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51篇
  免费   2072篇
  国内免费   1385篇
耳鼻咽喉   171篇
儿科学   212篇
妇产科学   186篇
基础医学   1391篇
口腔科学   677篇
临床医学   3473篇
内科学   2151篇
皮肤病学   600篇
神经病学   385篇
特种医学   803篇
外科学   2920篇
综合类   7447篇
预防医学   3451篇
眼科学   433篇
药学   2140篇
  108篇
中国医学   1307篇
肿瘤学   1653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650篇
  2022年   690篇
  2021年   899篇
  2020年   1188篇
  2019年   1715篇
  2018年   1117篇
  2017年   1053篇
  2016年   1139篇
  2015年   883篇
  2014年   1103篇
  2013年   932篇
  2012年   1004篇
  2011年   928篇
  2010年   907篇
  2009年   997篇
  2008年   1018篇
  2007年   1228篇
  2006年   1571篇
  2005年   1931篇
  2004年   2127篇
  2003年   2147篇
  2002年   2013篇
  2001年   1333篇
  2000年   446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医学杂志》2022,(10):683-686
提升质量是目前我国肾移植的主要发展目标。推广组织配型新技术, 包括采用高分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分型方法, 保证供受者HLA分型结果的完整性和唯一性, 以及把改良的细胞学方法和纯化单抗原技术相结合, 提高HLA抗体检测精准度等, 可以更准确地评估供受者间的错配负荷和受者免疫风险, 指导器官的科学分配和受者个体化免疫抑制治疗, 有助于达到受者长期存活的目标。这正是精准医学的核心要义在肾移植领域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子宫颈环扎术(cervical cerclage, CC)在妇产科临床中的普遍应用,诸多术后并发症的报道也相继出现,最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子宫内膜炎、围术期出血、子宫颈裂伤、环扎线或环扎带移位等;少见的并发症包括膀胱子宫颈瘘、输尿管子宫颈瘘等[1,2]。其中,未足月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 PPROM)的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上颌后牙区剩余牙槽骨高度为3 ~ < 4 mm时,行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或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种植科行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和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的患者45例(50侧上颌窦,上颌后牙区剩余牙槽骨高度为3 ~ < 4 mm),于术前、术后当日或术后第2天及术后6 ~ 9个月的愈合期后行影像学检查,比较两种术式的上颌窦底新骨形成高度、上颌窦底黏膜穿孔率及种植体早期成功率。结果   采用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或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的分别有19例和26例(上颌窦分别为21、29侧)患者;上颌窦底黏膜穿孔率分别为4.76%和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经过6 ~ 9个月的愈合期,两种术式上颌窦底新骨形成高度分别为(5.18 ± 0.48)mm和(7.32 ± 0.8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种术式种植体早期成功率分别为95.83%和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当上颌后牙区剩余牙槽骨高度为3 ~ < 4 mm时,两种术式均安全可靠,早期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剪切波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对乳腺BI-RADS 4类肿块分类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19 年3月就诊于我院肿瘤科且常规超声定为BI-RADS 4类的乳腺肿瘤患者139例,共 157个病灶,在手术或穿刺活检前均进行SWE检查,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估常规超声及SWE对乳腺肿块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结果:常规超声诊断4a类73个,4b类35个,4c类49个,常规超声诊断乳腺肿块的敏感性86.1%,特异性74.1%,准确性76.9%;SWE参数最大杨氏模量值(Emax)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的临界值为94.15 kPa,以该值为诊断良恶性肿块的依据,SWE校正BI-RADS分类后诊断的敏感性87.5%,特异性90.6%,准确性90.4%。结论:SWE通过硬度信息评估,在常规超声的基础上矫正BI-RADS 4类肿块的亚分类,降低了误诊率,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甲状腺未分化癌(anaplastic thyroid carcinoma,ATC)发生肺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至2015年SEER数据库中被确诊为ATC的405例患者临床病理资料。