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索脊髓麻醉对急性缺血再灌注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通过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 min后松开45 min建立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MIR),经脊髓鞘内途径缓慢注射布比卡因(1 mg/kg),记录脊髓麻醉前后的大鼠胸段T2脊髓电图变化,观察并记录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超声检查大鼠心功能指标;HE和TTC染色检测心肌组织改变。结果:MIR引起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减退和心肌组织学损伤,造成缺血期和再灌注期引发室性心律失常,电生理记录脊髓放电频率增加。脊髓注射布比卡因可显著抑制MIR诱发的心律失常;同时,布比卡因可显著改善MIR引起的脊髓神经放电活动、心肌组织学损伤和心脏功能抑制。结论:本研究表明脊髓麻醉能够消除MIR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MIR心脏脊髓后角神经元电异常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2.
心肌病是一组异质性很强、与结构和(或)电生理异常有关的心肌疾病。心律失常是心肌病的一种重要的临床表现。心律失常与心肌病的进展及预后之间都有着重要的联系。本文旨在分析心肌病所引起的心律失常及其危险分层和治疗策略,有利于对心肌病预后作出正确判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肌钙蛋白Ⅰ (cardiac troponin Ⅰ,cTnⅠ)、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HFABP)对呼吸困难患者的鉴别诊断以及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选择80名[其中男55例,女25例;平均年龄(53.5±7.8)岁]呼吸困难患者作为试验组和健康体检者20名[其中男14例,女6例,平均年龄(52.6±6.9)岁]作为对照组,测定其血清NT-proBNP、cTnI、H-FABP浓度,根据出院诊断将呼吸困难患者分为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CHF)组和非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NCHF)组,按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标准将CHF组又分为心功能Ⅱ、Ⅲ、Ⅳ级三个亚组.分别观察五组NT-proBNP、cTnI、H-FABP的水平并进行比较.随访观察患者心脏事件再发生的情况.结果:血清NT-proBNP、cTnI、H-FABP浓度在CHF各亚组均高于对照组和NCHF组(P<0.05),且心功能越差其浓度越高(P<0.05),而对照组和NCHF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T-proBNP、cTnI、H-FABP联合检测诊断CHF的敏感性为93.6%、阴性预测值为95.6%,高于NT-proBNP、cTnI、H-FABP任何一项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患者发生心脏事件组血清NT-proBNP、cTnI和H-FABP出院时浓度明显高于未发生心脏事件组(P<0.01).结论:联合检测NT-proBNP、cTnI和H-FABP对于诊断CHF和判断其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鉴别CHF和NCHF引起的呼吸困难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皖南医学院学报》2020,(3):281-284
目的:探索翻转课堂教学法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心电图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0名我院参加住培的学生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人):翻转课堂组和传统课堂组。分别于课程结束后1周和6个月考核学生的心电图读图技能,并问卷调查学生对翻转课堂的满意度及其心电图学习投入时间。结果:传统课堂组和翻转课堂组6个月测试时学生得分均低于1周测试时(P<0.05),但传统课堂组学生得分下降幅度高于翻转课堂组(P<0.05)。翻转课堂组学生课前预习阶段、课后远期学习花费时间均长于传统课堂组学生(P<0.05),而课后1周内两组学生复习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课堂教学比较,翻转课堂教学并不提高课程后1周成绩,却显著减少了6月后的成绩的下降度,显著延长了课前预习和课程后远期学习时间。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方法持积极正面态度。结论:翻转课堂可以提高住培医师远期的心电图判读技能,促进学生自我学习心电图的兴趣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频发流出道室性早搏(简称室早)患者左心室壁应力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从而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频发流出道室早患者139例;心脏超声测量并计算周收缩末期室壁应力(cESS)。根据cESS中位数115kdyne/cm~2将入选的室早患者分成2组:(cESS≥115kdyne/cm2为A组及cESS115kdyne/cm2为B组)。比较两组间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指标、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心脏超声相关参数。