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3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10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6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综合分析小儿脑性瘫痪早期诊断中的相关辅助检查手段及其临床作用。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湖南省儿童医院网上办公系统-应用系统-医院知识仓库(CHKD期刊全文库)1994-01/2005-01有关小儿脑性瘫痪早期诊断相关辅助检查的文献,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以“脑性瘫痪”为检索词进行第一次检索,并在此基础上分别以“头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单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脑电图、头颅超声、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眼视光学、染色体、TORCH”等为检索词进行第二次检索。资料选择:通过对文献的回顾性分析,选择与脑性瘫痪早期诊断相关的辅助检查文献。排除重复及综述类文献。资料提炼:第一次检索共有865篇文献。第二次检索文献内容分别如下:头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41篇、磁共振13篇、单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2篇、脑电图15篇、脑干听觉诱发电位12篇、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1篇、头颅超声3篇、眼视光学2篇、TORCH2篇及染色体1篇,对这些文献进行分类整理。资料综合:在小儿脑性瘫痪早期诊断中临床常用的检查手段有头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单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脑电图、头颅超声、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眼视光学、染色体、TORCH等。通过这些检查可以了解脑性瘫痪患儿的形态学改变和功能学改变,也可了解相关致病因素和发病途径,为脑性瘫痪的早期诊断提供重要线索和依据。结论:将上述检查手段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可明显提高脑性瘫痪早期诊断水平,对于观察疗效、判断预后及指导康复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颜华  张惠佳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2):148-150
目的:综合分析小儿脑性瘫痪早期诊断中的相关辅助检查手段及其临床作用。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湖南省儿童医院网上办公系统-应用系统-医院知识仓库(CHKD期刊全文库)1994—01/2005—01有关小儿脑性瘫痪早期诊断相关辅助检查的文献,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以“脑性瘫痪”为检索词进行第一次检索,并在此基础上分别以“头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单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脑电图、头颅超声、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眼视光学、染色体、TORCH”等为检索词进行第二次检索。资料选择:通过对文献的回顾性分析,选择与脑性瘫痪早期诊断相关的辅助检查文献。排除重复及综述类文献。资料提炼:第一次检索共有865篇文献。第二次检索文献内容分别如下:头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41篇、磁共振13篇、单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2篇、脑电图15篇、脑干听觉诱发电位12篇、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1篇、头颅超声3篇、眼视光学2篇、TORCH2篇及染色体1篇。对这些文献进行分类整理。资料综合:在小儿脑性瘫痪早期诊断中临床常用的检查手段有头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单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脑电图、头颅超声、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眼视光学、染色体、TORCH等。通过这些检查可以了解脑性瘫痪患儿的形态学改变和功能学改变,也可了解相关致病因素和发病途径,为脑性瘫痪的早期诊断提供重要线索和依据。结论:将上述检查手段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可明显提高脑性瘫痪早期诊断水平,对于观察疗效、判断预后及指导康复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颜华 《中国临床康复》2004,8(9):1746-1746
目的 观察强制性诱导运动疗法(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CIT)对偏瘫型的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患儿的疗效。方法 1例12岁偏瘫的CP患儿进行为期3周的CIT.包括每天进行1次运动治疗(physical therapy,PT)和作业治疗(occupational therapy,OT)(均2h/次)及家庭功能性、文娱性活动训练。治疗期间用限制性器具限制右上肢。采用Wolf运动功能测试(wolf motor function test,WMFT)及徒手肌力测试(manual musecle test,MMT)和患儿自述左上肢实际使用情况来评估疗效。结果 治疗3周后与治疗前相比,完成WMFT13项项目所需时间均明显缩短,每项活动平均缩短37.5%.肌力提高至4级;随访时与治疗前相比,每项活动完成时间平均缩短348%,肌力维持不变。运动、操作技巧及日常生活中功能性活动能力明显改善,患儿使用左上肢明显增多。结论 CIT可明显改善偏瘫的CP患儿的患侧上肢功能。  相似文献   
4.
家属参与性训练在脑性瘫痪康复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颜华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9):2910-2910
目的:探讨家属参与性训练在儿童脑瘫康复中的重要性。方法:128例脑瘫患儿进行常规康复治疗手段,并指导其家属参与康复训练。86例患儿家属坚持参与训练,42例患儿家属则根本未参与训练。效果采用马若飞标准评定。结果:经3个月治疗,家属参与训练的(A组)与未参与训练的(B组)有效率分别为96.5%和80%,A组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家属参与性训练在儿童脑瘫康复中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呼吸功能训练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肺癌患者行肺切除或肺段切除术后呼吸功能的恢复直接影响预后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早介入呼吸功能的康复训练有助于术后呼吸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对42例臂丛神经损伤患儿采用以针刺为主辅以穴位注射、功能训练、电疗等综合治疗。结果显示针刺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可提高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治愈率和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7.
