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095篇
  免费   2444篇
  国内免费   2423篇
耳鼻咽喉   243篇
儿科学   376篇
妇产科学   433篇
基础医学   2063篇
口腔科学   4552篇
临床医学   8772篇
内科学   1893篇
皮肤病学   269篇
神经病学   980篇
特种医学   2711篇
外国民族医学   36篇
外科学   11167篇
综合类   16057篇
预防医学   3583篇
眼科学   238篇
药学   6198篇
  64篇
中国医学   7607篇
肿瘤学   720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906篇
  2022年   977篇
  2021年   1247篇
  2020年   1655篇
  2019年   1534篇
  2018年   591篇
  2017年   1223篇
  2016年   1396篇
  2015年   1921篇
  2014年   3368篇
  2013年   3363篇
  2012年   4220篇
  2011年   4879篇
  2010年   4334篇
  2009年   4110篇
  2008年   4701篇
  2007年   4152篇
  2006年   3739篇
  2005年   3747篇
  2004年   2757篇
  2003年   2232篇
  2002年   1756篇
  2001年   1565篇
  2000年   1239篇
  1999年   1029篇
  1998年   844篇
  1997年   841篇
  1996年   738篇
  1995年   623篇
  1994年   568篇
  1993年   351篇
  1992年   315篇
  1991年   290篇
  1990年   224篇
  1989年   241篇
  1988年   63篇
  1987年   51篇
  1986年   47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通过测量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后患者影像学资料,分析发生肩峰骨侵蚀的原因是否与钢板钩-肩峰匹配度相关。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1日至2018年8月31日期间在上海市浦东医院骨科就诊的210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210例患者均因肩锁关节脱位或锁骨远端骨折行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其中男110例、女100例;年龄24~76岁,平均(44.60±8.75)岁;肩锁关节脱位70例,锁骨远端骨折140例。测量术后及终末随访患者肩锁关节正位X线片相关数据,按锁骨钩钢板术后是否发生肩峰骨侵蚀,将纳入患者分为3组:无骨侵蚀组(A组)、伴钢板钩移位骨侵蚀组(B组)、不伴移位的骨侵蚀组(C组),分别测量钢板钩-肩峰的匹配度(β),统计分析术后发生肩峰骨侵蚀与钢板钩-肩峰匹配度之间的关系。 结果纳入研究的210例患者术后随访24~64周,平均(32.0±6.5)周。A组患者115例,B组患者54例,C组患者41例。A组匹配度β(3.72±0.48)mm与B组β1(6.91±0.84)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匹配度β(3.72±0.48)mm与C组β2(5.88±0.65)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匹配度β1(6.91±0.84)mm与C组β2(5.88±0.65)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后是否发生肩峰骨侵蚀与钢板钩-肩峰匹配度β存在明显相关性,钢板钩与肩峰之间的匹配度越好,β值越小,发生肩峰骨侵蚀的可能性更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关节腔内注射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益赛普)治疗血友病性关节病(HA)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接受超声引导下穿刺关节腔注射益赛普的HA患者,对比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血友病关节健康评分(HJHS)、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超声所示目标关节增生滑膜厚度、血流信号、Melchiorre及中国早期血友病性关节病超声检测(HEAD-US-C)评分,评估其治疗价值。结果 对32例均成功完成超声引导下穿刺关节腔及腔内注射益赛普,共对18例膝关节、7例肘关节及7例踝关节进行治疗。术后未出现感染、出血等并发症。治疗后1个月,目标关节HJHS、VAS、Melchiorre评分、HEAD-US-C评分及增生滑膜最大厚度、平均厚度、血流信号均低于治疗前(P均<0.01)。结论 超声引导下关节腔内注射益赛普治疗HA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4.
甲状腺透明变梁状肿瘤(Hyalinizing trabecular tumor,HTT)是一种十分少见的滤泡来源肿瘤。可被误诊为副神经节瘤、髓样癌或乳头状癌。由于其组织类型罕见且生物学行为属于恶性潜能未定,临床医师及病理医师对其认识不足,可导致过诊断及过治疗。2017年4月我院收治一例HTT,现总结其临床、B超及病理特征,旨在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上皮内瘤人群中医体质分布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1日—2017年12月31日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及体检中心行胃镜检查的CAG伴上皮内瘤变受试者及单纯CAG受试者资料,将240例CAG伴上皮内瘤变受试者作为研究组,240例单纯CAG受试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一般信息、发病部位、中医体质结果等信息,分析不同年龄CAG伴上皮内瘤变发生率与性别的关系,分析性别、年龄、CAG伴上皮内瘤变发生部位与中医体质分布情况的关系,比较CAG伴上皮内瘤变和单纯CAG的中医体质分布情况。结果?240例CAG伴上皮内瘤变患者,不同年龄组CAG伴上皮内瘤变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6~65岁年龄段发病多见。CAG伴上皮内瘤变体质分布(兼挟体质纳入其中):血瘀质27例,湿热质100例,气郁质60例,阴虚质33例,痰湿质38例,气虚质45例,阳虚质48例,平和质5例,特禀质5例,以湿热质为主。