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手工凝聚胺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20,自引:8,他引:12
手工凝聚胺技术的应用陈忠王雪明(苏州医学院附属一院,苏州215006)关键词低离子强度溶液凝聚胺试验交叉配血试验抗球蛋白试验血型血清学试验临床上以盐水介质法、酶法及抗球蛋白试验为常用。低离子凝聚胺技术国外已有10多年的历史。该技术有手工操作及自动化操... 相似文献
2.
柱凝集技术在交叉配血试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采用柱凝集技术 (Columnagglutinationtechnolo gy,CAT)的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在国外输血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优点是能用于检出反应较弱的抗体 ,对于不完全抗体尤为敏感 ,从而减少了不规则抗体的漏检。用作交叉配血时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且灵敏度高。作者在交叉配血中将CAT法与木瓜酶介质法、手工低离子凝聚胺 (Polybrene)法以及试管法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TCT法)进行了比较 ,现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材料 (1)1%木瓜酶溶液由本科自制 ;(2)凝聚胺试剂盒 (ASK台湾东耀企业有限公司出品 ) ;(3)抗球蛋白血清(980526)、抗 -E… 相似文献
3.
4.
MPT技术在交叉配血试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应用手工凝聚胺技术(MPT)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检测盐水交叉配血阴性200例,结果阴性198例,阳性2例,并以常规抗人球蛋白试验(IAGT)作平行对照。2例阳性结果经鉴定为同种免疫抗体(IgG)引起。实验表明MPT检测红细胞异体抗体具有敏感、快速、简便的特点,为安全输血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3种全自动血型仪用于交叉配血试验的准确性和敏感性.方法 随机将1台全自动血型仪检测出的交叉配血阳性患者和相应献血者标本,置另外2台全自动血型仪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共计80对交叉配血标本,用经典抗人球蛋白配血法进行交叉配血验证.分析不同仪器的假阳性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达亚美、强生、戴安娜3种全自动血型仪用于交叉配血试验的敏感性较高,假阳性率分别为8.97%、11.25%、10.13%,经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全自动血型仪应用于临床交叉配血试验较敏感,均有一定程度的假阳性率.对于仪器交叉配血显示的弱阳性结果,需用经典抗人球蛋白配血法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05例交叉配血试验主侧不相合的原因,为临床解决疑难配血提供参考。方法用盐水法、凝聚胺法和微柱凝胶法进行交叉配血等实验,并对其中交叉配血试验主侧不相合的标本和原因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交叉配血试验主侧阳性205例,有自身抗体为21.46%(44/205),仅有自身抗体为15.61%(32/205);有同种抗体为76.59%(157/205),仅有同种抗体为70.73%(145/205);自身抗体合并同种抗体为5.85%(12/205);其他原因引起为7.80%(16/205),其中高粘滞血症引起的为2.44%(5/205),献血员直接抗球蛋白试验强阳性引起为1.46%(3/205),不明原因引起的为5.37%(11/205)。157例含血型系统抗体,其中29例因血型抗体的特异性无法鉴定,未能确定血型系统,占18.47%(29/157),128例血型系统抗体涉及ABO、Rh、MNSs、Lewis、Duffy、Kidd 6个血型系统,其中Rh血型系统抗体占血型系统抗体的75.16%(118/157),Rh血型系统抗体又以抗-E和抗-c为主,分别为85.59%(101/118)、24.58%(29/118)。结论交叉配血试验主侧不合的主要原因是不规则抗体和自身抗体,其中血型系统抗体以Rh血型系统抗体为主,特别是抗-E抗体和抗-c抗体。 相似文献
7.
8.
目的常规检测受患者Rh血型抗原在输血中的临床意义和对输血的影响。方法统计2005年1月至2011年4月广西河池市大化县人民医院输血的患者共计921例,在输血前用凝集法进行Rh(D)血型抗原检测,观察检测结果并且分析。结果在921例受血者中,14例为Rh(D)抗原阴性,阴性率为1.52%。结论输血前进行Rh(D)血型抗原检测对于合理用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常规检测非常有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笔者在用凝聚胺法进行交叉配血的过程中,发现1例标本存在干扰现象,主要表现为主侧(供者红细胞+受者血清)加入低离子溶液(LIM)和凝聚胺溶液2滴,离心后不凝集,试验无效;次侧(受者红细胞+供者血清)凝集,无干扰.现将相关干扰现象及处理方法详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疾病或生理因素均可造导致红细胞ABO抗原或相关抗体生物反应性减弱,干扰ABO血型鉴定,导致血型表型的改变[1-4]。但临床对于出现血型变异者的输血对策尚无相应的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