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4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神经病学   8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目的分析新生儿低血糖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生对新生儿低血糖认识。方法收集2015年12月-2017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确诊早期新生儿低血糖的207例患儿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总结。按1∶1的比例随机选取同期在新生儿科住院的血糖正常的早期新生儿207例为对照组。结果早产、剖宫产、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感染、低出生体重、小于胎龄儿、妊娠期糖尿病为新生儿低血糖高危因素。207例病例中,合并单一危险因素的有29例(14.01%),2种危险因素45例(21.74%),3种61例(29.47%),4种37例(17.87%),5种17例(8.21%),6种6例(2.90%),7种5例(2.42%);中、重度低血糖患儿(分别为142例、27例)中正常体重新生儿所占比例分别为50.70%、44.44%,低出生体重的患儿所占比例分别为39.44%(56例)、48.15%(13例)。结论 (1)高危因素数量与低血糖发生率呈非正相关;(2)出生体重可能与低血糖严重程度有关;(3)加强有高危因素患儿的血糖监测,及时采取预防措施纠正低血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病毒性脑炎继发癫痫(PEE)的脑电图(EEG)及影像学特点,进一步探讨其临床高危因素。方法以明确诊断的34例PEE患儿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就诊的同年龄段病毒性脑炎未继发癫痫(no-PEE)患儿102例为对照组。收集患儿病毒性脑炎(VE)急性期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单因素分析得出2组病脑急性期痫性发作≥2次、癫痫持续状态(SE)、昏迷,EEG癫痫样放电、广泛或弥漫性慢波,影像学单纯皮层受损、皮层及皮层下受损、丘脑基底节受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毒性脑炎急性期痫性发作≥2次、SE、昏迷、EEG癫痫样放电、影像学皮层及皮层下同时受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PEE危险因素。2组患儿随访期间智力发育落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病毒性脑炎急性期EEG癫痫样放电、影像学皮层及皮层下同时受损、痫性发作≥2次、SE、昏迷为PEE危险因素。PEE患儿远期多有智力发育落后,应密切随访,及时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回顾性分析1例先天性肌营养不良1A型(MDC1A)及其家系的临床资料特点,并探讨其基因突变类型。方法 收集2015年7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小儿神经内科收治的MDC1A型患儿及其家系2代共4名成员临床资料,包括病史、体格检查、生化检查、肌电图及头颅MRI,抽取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外周血,通过二代测序法进行基因检测,并通过一代测序法进行位点验证及家系验证。结果 两兄弟均于出生后6个月内起病,因运动发育落后就诊,查体:肌无力,肌张力低下,膝腱反射消失,肌酸激酶升高,肌电图为肌源性损害,头颅MRI提示脑白质异常信号,LAMA2基因检测发现先证者及其哥哥均为c.909+7A>G和c.2413C>T的复合杂合突变,c.909+7A>G为剪切变异,来源于父亲;c.2413C>T为无义变异,来源于母亲,两者均为未报道的新变异。结论 基因检测有助于早期明确诊断。具有相同遗传背景的MDC1A患儿,其临床表型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小儿病毒性脑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01—2016-05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接诊的93例病毒性脑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发热、意识障碍缓解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运动功能康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CD3~+、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和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后CD3~+、CD4~+、CD8~+水平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显著提高小儿病毒性脑炎的疗效,缓解时间患儿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发热、意识障碍,家属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儿童难治性化脓性脑膜炎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6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住院部收治的化脓性脑膜炎患儿80例,按照疾病类型分为难治性化脓性脑膜炎组30例和普通性化脓性脑膜炎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民族,发病季节,有无前驱感染,起病初临床表现,发病至确诊的时间,发病至体温恢复的时间,体温是否反复,是否有颅脑影像学改变,血培养,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分数(N)、淋巴细胞分数(L)〕,C反应蛋白(CRP),脑脊液常规(蛋白定性、细胞数、单核细胞比例、双核细胞比例),脑脊液生化〔腺苷脱氨酶(ADA)、葡萄糖(GLU)、乳酸脱氢酶(LDH)、氯化物(CL)、蛋白定量〕,脑脊液培养水平。