清Ca2+浓度均升高,Hb浓度均下降(观察组t值分别为10.255、2.589,对照组t值分别为 11.758、6.572,均P<0.05),而观察组产后血清Ca2+及Hb浓度均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0.332、1.331,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χ2=0.153, P>0.05).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葡萄糖酸钙可以有效防治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再次剖宫产产后出血,具有简便、高效、起效快及安全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