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17篇
  免费   862篇
  国内免费   199篇
耳鼻咽喉   241篇
儿科学   88篇
妇产科学   92篇
基础医学   363篇
口腔科学   131篇
临床医学   3395篇
内科学   1618篇
皮肤病学   150篇
神经病学   259篇
特种医学   426篇
外科学   1630篇
综合类   2596篇
预防医学   545篇
眼科学   151篇
药学   653篇
  31篇
中国医学   400篇
肿瘤学   209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267篇
  2022年   305篇
  2021年   352篇
  2020年   482篇
  2019年   517篇
  2018年   384篇
  2017年   190篇
  2016年   250篇
  2015年   359篇
  2014年   653篇
  2013年   701篇
  2012年   788篇
  2011年   1039篇
  2010年   889篇
  2009年   822篇
  2008年   667篇
  2007年   737篇
  2006年   637篇
  2005年   479篇
  2004年   418篇
  2003年   351篇
  2002年   370篇
  2001年   305篇
  2000年   287篇
  1999年   207篇
  1998年   199篇
  1997年   143篇
  1996年   95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学影像学在新诊疗服务模式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其本身正在多重因素的推动下不断优化。以系统科学理论和方法推动医学影像学重构为理念, 本文提出了多要素关联诊断体系这一系统性解决新范式, 对该体系产生的背景、关键技术、内在逻辑进行了说明, 对未来的应用场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肠道钙化性纤维性肿瘤(CFT)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6例胃肠道CFT患者的病例资料,对其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6例胃肠道CFT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4例;年龄20~43岁,平均年龄35岁;5例发生于胃,1例发生于回盲部;胃肠镜表现为黏膜下隆起性病变,黏膜面光滑;组织学表现为大量玻璃样变性的胶原纤维,其内可见稀疏分布的梭形细胞,散在及灶状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伴营养不良性钙化和砂粒体形成;免疫组化:肿瘤细胞表达Vimentin,不表达CD117、DOG-1、CD34、Actin、Desmin、S-100,ALK、Ig G、Ig G4,Ki-67指数为0~5%;6例患者均采用手术或内镜下肿物切除治疗,随访6~31个月,均未出现复发及转移。结论胃肠道CFT是一种罕见的良性纤维性肿瘤,容易误诊为消化道其他间叶来源性肿瘤,应结合临床资料、组织形态及免疫表型做出综合诊断。手术切除可治愈,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输尿管支架管相关症状问卷(ureteric stent symptoms questionnaire,USSQ)评估输尿管支架管置入术后患者相关症状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6月~2017年10月104例因各种原因留置输尿管支架管的患者的USSQ评分,并收集其相关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在疼痛、排尿症状、一般健康状况方面的支架管相关症状的危险因素。结果:104例患者参与了该研究,4例患者因问卷数据不完整被排除。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身高、远端支架管是否过中线、远端支架管是否反折同USSQ中排尿评分相关;支架管管径同USSQ中疼痛评分相关;支架管长度、远端支架管是否过中线、远端支架管是否反折同USSQ中一般健康状况评分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USSQ中排尿评分和一般健康状况评分均只与输尿管支架管是否过中线相关。结论:输尿管支架管远端超过中线可明显增加患者的排尿症状,并影响患者的一般健康状况。而较粗的支架管可增加疼痛。因此我们建议对于排尿症状较多的患者应选取更短的支架管,对于主诉疼痛症状严重的患者,可适当选取管径较细的支架管。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 探讨自主学习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医学生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和意义。方法 选取2012级的60 名医学生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人,培训前对两组学员进行考核,成绩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采用LBL+ 床旁带教的教学方法,试验组采用自主学习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方法进行技能培训。两组学生均培训2 个月后进行考核,对考试成绩进行分析比较。考核结束后进行问卷调查,对培训满意度进行调研。