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6篇
  免费   219篇
  国内免费   8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0篇
妇产科学   35篇
基础医学   119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647篇
内科学   106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74篇
特种医学   4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27篇
综合类   718篇
预防医学   232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33篇
  9篇
中国医学   18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138篇
  2019年   161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163篇
  2012年   150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表面肌电生物反馈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对脑干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咽期活动的影响。方法:将58例脑干卒中后伴有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完全随机地分为常规训练组(n=30)和联合治疗组(n=28)。常规训练组患者进行单纯吞咽功能训练,联合治疗组患者在常规训练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表面肌电生物反馈及吞咽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两组患者进行的训练次数均为每周6次×4周。并于训练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吞咽造影评估和数字化测量分析。测量分析的指标包括才藤吞咽功能评分、食管上括约肌(UES)开放程度及咽期通过时间(PTT)。结果:在训练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训练治疗4周后的才藤吞咽功能评分、UES完全开放率、PTT均较训练治疗前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且联合治疗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明显好于常规训练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表面肌电生物反馈及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常规吞咽运动训练能够促进脑干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咽期活动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磁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临床疗效,观察其对盆底表面肌电的影响,为提高PFD疗效提供依据。 方法以2021.1-01至2022-06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确诊为PFD并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意愿分为生物反馈组和磁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组,比较治疗后2组的起效时间、临床症状评分、有效率、盆底肌电数值。 结果共134例患者纳入本研究,观察组73例,对照组61例,观察组和对照组起效时的治疗频次分别为3次和8次左右,有效率分别为93.15%和65.57%,观察组临床症状评分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观察组盆底肌力的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磁刺激联合生物反馈可以缩短盆底康复治疗的起效时间、明显改善PFD的症状、明显提高盆底肌的肌力和耐力,可做为中重度PFD的首选治疗措施。但由于本研究观察的病例数较少、随访时间较短,尚需进行多中心对照实验研究,以确定其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呼吸训练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脑梗死恢复期伴吞咽障碍的患者96例,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生物反馈组、综合治疗组, 每组3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吞咽障碍康复治疗, 生物反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肌电生物反馈训练, 综合治疗组在生物反馈组基础上辅以呼吸训练。治疗前、治疗6周后(治疗后), 采用渗透-误吸量表(PAS)和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评估3组患者的吞咽功能, 并进行吞咽造影检查(VFSS), 观察并记录患者的食管上括约肌(UES)开放情况、舌骨向前位移(HAM)、舌骨向上位移(HSM)。结果治疗前, 3组患者FOIS、PAS、HAM、HSM、UES开放情况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 3组患者治疗后FOIS、PAS、HAM、HSM、UES开放情况均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 综合治疗组和生物反馈组上述指标较对照组改善, 且综合治疗组治疗后FOIS评分[(5.32±1.19)分]、PAS评分[(2.40±1.17)分]、HAM[(35.21±11.01)mm]、HSM[(34....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观察等速肌力训练结合电子生物反馈治疗手足口病致下肢瘫痪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在河南省儿童医院住院的68例手足口病致下肢瘫痪患儿作为康复训练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应用等速肌力训练结合电子生物反馈治疗及常规康治疗,对照组采用电子生物反馈疗法和常规康复治疗。治疗30 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总有效率、下肢股四头肌及腘绳肌肌力及平衡功能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3%,对照组为58.8%,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训练前两组股四头肌、腘绳肌及平衡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股四头肌、腘绳肌肌力评估≥4级的所占比例都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下肢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均有提高,而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等速肌力训练结合电子生物反馈治疗手足口病致下肢瘫痪的康复效果明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电刺激生物反馈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pelvic floor dysfunctional disease,PFD)患者盆底肌力、盆底肌电位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2,TIMP-2)、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150例产后PFD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50例.