男性人群以湿热质为主,其次是痰湿质和气郁质;女性人群中以气郁质、气虚质为主,其次是阳虚质。湿热质(11.6%)好发于45~55岁年龄段,气郁质(7.8%)、痰湿质(4.4%)和气虚质(5.3%)好发于56~65岁年龄段,阴虚质(3.6%)、阳虚质(6.6%)好发于>65岁年龄段。CAG伴上皮内瘤变质发生部位以胃窦为主,其次是胃体、胃角,发生部位和体质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G伴上皮内瘤变人群以湿热质为主,其次是气郁质,然后是阳虚质和气虚质。单纯萎缩性胃炎也是以湿热质为主,其次是阳虚质、气虚质、气郁质。两组间体质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G伴上皮内瘤变人群中,男性发病率较女性高,发病年龄段中老年人多见,男性人群体质以湿热质为多,女性人群以气郁质、气虚质为主。发病部位与中医体质无明显相关性,CAG伴上皮内瘤变和单纯CAG体质分布具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党中勤教授治疗乙肝肝硬化经验丰富,本文从肝脏自病、病及他脏介绍党教授分析其病因,党教授在临床上治疗乙肝肝硬化时常灵活妙用自创解毒复肝方、参芪复肝方、消癥方、消鼓方及茵虎退黄方,根据病情主次轻重,或一方独用,或两方、三方合用,或在上述方子的基础上进行辨证加减,随证化裁,出神入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于脉压变异度(PPV)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在腹膜后巨大恶性肿瘤切除术患儿中的应用。方法:择期行腹膜后巨大恶性肿瘤切除术患儿64例,年龄0.5~3岁,ASA Ⅱ-Ⅲ级。随机将患儿分为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组(G组)和常规液体治疗组(C组),每组32例。G组以PPV为指导,根据GDFT方案进行液体管理,C组采用常规液体管理。记录手术开始(T1)、手术开始后1 h(T2)、手术结束(T3)的MAP、CVP、PPV、Lac值、TNF-α、IL-6浓度。记录术中输注晶体液量、胶体液量、液体总量、出血量、尿量、手术时间、多巴胺使用率以及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G组输注晶体液量显著少于C组(P<0.05),而输注胶体液量显著多于C组(P<0.05)。两组术中输注液体总量、出血量、尿量与多巴胺使用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T3时刻,G组PPV、TNF-α、IL-6显著低于C组(P<0.05),而两组间MAP、CVP、Lac在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组术后排气时间明显短于C组(P<0.05),而在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和住院时间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PV指导的GDFT可以应用于腹膜后巨大恶性肿瘤切除术患儿,能维持其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炎症因子IL-6、TNF-α释放,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但对术后转归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临床治疗中结节性甲状腺肿发病率较高,该病症在甲状腺疾病中属于一种常见的良性病变,但复发率较高[1],且滤泡上皮从弥漫性增生发展为局限性退行性变及局灶性增生风险较高,在病情发展过程中存在癌变可能,主要因上皮细胞过度增生所致[2]。医学研究表明,在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中,发生甲状腺癌变的概率在17%左右[3]。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非减压侧椎旁肌间隙入路植入椎弓根螺钉在单节段腰椎后路经椎间孔椎体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1—2019-08间郑州市骨科医院脊二科收治的30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资料。男18例,女12例;年龄(58.05±1.26)岁。腰椎间盘突出症10例,腰椎管狭窄症14例,腰椎滑脱症6例。均存在单侧临床症状,左侧11例,右侧19例。均实施单节段TLIF。减压侧传统正中入路显露椎弓根钉进钉点,非减压侧选择椎旁肌间隙入路显露椎弓根钉进钉点。记录显露并植入定位针的手术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个月、6个月时拍摄CT片并行二维重建,判断融合情况;统计术前及术后6个月时的腰、腿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所有患者置钉过程顺利,减压侧显露并植入定位针的时间为(22.52±2.73)min,非减压侧为(17.61±2.24)min。未发生与置钉失误的相关并发症。1例减压时出现硬膜撕裂至术后发生脑脊液漏,经取脚高头低位,持续引流1周后顺利康复拔除引流管。1例切口浅表感染,细菌培养为表皮葡萄球菌,选用敏感抗生素,加强换药后愈合。切口血清肿致延迟愈合1例,经引流换药后愈合。术后3个月CT二维重建提示19例融合,11例6个月融合。末次随访患者的腰、腿痛VAS评分和ODI指数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减压侧传统正中入路、非减压侧椎旁肌间隙入路植入椎弓根螺钉单节段T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符合微创理念,手术操作容易,临床效果满意,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31岁,身高164 cm,体质量75 kg,因“停经39周+2 d,要求剖宫产”入院。既往体健,无特殊病史,入院后各项常规检查结果均正常。麻醉前访视:ASA分级Ⅱ级,Mallampati分级Ⅱ级,颞下颌关节活动正常,张口度3指(约4.5 cm),颈部活动正常,脊柱正常,凝血功能及血小板正常,余未见异常。临床诊断为:孕3产1孕39周+2 d待产左枕位;瘢痕子宫,拟行择期经腹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入室后测血压(BP)124/76 mmHg,心率(HR)83次/min,脉搏血氧饱和度(SpO 2)99%。开放静脉通道后,于左侧卧位经L 1-2行硬膜外腔穿刺顺利,回抽未见血液及脑脊液,经穿刺针注入2%利多卡因3 mL,3 min后观察无下肢发热等腰麻征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