并采用多因素逐步Logistics回归分析难治性化脓性脑膜炎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民族,前驱感染,起病初临床表现为发热、精神差/嗜睡、头痛/呕吐、抽搐,发病至确诊的时间,血培养阳性率,血常规N、L,脑脊液常规单核细胞比例、多核细胞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发病季节、脑脊液常规蛋白定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难治性化脓性脑膜炎组起病初临床表现为烦躁/拒乳、前囟隆起,发病至体温恢复的时间,体温反复,颅脑影像学改变,血常规WBC,CRP,脑脊液生化GLU、CL高于普通性化脓性脑膜炎组;脑脊液常规细胞总数,脑脊液生化ADA、LDH、蛋白定量,脑脊液培养阳性率低于普通性化脓性脑膜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起病初临床表现为前囟隆起、发病至体温恢复的时间、CRP、脑脊液生化ADA是患难治性化脓性脑膜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起病初临床表现为前囟隆起、发病至体温恢复的时间长,高CRP、高脑脊液生化ADA水平是患难治性脑膜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P物质、IL-17与IL-6在颅内感染中的表达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测定23例明确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与25例明确诊断为病毒性脑炎的患儿入院后24 h内脑脊液中SP、IL-17、IL-6的含量,并与同期入院的非神经系统疾病患儿30例作对照,比较3组SP、IL-17、IL-6水平.结果 脑脊液中SP、IL-17、IL-6变化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脑组升高更显著,与病脑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P、IL-17与IL-6在颅内感染早期表达明显增高,且以细菌感染时升高明显.  相似文献   
8.
先天性糖基化障碍(CDG)是一组累及多器官系统的遗传代谢性疾病,相对罕见。我院收治1例SLC35A2基因相关CDG患者,临床表现为成串痉挛发作、发育迟缓、多发畸形等。家系3人全外显子基因组测序发现SLC35A2基因新生杂合错义变异:c.844G>A(p.Gly282Arg),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指南预测为可能致病性突变。此位点国内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婴儿痉挛症(infantile spasms,IS)经大剂量甲泼尼龙治疗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应用大剂量甲泼尼龙治疗、且14d内中止痉挛发作并持续缓解时间≥28d的IS患儿78例,根据随访中(12~42个月)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30例和未复发组48例,记录患儿性别、发病年龄、头颅MRI、缺氧史、低血糖史、发病前精神、运动发育史、应用甲泼尼龙治疗时的病程、起效时间、泼尼松口服疗程等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S经大剂量甲泼尼龙治疗缓解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2组发病年龄、应用甲泼尼龙治疗时病程、起效时间、发病前精神/运动发育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S非高峰年龄发病(OR=3.224,95%CI:1.148~9.049,P=0.026)、甲泼尼龙起效时间7d(OR=3.637,95%CI:1.058~12.506,P=0.040)、发病前精神/运动发育落后(OR=6.109,95%CI:1.063~35.090,P=0.042)是IS经大剂量甲泼尼龙治疗缓解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 IS非高峰年龄发病、药物起效时间晚、发病前精神/运动发育落后是经大剂量甲泼尼龙治疗缓解后复发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盐酸林可霉素对小鼠肠黏膜屏障的损伤作用。方法将24只小鼠均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造模组。造模组给予盐酸林可霉素灌胃,建立小鼠肠黏膜破损及肠道菌群失调模型。检测两组小鼠肠道菌群,分析细菌易位及通透性情况[检测血浆二胺氧化酶( DAO)]。结果小鼠灌服盐酸林可霉素3 d,肠道菌群失调。正常对照组需氧菌易位率16.7%,造模组52.3%;正常对照组厌氧菌易位率8.3%,造模组68.2%。上述指标比较,造模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正常对照组血浆 DAO(2.08±0.05) mg · mL-1,造模组(7.18±0.10)mg·mL-1,造模组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盐酸林可霉素对小鼠肠黏膜屏障有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