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篇
药学   1篇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表观扩散系数在皮层受累为主的胶质瘤与亚急性期脑梗死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4例皮层受累为主的胶质瘤及经临床证实的24例皮层受累为主的亚急性期脑梗死的常规磁共振平扫及增强表现和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表现,比较皮层受累胶质瘤实性部分、皮层亚急性期脑梗死实质部位及正常脑组织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结果 24例皮层受累为主的胶质瘤包含低级别胶质瘤10例,高级别胶质瘤14例,共发现27个病灶,肿瘤实质部分DWI呈稍高或等信号,肿瘤实质部分平均ADC值为(1.21±0.16)×10-3 mm2/s,其中低级别胶质瘤肿瘤实性部分ADC值为(1.28±0.17)×10-3 mm2/s,高级别胶质瘤实性成分平均ADC值为(1.01±0.22)×10-3 mm2/s,对侧正常大脑半球平均ADC值为(0.84±0.07)×10-3 mm2/s,肿瘤与正常脑实质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层受累为主的亚急性期脑梗死在DWI上表现为高或稍高信号,其ADC值明显低于对侧正常脑实质,病变平均ADC值为(0.49±0.07)×10-3 mm2/s,皮层受累为主的胶质瘤实性部分与皮层受累为主的亚急性期脑梗死实质部分平均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层受累为主的胶质瘤与皮层亚急性脑梗死的ADC值及DWI表现结合常规MRI检查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食管平滑肌瘤(esophageal leiomyoma,EL)在钡餐造影、CT及MRI检查中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3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EL患者术前影像资料(36例均行胸部CT检查,其中17例行食管钡餐造影检查、2例行MRI检查),查找病灶,记录并分析病灶大小、形态、黏膜情况及密度、信号、瘤-空气界面等特征,并与胃镜及手术结果对照。结果钡餐造影表现为新月形或分叶状充盈缺损,病变区黏膜皱襞拉宽、展平,无龛影及黏膜破坏。CT扫描对轴位最大短径大于0.7 cm病灶的敏感性明显高于轴位最大短径小于0.7 cm的病灶,CT检出病灶表现为密度均匀、强化幅度低的结节或肿块,具有食管壁局限性受累、瘤-空气界面光滑、大肿块相应管腔多角状扩张等特点。MRI扫描病灶信号均匀,增强扫描轻度渐进性强化,对食管黏膜及食管周围脂肪可以较好地显示。结论钡餐造影检查对EL的敏感性高,但对病灶实际大小判断不如CT及MRI,且无法了解周围比邻关系;EL的CT及MRI强化具有一定的特征性,CT对小病灶的敏感性不如X线钡餐检查,MRI对食管黏膜及食管周围脂肪的显示优于CT,但MRI样本量尚需更多病例的积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整合教学法联合情景模拟教学在综合医院儿科实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2018年在儿科实习的28名实习生作为试照组,给予本组学生传统教学法;以2019年在儿科实习的28名实习生作为试验组,给予本组学生整合教学法联合情景模拟教学。实习结束时,比较两组学生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考核,并进行教学效果问卷调查。结果  两组理论考试无明显差异,试验组临床技能考核(五站式出科考试)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综合医院的儿科实习中应用整合教学法联合情景模拟教学具有显著优势,可以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建立临床思维,提高临床能力。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CT表现为肺内纯磨玻璃样患者浸润性腺癌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CT表现为肺内纯磨玻璃样结节(pure ground glass nodule, pGGN)且经手术病理确诊的81例病例,根据手术病理分为非浸润性腺癌组(38例)和浸润性腺癌组(43例),对病灶最大径及CT值行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比较两组临床及CT特征的差异并logistic回归分析浸润性腺癌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ROC曲线显示预测浸润性腺癌的最佳临界值为病灶最大径15.5 mm和CT值-575 Hu,病灶最大径(AUC=0.897)的诊断效能大于CT值(AUC=0.701),两者联合诊断效能更佳。两组在病灶最大径、CT值、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血管集束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性别、年龄、位置、胸膜凹陷征、支气管充气征、血管穿行及肺-瘤界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后退法)显示病灶最大径≥15.5 mm、分叶征及CT值≥-575 Hu为浸润性肺腺癌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pGGN浸润性腺癌多具有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集血管集束征等征象,最大径>15.5 mm,CT值>-575 Hu及分叶征为其独立危险因素,可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PAL)的MRI及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2例PAL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12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7例同时行MRI检查,观察其影像学特点。