结果两组间高血压病、血钾、血镁、及脑钠肽氨基酸前体(NT-ProBNP)水平、室早QRS波宽度、室早数、室早负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cESS与饮酒、高血压史、血钾、血镁、NT-proBNP、QT间期、室早QRS波宽及室早负荷成显著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发现,仅室早QRS波宽度、室早负荷及饮酒史是cESS增高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部分频发流出道室早患者左室壁应力增高,室早QRS波宽度、室早负荷及饮酒史是其独立相关因素。有效控制室早负荷及戒酒对频发室早患者可能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aspirin,ASP)联合雷奈酸锶(strontium ranelate,SR)治疗对成骨细胞及去卵巢大鼠骨密度和骨量的影响,并探索可能的机制。方法首先观察ASP、SR以及SR+ASP治疗对MC3T3-E1细胞ALP染色和茜素红染色的影响;然后通过双侧去卵巢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随后去卵巢大鼠随机分为去卵巢组(OVX)、ASP组、SR组以及SR+ASP组;其中ASP组和SR组以及SR+ASP组大鼠分别接受阿司匹林、雷奈酸锶以及两者联合治疗12周;待治疗结束后使用Micro-CT、HE染色切片以及蛋白质印迹观察治疗效果以及可能的机制。结果成骨细胞实验表明,ASP、SR以及SR+ASP均能促进成骨细胞ALP生成以及矿化;而SR+ASP对成骨细胞ALP生成以及矿化最为显著(P<0.05)。治疗12周后,与ASP组和SR组相比,SR+ASP组的大鼠骨小梁数量和骨密度得到明显改善。SR+ASP组大鼠BMD、TV/BV、Tb.N、Tb.Th和Tb.Sp较SR组及ASP组明显改善(P<0.05)。和ASP组和SR组比较,SR+ASP组的大鼠Notch信号通路被激活,Notch 1、CBF 1 and Jagged 1水平显著上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R联合ASP可以改善成骨细胞功能和对去卵巢大鼠骨量保护作用,且这种疗效可能通过Notch信号通路介导。  相似文献   
8.
老年心肌病(senile cardiomyopathy)是老年化过程中心肌的一种退行性病变。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多,老年心肌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增高。但由于老年患者多合并多种疾病及病理情况,且老年心肌病缺乏特异性指标,故其临床确诊存在诸多的困惑。本文对老年心肌病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及新近诊断技术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老年心肌病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疑难病杂志》2014,(1):5-7,14
目的探讨急诊胸痛患者红细胞膜总胆固醇含量(CEM)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80例急诊胸痛疑似ACS患者,其中男55例,女25例;年龄(53.6±7.2)岁。胸痛发作3h内和36h分别留取血样测定CEM、CK-MB、cTnI的含量,结合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内超声结果,参照AHA/ACC标准将患者分为3组:ACS组、稳定型心绞痛(SAP)组、非冠心病(NCHD)组,分别比较3 h内和36h分别留取血样测定CEM、CK-MB、cTnI的含量,结合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内超声结果,参照AHA/ACC标准将患者分为3组:ACS组、稳定型心绞痛(SAP)组、非冠心病(NCHD)组,分别比较3 h内和36 h各组CEM、CK-MB、cTnI的差异,并观察CEM、CK-MB、cTnI联合检测对ACS的诊断价值。对ACS组患者随访,比较心血管事件亚组和无心血管事件亚组CEM含量的差异。结果 80例入选对象中,诊断为ACS 30例,SAP 26例,NCHD 24例。ACS组CEM水平在3h内和36 h各组CEM、CK-MB、cTnI的差异,并观察CEM、CK-MB、cTnI联合检测对ACS的诊断价值。对ACS组患者随访,比较心血管事件亚组和无心血管事件亚组CEM含量的差异。结果 80例入选对象中,诊断为ACS 30例,SAP 26例,NCHD 24例。ACS组CEM水平在3h内和36 h均明显高于SAP组和NCHD组(P均<0.05)。3 h内CK-MB、cTnI水平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6 h均明显高于SAP组和NCHD组(P均<0.05)。3 h内CK-MB、cTnI水平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6 h,ACS组CK-MB、cTnI水平高于SAP组和NCHD组(P<0.05)。SAP组和NCHD组在3 h、36 h,ACS组CK-MB、cTnI水平高于SAP组和NCHD组(P<0.05)。SAP组和NCHD组在3 h、36h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CEM、CK-MB、cTnI诊断ACS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5%、95.6%、98.%和99.3%,均明显高于CK-MB、cTnI联合检测(89.8%、87.5%、90.3%、9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血管事件亚组(12例)的CEM含量明显高于无心血管事件亚组(1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检测CEM含量可以在心肌坏死标志物升高之前预测ACS的发生,能弥补CK-MB、cTnI对ACS诊断的局限性,与CK-MB、cTnI联合检测能进一步提高对ACS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