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6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性,75岁,因吞咽困难1月余于2015年4月10日就诊于本院。患者1月余前吃饭时突然感觉吞咽困难,伴恶心、呕吐,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无呕血、黑便、咳嗽、咳痰、胸闷、气急等不适。遂至浙江省仙居县人民医院行胃镜检查示,食管溃疡,慢性浅表性胃炎,贲门黏膜病变,幽门管息肉灶。病理检查示,食管38 cm少量鳞癌组织,幽门慢性中度浅表性胃炎伴灶性肠化、幽门螺旋杆菌阴性。继而来本院胸外科就诊,查体示,意识清,精神可,全身淋巴结无肿大,心肺听诊无殊,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病理征阴性。本院胃镜复查示,食管距门齿32 cm 可见Ⅱc 样病变,大小约0.5 cm,食管距门齿38~42 cm可见溃疡样病变,大小4 cm ×2 cm,胃底可见糜烂,大小约1.5 cm,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食管癌。活检病理示,(距门齿32 cm)鳞状上皮黏膜慢性炎。另见一块组织可见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距门齿40 cm)鳞状上皮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癌变(图1)。(胃底)管状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局灶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图2)。诊断为食管癌、早期胃癌。胸外科考虑直接切除食管与胃病灶的范围较大,吻合困难,遂建议患者至消化内科先行内镜下处理上段病灶,治疗恢复后转胸外科继续手术治疗下段病灶。患者遂于2015年4月29日在本院消化内科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胃镜检查示,食管距门齿32~38 cm可见Ⅱc样病变,予ESD切除;距门齿41 cm,可见一大小为2 cm BorrmannⅡ型病变。胃底后壁可见一大小为1.5 cmⅡc 样病变。术后病理检查提示,(距门齿32 cm)鳞状上皮黏膜慢性炎伴局灶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四周及基底切缘均阴性(图3)。术后恢复良好,6天后出院。排除相关手术禁忌后,于2015年5月26日在本院胸外科全麻行“右侧胸腔镜+腹腔镜辅助小切口探查:食管癌根治术+管状胃成形+胃食管胸内吻合+右下肺肺大疱切除+迷走神经离断+复杂黏连松解+术中快速病理+胸腔闭式引流+腹腔引流术”,术中冰冻切片示,(食管下段)低分化鳞状细胞癌,大小1.5 cm ×1.2 cm,溃疡型,浸润至浅肌层,距上切缘2.5 cm。(食管胃连接处)管状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大小2 cm ×1 cm,上下切缘均阴性。术后病理检查示,(食管旁淋巴结)0/3阳性,(贲门旁淋巴结)0/1阳性,(腹腔干旁淋巴结)0/1阳性,(肝总动脉旁淋巴结)0/4阳性,(脾动脉旁淋巴结)0/1阳性。术后患者恢复良好,15天后出院。  相似文献   
2.
肝脏炎性假瘤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脏炎性假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近年来收治的5例经病理证实肝脏炎性假瘤,结合有关文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有上腹部症状者4例,有腹部包块者2例,CT及B超均发现肿块,肿块大小不一。病理学表现主要为大量梭性细胞增生,其中肌纤维母细胞增生比较明显,间质中有许多新生毛细血管及各种炎性细胞浸润。结论肝脏炎性假瘤是一种增生性瘤样病变.临床上应与肝癌区别.病理组织学上应与梭形细胞性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3.