结果:双侧8例,单侧4例,共20个肿瘤,肿瘤直径2.1~13.2 cm,中位数为6.0 cm;肿块型16个,类肾上腺型4个。MRI冠状位检查的11个肿瘤中,6个呈三角形。T1WI呈稍低信号8个,等信号3个,T2WI呈稍高信号,DWI呈明显高信号,b值为800 mm2/s,ADC值为(0.95±0.04)×10-3 mm2/s。CT平扫13个肿瘤呈稍低密度,7个呈等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轻度强化12个、中度强化8个,门脉期持续中度强化;6个强化不均匀,6个边缘不清。结论:PAL影像学表现为双侧肾上腺钻缝样生长、密度/信号均匀的软组织肿块,DWI呈高信号,ADC值明显较低,动态增强扫描呈渐进性轻中度强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弥散敏感因子(b)值扩散加权成像(DWI)及表面扩散系数(ADC)在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炎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2019年9月经手术、活检病理或随访证实最终诊断的前列腺癌21例(25个病灶)和前列腺炎20例(28个病灶)。所有患者于手术或穿刺前行MRI扩散加权成像,b值选择1000、2000、3000 s/mm^2,观察不同b值的DWI及ADC值对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炎的定性诊断准确率。比较不同b值的DWI及ADC值在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炎病变诊断中有无统计学意义,分别计算出不同的b值DWI诊断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炎的诊断效能。结果:b值选择为1000、2000、3000 s/mm^2 DWI在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炎病变鉴别诊断中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值选择1000、2000、3000 s/mm^2在DWI诊断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炎的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71.4%、84.9%,92.9%、92.5%,100.0%、96.2%,b值选择2000、3000 s/mm^2 DWI诊断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炎的特异性、准确度高于b值选择1000 s/mm^2 DWI。b值选择为1000、2000、3000 s/mm^2时,前列腺癌的ADC值均低于前列腺炎,并且b值选择为1000、2000、3000 s/mm^2所测得的ADC值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高b值DWI及ADC值可以准确区分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炎,具有良好的定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腮腺基底细胞腺瘤(basal cell adenoma,BAC)与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 ,PA)的CT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2014-01至2018-06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BAC患者14例的CT影像及临床资料,并与同期收集的56例腮腺PA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BAC和PA患者表现为腮腺浅叶内单发、形态规则、边界清楚病灶,部分病灶内可见囊变区,BAC平扫CT值(25.9±7.1)HU,与PA的平扫CT值(31.3±10.1)HU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增强扫描表现为持续明显强化,BAC动脉期强化幅度值、静脉期强化幅度值分别为(64.3±48.0)HU、(59.4±17.5)HU,均明显高于PA(23.0±13.9)HU、(36.3±15.4)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腮腺BCA与PA均具有单发、好发浅叶、边界光整、可囊变等特征; CT双期增强扫描有助于两者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肝囊型包虫病与粘液性囊性肿瘤的CT和MRI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2年4月间在我院接受CT和/或MRI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肝囊型包虫病或粘液性囊性肿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对其影像学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2例患者,包括12例肝囊型包虫病患者(共20个病灶)和10例粘液性囊性肿瘤患者(10个病灶)。肝囊型包虫病与粘液性囊性肿瘤在囊液密度/信号是否均匀、CT上囊壁有无钙化和强化、有无壁结节、壁结节有无强化及扩散受限、有无分隔及分隔有无强化、病变上游肝内胆管扩张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囊型包虫病常为多发病灶,病灶形态以圆形或类圆形为主,囊液密度/信号多不均匀,囊壁多伴钙化,一般无壁结节,内囊膜剥离可形成分隔,但分隔无强化;而粘液性囊性肿瘤在影像学上以单发为主,病灶形态多为分叶状或不规则形,少数病灶囊壁可伴钙化,囊壁多有强化,常有壁结节及分隔伴明显强化和扩散受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