结果 试验组的技能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试验组的理论成绩高于对照组,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试验组对培训的满意度(90%)明显高于对照组(77.8%),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采用自主学习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方法对医学生进行培训能明显提高临床技能培训效果,提高医学生培训满意度,是一种较好的实践技能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肺动脉环张力及肺小动脉形态学变化,探讨肺动脉高压发病机理及妊娠对肺动脉高压疾病进展影响的潜在机制。方法:雌性,6周龄,SD大鼠55只,随机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n=10);野百合碱组(MCT,n=13);妊娠组(n=12);妊娠MCT组(n=20)。动物模型[1]完成后经颈静脉置管及股动脉置管采集血流动力学数据,并取大鼠三级肺动脉环,观察ACh对各组大鼠肺动脉环舒张作用;同时采集肺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肺小动脉损伤情况。结果:与MCT相比,妊娠MCT组MPAP显著降低(P<0. 05); MCT组ACh诱导的内皮依赖性动脉舒张率比空白对照组显著降低(P<0. 05);妊娠MCT组ACh诱导的内皮依赖性动脉舒张率比妊娠组及MCT组均显著降低(P<0. 05);妊娠组与空白对照组大鼠肺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无显著性差异(P>0. 05); MCT组、妊娠MCT组大鼠肺动脉壁及肺小动脉弹性中膜厚度增加,内径逐渐变窄,肺小动脉有微血管瘤形成,部分小血管明显闭塞;妊娠MCT组较MCT组增厚肺小动脉密度明显增加(P<0. 05)。结论:妊娠会降低肺高压大鼠肺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促进肺小动脉损伤,加重肺动脉高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D二聚体(D-dimer)质量浓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和远期心源性死亡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20年1月收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的AMI患者3 990例,根据D-dimer质量浓度分为3组:≤0.50 mg/L、0.51~0.80 mg/L、≥0.81 mg/L,平均随访时间为2.1 (1.0~4.0) 年。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D-dimer对心源性死亡的影响。结果 D-dimer≥0.81 mg/L组患者年龄较大、女性居多、体质量指数较低,既往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者较多,3支病变较为多见,住院期间肾小球滤过率较低,N末端B型利钠肽原峰值明显升高,左室射血分数<50%患者比例明显升高。D-dimer≥0.81 mg/L组患者在随访期间累计心源性病死率(18.7%)高于D-dimer≤0.50 mg/L组(2.3%)和D-dimer 0.51~0.80 mg/L组(6.1%),且校正其他危险因素后,D-dimer能独立预测AMI患者的心源性死亡(HR=1.71,95%CI:1.34~2.18,P<0.001)。结论 D-dimer能反映AMI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且D-dimer升高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AMI患者远期心源性死亡事件发生率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基于区域卷积神经网络(Faster R-CNN)的人工智能影像辅助诊断平台对识别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EMV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国7家医院2016年7月至2019年2月行直肠高分辨MRI检查的500例直肠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EMVI阳性174例和EMVI阴性326例。使用随机数字法将病人资料随机分配到训练组(400例,包括EMVI阳性133例和EMVI阴性267例)和验证组(100例,包括EMVI阳性41例和EMVI阴性59例)。利用Faster R-CNN对训练组20 430张高分辨MRI图像进行学习和训练,建立人工智能影像辅助诊断平台。对验证组5107张高分辨MRI图像进行临床验证,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曲线下面积(AUC),比较人工智能影像辅助诊断平台与高年资影像专家的诊断结果。结果 人工智能影像辅助诊断平台识别EMVI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4%、97.3%、89.5%、0.90和0.97。AUC为0.98。自动识别单张图像所需时间为0.2 s,而影像学专家判读时间约为10 s。结论 基于Faster R-CNN的人工智能影像辅助诊断平台对识别直肠癌EMVI具有高效率和可行性,可辅助影像科医生进行成像诊断。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对疾病本身认识的深入,直肠癌的外科治疗从局部切除到全直肠系膜切除(TME),从开放手术到腹腔镜手术,再从腹腔镜手术到机器人手术,目前已经进入微创时代。在此时代背景下,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TaTME) 应运而生。正如TME的提出者Heald所言:“TaTME是近30年直肠癌外科治疗技术的集大成者”,其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很强的代表性,已成为直肠癌微创外科治疗技术进步发展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