恶性黑色素瘤(以下简称恶黑)大多数发生于皮肤,少数位于皮肤以外的粘膜、眼球色素膜及软脑膜。发生在粘膜的恶黑见于口腔、鼻腔、食道、直肠,阴道等处,而发生在胃肠道者罕见。我们遇到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子宫颈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8例报告骆利康周亦文宫颈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系原发于宫颈粘膜的一种高度恶性的色素性肿瘤。由于较为少见,故常被误诊。现将我们在30年中遇到8例有完整资料的宫颈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报道如下。一、资料和方法收集我院自1964~1994年...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和分析内镜手术对微小甲状腺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40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病历资料,按采用的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B、C三组。A组92例患者,采用一侧甲状腺切除+峡部切除+对侧次全切除术+两侧淋巴结清除术; B组共计83例患者,采用甲状腺一侧腺叶切除+峡部切除+中央区淋巴结清除术; C组共计65例患者,采用一侧甲状腺切除+峡部切除+同侧颈淋巴结改良清除术。评价治疗前后三种手术的治疗效果,并测定各组患者血清钙、甲状旁腺激素的水平。结果三组患者经对应的手术治疗后,A组总有效率为90.2%,B组总有效率为91.6%,C组总有效率为95.2%,C组手术方式的总有效率高于A和B组。手术后A组和C组低血钙发生情况明显高于B组。三组甲状旁腺激素(PTH)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内镜手术治疗微小甲状腺癌是较为成熟和高效的治疗方案,常伴随术后一定程度的低血钙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腮腺Warthin瘤的CT影像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腮腺Warthin瘤的临床及CT影像特点,对病变的部位、形态、大小、数目、CT平扫和双期增强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21例腮腺War-thin瘤患者,共43个病灶,双侧多发2例,单侧多发6例,83.7%(36/43)病灶或病灶主体位于腮腺浅叶后下极;40个病灶呈圆形或类椭圆形;97.7%(42/43)病灶边缘清楚。CT平扫83.7%(36/43)病灶密度均匀。增强扫描,病灶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动脉期病灶实性部分呈中度-明显强化,增强幅度(45.6±15.7)HU;静脉期强化减退,增强幅度(28.5±10.3)HU;74.4%(32/43)病灶可见包绕血管/或小血管进入病灶。结论腮腺Warthin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特点有助于作出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子宫内膜癌患者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的表达以及其与临床和病理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于浙江省肿瘤医院行手术治疗的7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不同病理分期、分化程度以及浸润转移等ER、PR、CerbB-2、Ki-67各项表达情况。结果手术-病理分期Ⅲ期~Ⅳ期者ER、PR阳性率均明显低于Ⅰ期和Ⅱ期,而Ⅱ期和Ⅲ~Ⅳ期者CerbB-2、Ki-67阳性率均明显高于I期,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73、5.35、6.92、6.02、7.23、7.83、6.85、7.03,均P<0.05)。组织学分化G3级者ER、PR阳性率均明显低于G1级和G2级者,而G2、G3级者CerbB-2、Ki-67阳性率均明显高于G1级者,且G3级者CerbB-2、Ki-67阳性率均明显高于G2级者,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53、6.68、7.90、7.24、9.22、12.64、6.82、7.53,均P<0.05)。肌层浸润深度>1/2者ER、PR阳性表达率均显著低于肌层浸润深度≤1/2者和无肌层浸润者,而肌层浸润深度>1/2者CerbB-2、Ki-67阳性率显著高于肌层浸润深度≤1/2者和无肌层浸润者,且肌层浸润≤1/2者CerbB-2、Ki-67阳性率显著高于无肌层浸润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74、7.63、7.54、7.16、5.86、7.02、6.06、7.44,均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ER、PR阳性率均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74、7.63,均P<0.05),而有淋巴结转移者和无淋巴结转移者CerbB-2、Ki-67阳性率比较无显著差异(χ2值分别为1.22、2.05,均P>0.05)。结论 ER、PR、CerbB-2、Ki-67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和病理有密切相关性,联合应用可作为判断疾病预后和指导临床治疗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2位,仅次于乳腺癌。对宫颈癌前病变和早期癌的及时高效筛查和正确处理是防治宫颈癌的关键。宫颈阴道细胞学检查是子宫颈癌筛查的好方法,简便易行、无创伤、经济有效且可多次重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小板增多与食管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比较150例食管癌患者及360名正常人血小板水平.血小板计数≥300×109 L-1定义为血小板增多.结果:正常人群及食管癌患者血小板水平分别为(204±114)×109 L-1和(289±125)×109 L-1,血小板增多患者比例与浸润深度(P=0.010)、淋巴结转移(P=0.003)有关.结论:血小板与食管癌发展、转移有关,血小板增多能预测食管癌患者分期及预后.  相似文献   
10.
151例老年人肺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临床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观察老年肺癌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时镜下表现,病理类型,评价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老年肺癌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对151例老年肺癌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分析镜下表现,并在直视下获取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151例老年肺癌镜下表现为管内增殖型91例,管壁浸润型40例,非特异性改变20例;病理分型为:鳞癌95例,小细胞未分化癌28例,腺癌15例,肺泡细胞癌9例,腺鳞癌4例。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老年肺癌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