罗伟 《家庭医学》2021,(4):24-25
昨天看门诊时接到一个患者家属的咨询电话,她第一句话就说:“医师,我小孩得了自闭症,怎么办?”我告诉她说自闭症的诊断很严格,一般医师都不会轻易下结论,而且就算你的小孩患的是自闭症,也有办法治疗,不要太过担心. 据她说,说她的小孩两岁多了,一个人玩的时候经常喜欢自言自语,睡觉之前也是这样.在社区卫生所诊看,社区医生说她小孩得了自闭症,需要及时干预和治疗,否则会影响到孩子的智力发育和社会适应能力.进一步了解,她的小孩平时喜欢到外面去活动,周末非常喜欢家长带他去游乐场玩.  相似文献   
8.
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54例综合康复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综合康复治疗对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作用。方法运用运动训练、针刺、电疗以及药物等方法对54例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进行康复。结果痊愈7例,显效25例,有效18例,无效6例。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可有效减轻臂丛神经损伤患儿的残疾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骨源性碱性磷酸酶与骨钙素在骨的形成过稃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降钙素、甲状旁腺激素是调节体内Ca代谢的重要激素.测定脑性瘫痪患儿血钙、磷、骨源性碱性磷酸酶、骨钙素、降钙素、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以了解其骨代谢生化特点及其相关的调控因素.方法:①对象及分组:选择2005-07/2007-07湖南省儿童医院康复中心住院的脑瘫患儿120例为脑瘫组:男82例,女38例;年龄3个月~3岁.按2005年昆明全国脑瘫会议分型标准分为痉挛型印例,不随意运动型印例:按脑瘫程度分为中轻度36例,中度42例,重度42例.同期体检的健康的100名儿童为对照组:男57名,女43名,年龄3个月~3岁.②检测指标及评估:采用全自动分析仪测定两组血清钙、磷水平;用小儿骨源性碱性磷酸酶试剂盒金标法测定骨碱性磷酸酶;用放射免疫吸附法测定骨钙素、降钙素、甲状旁腺激素,并进行两组间、不同程度与类型脑瘫患儿间比较.结果:①脑瘫组忠儿血钙、磷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骨碱性磷酸酶,骨钙素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脑瘫组中痉挛型组血骨钙素与不随意运动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前者血甲状旁腺激素值高于后者,骨碱性磷酸酶值、降钙素值则低于后者,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③重度脑瘫患儿的甲状旁腺激素高于对照组、降钙素低于对照组(均P<0.01);重度脑瘫患儿骨钙素、甲状旁腺激素值高于轻度和中度(均P<0.05),降钙素低丁轻度和中度(均P<0.05).结论:脑瘫患儿血清钙、磷可以通过机体自身血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调控保持正常,而骨碱性磷酸酶、骨钙素水平升高则提示脑瘫患儿骨矿化不足,骨形成旺盛,骨重建活跃.  相似文献   
10.
目的:儿童运动障碍领域目前仍有许多问题存在争论,其主要原因是因为缺少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或药物,最近的一些研究介绍了治疗方法及其进展.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进入湘雅医学院图书馆(http:www.xysm.net)检索2000-01/2004-12期间与儿童运动障碍治疗相关的文献,检索词为“movement disorders;pediatric;treatment”,并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English”.资料选择:按儿童运动障碍治疗进展对相关文献进行提炼,纳入与儿童运动障碍治疗相关文献,不排除未随机试验以及盲法对照的文献.资料提炼:共收集与儿童运动障碍治疗相关文献196篇,进步查看全文,筛除明显重复或太陈旧及综述类文献,纳入15篇文献进行综述资料综合:传统治疗儿童运动障碍的方法主要有神经活性药物、抗微生物药、生物制品、除去疗法及神经保护剂等.新疗法有抑制细胞凋亡、载体疗法、对流转运、异生物素生物转化等.神经外科治疗新方法包括立体定向脑毁损术、深部脑刺激和神经切断术.基因疗法和染色体工程及干细胞移植也取得了很多进展,同时治疗中存在一些困惑,例如新的或更广泛的运动障碍的表现、无诊断的治疗和难治性运动障碍的选择等.结论:近几年儿童运动障碍治疗有所进展,治疗的主干是口服药物,但在分子生物学和干细胞移植方面的进展为既往不能治疗的患儿提供了期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