其中A组给予Kegel盆底肌训练,B组给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C组给予Kegel盆底肌训练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时间为3个月.对比3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盆底肌力、盆底肌电位、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Q分期、性生活质量,并检测盆腔壁组织中MMP-2、TIMP-2、TGF-β1表达水平.结果:C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A组(70.00%)和B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盆底手测肌力及I类、II类纤维肌最大电位值均显著高于A组、B组(P<0.05),且B组显著高于A组(P<0.05).治疗后,C组POP-Q分期等级与A组、B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B组POP-Q分期等级与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B组、C组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Pelvic Organ Prolapse/Incontinence Sexual Function Questionnaire-12,PISQ-12)评分分别为26.34±5.67、28.96±5.31、32.88±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MMP-2水平显著低于A组、B组(P<0.05),TIMP-2、TGF-β1水平显著高于A组、B组(P<0.05),且B组各指标变化优于A组(P<0.05).结论: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产后PFD疗效显著,能够增强患者盆底肌力,改善患者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压力性尿失禁的初产妇和经产妇在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后的表面肌电变化及治疗效果。方法:我们对接受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的压力性尿失禁的初产妇和经产妇进行了回顾性队列研究。运用SA9800治疗仪进行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分别测量治疗前后初产妇和经产妇盆底肌表面肌电信号进行客观评估,运用国际尿失禁简表(international consultation on incontinence questionnaire short form-Chinese,ICIQ-SF-Chinese),以及患者自觉症状改善情况进行主观评估。结果:盆底肌表面肌电变化:初产妇组治疗后前静息阶段表面肌电平均值,初产妇组和经产妇组的快肌测试阶段表面肌电最大值、慢肌测试阶段表面肌电平均值以及耐力评估阶段表面肌电平均值和后静息阶段表面肌电平均值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初产妇组经产妇组疗效观察:初产妇组快肌测试阶段的表面肌电最大值、慢肌测试阶段的表面肌电平均值以及耐力评估阶段的表面肌电平均值变化比经产妇显著(P0.05);治疗前后两组的ICIQ-SFChinese评分均有显著性变化,且初产妇组的评分差高于经产妇组;初产妇组自觉症状好转率为91.96%,经产妇组自觉好转率为83.95%。结论: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能有效治疗初产妇和经产妇压力性尿失禁,两者盆底肌表面肌电信号均升高。初产妇盆底肌功能恢复快,治疗效果优于经产妇。  相似文献   
8.
肛门坠胀是肛肠科的常见病症,因其诱发因素多样化,目前临床治疗及疗效评估尚无统一标准[1]。其发生多与盆底及直肠肛门疾病相关,故患者多就诊于肛肠科[2]。据肛肠科医生统计,以“肛门坠胀”为主诉的患者约占肛肠科就诊患者的15%,且尤其多见于40~60岁的女性。肛门坠胀因发生率较高,且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或抑郁等精神心理疾病,近年来广受肛肠外科医生的关注。笔者统计了2018年6月—2019年6月因“肛门坠胀”为主诉或伴随症状就诊于湖北省中医院肛肠科的患者约占24.81%,其中以“肛门坠胀”为唯一主诉者占14.97%。基于此,笔者在临床上通过电针针刺中髎、下髎、承山、神庭、百会、三阴交等穴位,并配合生物反馈治疗肛门坠胀,取得比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训练对自然分娩初产妇产后早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自然分娩且产后发生早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盆底肌肉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Ⅰ类和Ⅱ类肌纤维肌力改善情况、女性性功能指数(female sexual function index,FSFI)评分和盆底功能影响问卷简表(pelvic floor impact questionnaire 7,PFIQ-7)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Ⅰ类和Ⅱ类肌纤维肌力持续收缩压、FSFI评分和PFIQ-7评分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均P<0.05),Ⅰ类和Ⅱ类肌纤维肌力收缩持续时间均显著长于本组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Ⅰ类和Ⅱ类肌纤维肌力持续收缩压、FSFI评分和PFIQ-7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Ⅰ类和Ⅱ类肌纤维肌力收缩持续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训练可改善自然分娩且产后发生早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初产妇的盆底肌力和盆底功能,提高其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1):1794-1796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电刺激+凯格尔训练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1月154例产后SUI患者,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77例。对照组给予凯格尔训练治疗,联合组于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肌电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问卷表(ICIQ-SF)评分、1h尿垫试验漏尿量、尿动力学指标[腹压漏尿点压(ALPP)、最大尿道闭合压力(MUCP)、最大尿流率(Qmax)]变化。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21%(71/77),高于对照组74.03%(57/77)(P<0.05);治疗8w后联合组MUCP、ALPP、Qmax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8w后联合组ICIQ-SF评分、1h尿垫试验漏尿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电刺激+凯格尔训练治疗产后SUI患者疗效显著,能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