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制备木香内酯(MCL)聚乙二醇衍生化磷脂酰乙醇胺(MCL@DSPE-PEG)纳米胶束,并对其进行表征和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的研究。方法: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MCL@DSPE-PEG纳米胶束,观察其外观特征,检测其粒径、多分散系数(PDI)、载药量、包封率。比较MCL原料药和MCL@DSPE-PEG纳米胶束在pH 7.4枸橼酸盐缓冲液中的药物释药情况。将U87 和U251胶质瘤细胞分为模型组和MCL@DSPE-PEG纳米胶束组;观察U87和U251胶质瘤细胞生长抑制情况和细胞内凋亡相关Caspase3、Caspase8、Bcl-2蛋白表达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所制备的MCL@DSPE-PEG纳米胶束呈现大小比较均一的椭球形,其粒径为(123.8±0.5)nm,PDI为0.236±0.005,载药量为8.96%±0.56%,包封率为85.49%±3.66%,144 h的累积释放度为73.30%,而MCL原料药在48 h内已基本释放完全。 MCL@DSPE-PEG纳米胶束可抑制U87和U251胶质瘤细胞生长及细胞克隆形成。与模型组比较,MCL@DSPE-PEG纳米胶束组U87和U251胶质瘤细胞的Bcl-2蛋白表达水平下降,Caspase3、Caspase8 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成功制得MCL@DSPE-PEG纳米胶束,其具有诱导U87和U251胶质瘤细胞凋亡从而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神经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2016年因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入院治疗的76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神经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动脉血管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HISS评分显著下降,且降低幅度远远高于对照组(P0.01);血管再通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各类并发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效果确切,提高患者的血管再通率,改善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3.
目前三叉神经的纤维跟踪成像过程中普遍存在人工依赖性问题,主要包括人工绘制感兴趣区域(ROI)及手动筛选目标纤维束,导致结果的不确定性和数据误差。针对此类问题,提出一种数据驱动的三叉神经纤维自动分割算法。利用多组大脑样本的纤维数据,建立数据驱动的纤维聚类图谱,实现新样本纤维数据的自动分割,直接得到三叉神经纤维束。在实验中,选择25组青年健康人的数据作为样本数据。首先,利用FSL软件分割工具提取脑干作为ROI,进行确定性纤维跟踪。其次,通过对20组纤维数据进行多样本配准和谱聚类,创建数据驱动的纤维聚类图谱。根据三叉神经细小的特点,在建立纤维图谱过程中,通过对脑干纤维束进行二次分类来标注三叉神经纤维束。最后,选择5组青年健康人的新样本数据,将其脑干纤维数据应用纤维图谱自动分割得到三叉神经纤维束,并计算同一样本数据的自动分割结果与手动分割结果之间的加权Dice系数。结果显示,所提出的方法成功分割5组数据的三叉神经纤维束,而传统人工方法成功识别4组三叉神经纤维束,两者结果之间的加权Dice系数分别为0.865,0.939,0.824,0.942。该方法可以有效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提高神经外科医生与颅神经研究者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用振荡法制备脊髓脱细胞支架修复同种异体大鼠脊髓缺损,观察术后大鼠行为学及组织再生情况。为脊髓缺损后修复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方法 将30只SD大鼠脊髓分别用50 ml 3%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 X-100)和2%脱氧胆酸钠溶液在摇床上做振荡处理,对比处理前后细胞残留情况及组织的空间结构,了解支架本身的组织构成。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单纯脊髓缺损组和支架移植组。切除单纯脊髓缺损组和支架移植组大鼠腰椎9~10节段,移植脱细胞支架至支架移植组大鼠。术后饲养12周,期间进行行为学评分观察,分别在4、8及12周时取大鼠损伤部位的脊髓进行HE染色及神经再生相关蛋白免疫荧光检测。结果 通过HE、Masson、甲苯胺蓝染色显示,脱细胞处理后的脊髓脱细胞支架上神经细胞及轴突彻底清除,保留了脊髓细胞外基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支架保留一定多孔网状支架结构。脱细胞支架在体实验中,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评分显示,移植有脱细胞支架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优于单纯损伤组大鼠。组织学HE染色显示,脱细胞支架能够填补缺损的脊髓节段,加快损伤脊髓的修复过程。免疫荧光显示,支架移植组大鼠的损伤部位有一定轴突再生。结论 脊髓脱细胞支架保留了细胞外基质并具有一定空间结构,能够一定程度加快脊髓缺损修复,对神经再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多巴胺(DA)对原代星形胶质细胞谷氨酸(Glu)摄取能力的影响,以及DA通过痕量胺相关受体1-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2(TAAR1-EAAT2)信号通路对星形胶质细胞Glu摄取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Amplex Red谷氨酸测定试剂盒测定经过DA处理的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对Glu摄取含量的变化,反转录PCR检测TAAR1、EAAT2 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TAAR1、EAAT2蛋白水平;采用TAAR1小干扰RNA(siRNA)和TAAR1质粒转染DA处理后的原代星形胶质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EAAT2表达水平并采用Amplex Red谷氨酸测定试剂盒测定培养上清液Glu含量。结果 DA处理的原代星形胶质细胞EAAT2水平降低,TAAR1水平增加,培养上清液Glu含量上升。DA处理经TAAR1 siRNA转染后的原代星形胶质细胞,上调EAAT2水平,培养上清液中Glu含量减少;DA处理经TAAR1质粒转染后的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则EAAT2降低,培养上清液中Glu的含量增加。结论 DA通过影响星形胶质细胞TAAR1-EAAT2信号通路,减弱细胞Glu摄取能力,引起细胞外Glu蓄积,从而损伤星形胶质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温州地区社区护士医院培训的实施方法及效果。