通过对年龄、种族、性别、原发灶最大径、原发灶数量、甲状腺外组织侵犯、食管侵犯、气管侵犯、中央区淋巴结转移、颈侧区淋巴结转移10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进而对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ATC患者发生肺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405例ATC患者中,发生肺转移107例,未发生肺转移298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灶最大径>4 cm、甲状腺外组织侵犯、颈侧区淋巴结转移是预测发生肺转移的显著性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原发灶最大径>4 cm及颈侧区淋巴结转移是ATC患者发生肺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原发灶最大径>4 cm、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ATC患者极易发生肺转移,因此,一定要认真参考病理结果,若发现存在以上肺转移危险因素,则积极采取多模式治疗方案,并缩短随访时间,行相关检查(如胸部CT扫描、PET-CT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引流方式对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的引流效果。方法:收集从2013年1月到2016年9月在我科行食管癌手术并术后发生颈部吻合口瘘患者,比较入组患者所采用的不同颈部引流方式的优劣。结果:共有83例患者纳入研究,有34例进入A组,行纱布条引流组;28例进入B组,行造瘘袋引流组;21例进入C组,行胃管负压引流组。所有入组患者一般资料和手术资料对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指标对比结果显示,C组患者瘘口愈合时间较其他两组时间短[(15.90±4.18)天vs(14.60±4.41)天vs(9.65±3.80)天],住院时间较其他两组短[(18.10±4.17)天vs(16.20±3.78)天vs(12.30±3.29)天],换药次数较其他两组少[(37.55±8.75)天vs(14.5±3.23)天vs(10.00±2.05)天],抗生素使用时间也较其他组明显减少[(13.10±2.49)天vs(10.85±1.84)天vs(7.20±1.74)天]。结论:颈部放置负压引流有助于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愈合,值得临床推广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陕西医学杂志》2019,(9):1238-1242
目的:研究我国秦岭地区急诊患者就诊时间规律,为提升其急诊患者救治的针对性及工作效率提供建议。方法:以秦岭地区某市急救中心接诊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描述及χ~2、t检验、方差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秦岭地区急诊患者就诊时间规律。结果:秦岭地区日急诊患者人数呈现"三峰"分布,且男性患者多于女性(P≤0.05)。男性患者日就诊平均年龄呈现"早高晚低",早上8时平均就诊年龄最大(47.91岁),晚上19时平均年龄最小(38.81岁)(P≤0.05);女性患者日均就诊年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急诊患者就诊高峰呈现单峰分布,就诊高峰出现在6、7月份;男性急诊患者平均年龄小于女性患者(P≤0.05);女性就诊患者6月份平均年龄最小(39.88岁),1月份就诊年龄最大(52.84岁)(P≤0.05)。结论:秦岭地区急诊患者就诊时间具有自身区域特点,应加强男性人群健康教育,减少人群意外事件发生,降低男性群体急诊就诊率。秦岭地区医疗机构急诊、急救部门应加强每年6、7月份的急救人员及医疗急救设备的配置,保障急救患者有效治疗。同时也应针对每日就诊患者早上年龄偏大,晚间年龄偏小的就诊特点,制定针对性的诊疗预案及人员、设施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9.
《陕西医学杂志》2019,(11):1519-1521
目的:总结近6年来陕西及周边地区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的主要致伤原因以及影响术后视力恢复的主要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因钝挫伤导致晶状体脱位的患者61例(61眼),收集个人信息、发病经过、住院期间诊疗及手术情况,记录患者出院时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晶状体脱位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前术后BCVA、眼压对比使用配对t检验,影响预后因素分析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61例中以45~59岁的中年男性为主,木柴打伤是晶状体脱位的主要原因,发病地主要集中在以工农业为主的秦岭周边地区,经手术治疗后视力较术前无明显提高(P>0.05),但眼压得到控制,较术前降低(P<0.05);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包括:摔伤、无人工晶体植入、有并发症(P<0.05)。结论:外伤性晶状体脱位削弱社会劳动生产能力,个体化手术治疗后眼压可降低,伴有多组织受损者视力不提高,甚至下降,因此应加大户外作业人员的安全宣传,加强安全防护措施,减少外伤致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麻醉中BIS值差异对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认知功能及实验室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5月-2017年10月收治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1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及C组,每组各60例,分别在靶控输注麻醉中维持BIS值为31~40,41~50及51~60,比较3组产妇麻醉前后MMSE评分、连线试验用时、MMP-9、NSE及S100β水平。结果 A组患者麻醉后MMSE评分和连线试验用时均显著高于B组、C组及麻醉前(P0. 05); B、C两组患者麻醉前后MMSE评分和连线试验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A组患者麻醉后MMP-9、NSE及S-100β水平均显著低于B、C组(P0. 05); B、C两组患者麻醉后MMP-9、NSE及S-100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靶控输注麻醉中BIS值维持在31~40范围可显著保护认知功能,调节MMP-9、NSE及S100β水平,临床受益优于BIS值维持在41~50和51~60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