方法 2010-2013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对来自温州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40名护理人员进行基础和专科培训,以急诊、内分泌科、心血管内科为培训科室,每个科室实践1个月。结果 40名社区护士在医院各科室培训结束后的考核通过率均为100%;社区护士认为医院培训有利于培养社区护士的临床思维,增加临床经验,提高各项临床护理操作技能,拓宽对临床新技术新进展的见识。结论社区护士在医院培训是一项可行及必要措施,医院对社区护士采取的培训方法有其特殊性及局限性,仍需通过不断的总结、改进使之完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中医院校男护生临床实习阶段角色扮演的心理行为过程及产生的真实体验,以便有针对性地为其提供支持。方法 2022年9月10—18日,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14名已完成临床实习的男护生进行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提炼主题。结果 提炼得出2大主题,6个亚主题:消极的行为体验(偏离社会角色期待产生负性情绪、角色领悟尚不充分导致定位不清、多样化的角色失调引发矛盾心理、多重顾虑造成角色实践结局不佳);积极的行为体验(内心认可男护士未来发展的潜力、感恩、乐观、榜样应对角色失调)。结论 医校合作构建中医院校男护士角色扮演教育培训方案;营造与深化中医院校男护生课程思政教育培训的氛围;调动心理资本强化积极行为体验,改善消极行为体验。  相似文献   
8.
目的医护联合实施共情式心理护理查房在动脉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拟行动脉瘤手术的患者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均行对症治疗,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查房指导,实验组则实施医护联合实施共情式心理干预查房。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生活质量简表(QOL-BREF)和医学应对问卷量表(MCMQ)进行客观比较。同时采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分值变化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依从性等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MCMQ量表中的面对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但前者的回避分和屈服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患者的SCL-90量表评分明显更优,且实验组患者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另外,实验组患者的QOL-BREF评分明显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联合实施共情式心理干预可以有助于改善动脉瘤手术围术期间的不良心理状态,在一定程度上使患者采用更为积极的行为配合治疗,进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并辅助促进患者预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眶内电针法与眶内针刺法对动眼神经损伤模型大鼠眼外肌功能的影响及对动眼神经损伤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SD大鼠暴露动眼神经,制备动眼神经损伤模型,选取模型制备成功SD大鼠21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眶内电针刺组(A组)、眶内针刺组(B组),每组各7只。另选取仅暴露动眼神经SD大鼠7只为假手术组,选取未进行任何手术处理的SD大鼠7只为空白组。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不予治疗,A、B组均行对应的治疗方案,于治疗结束次日检测瞳孔直径、睑裂大小、眼外肌张力、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检测动眼神经中半乳糖凝集素-1(Galectin-1) mRNA表达。结果:假手术组瞳孔直径大于空白组、睑裂及眼外肌张力小于空白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瞳孔直径大于空白组、睑裂大小及眼外肌肌肉张力小于空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瞳孔直径大于假手术组,睑裂小于假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瞳孔直径大于假手术组、睑裂及眼外肌张力小于假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瞳孔直径小于模型组、睑裂及眼外肌张力大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睑裂及眼外肌张力大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Galectin-1 mRNA相对表达量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Galectin-1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Galectin-1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假手术组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眶内电针法与眶内针刺法均可改善动眼神经损伤模型大鼠的眼外肌功能,并具有修复动眼神经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SHH(sonic hedgehog signaling pathway)信号通路下游转录因子Gli2在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 MB)中的表达及其靶向抑制剂对MB细胞增殖抑制的作用。 方法 使用不同浓度的Gli2特异性抑制剂GANT61作用Doay细胞,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Doay细胞中Gli2 mRNA的表达量及Gli2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 结果 使用GANT61作用细胞后,可见细胞形态出现明显改变,细胞异常突起增多;CCK-8法检测显示,与对照组相比,GANT61能够抑制Doay细胞的增殖(P<0.05),且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RT-PCR法显示Gli2特异性抑制剂GANT61组较对照组Gli2 mRNA的表达明显下降(P<0.05);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示GANT61抑制剂组较对照组Gli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 结论 GANT61主要通过抑制Gli2 mRNA的表达,下调Gli2蛋白表达水平而抑制MB的增殖生长。因此,Gli2可能是治疗MB的重要生物学标志物和生物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