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篇
  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158篇
  3篇
中国医学   8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9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化瘀方联合针灸治疗对脑梗后遗症患者脑血管血液流变动力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沈阳市第二中医医院收治脑梗后遗症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61例患者接受针灸治疗;观察组59例患者接受活血化瘀方联合针灸治疗。2组连续治疗30 d。比较2组患者脑血流流变学指标、神经功能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脑部平均血流速度、左侧椎动脉血流量、右侧椎动脉血流量、基底动脉血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脑部平均血流速度、左侧椎动脉血流量、右侧椎动脉血流量、基底动脉血流量大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前2组患者NIHSS评分、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前2组患者头晕目眩、语言謇涩、半身不遂、患侧麻木、舌苔白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研究患者头晕目眩、语言謇涩、半身不遂、患侧麻木、舌苔白腻证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 626,P=0. 000)。结论:活血化瘀方联合针灸能改善脑梗后遗症患者脑血管血液流变动力学指标,保护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老年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老年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用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SS评分为(14.53±1.6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67±3.05)分(P <0.05)。观察组有效率为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P <0.05)。结论依达拉奉单药治疗老年性脑梗死的效果有限,联合血栓通治疗可进一步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化湿解毒通络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以及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化湿解毒通络汤治疗。比较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血脂水平。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1.58±3.1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54±4.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水平分别为(1.23±0.60)、(1.32±0.50)、(4.32±0.60)、(4.60±0.61)、(2.25±0.23)、(2.57±0.53)mmol/L,均较治疗前的(1.44±0.71)、(1.41±0.53)、(4.85±0.87)、(4.83±0.72)、(2.81±0.55)、(2.79±0.66)mmol/L有所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常规药物治疗与化湿解毒通络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效果更好,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神经缺损评分,改善血脂水平,实用性较强,可在临床上广泛推荐。  相似文献   
4.
赵凯 《吉林中医药》2014,(6):585-587
目的探讨中医药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不同时机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药介入疗法,时间点选择在治疗的第1、3、5、7天,利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及日常生活活动量表(Brathel指数)等方法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Ⅲ组(第3天)介入中医药治疗总有效率为95.0%,优于其他各组。结论第3天介入中医药治疗效果最为明显,是相对平衡的介入时间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眼针疗法联合体针治疗脑卒中急性期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急性期假性球麻痹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现代医学治疗,应用抗血小板、抗凝、改善微循环及联合营养神经类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眼针联合体针治疗,每日针刺1次,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比较4周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洼田饮水试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差值及中医证候积分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4.85%,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54.54%,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显著,两组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洼田饮水实验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显著,两组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治疗组改善较为明显,两组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比较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情况,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较对照组显著,两组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眼针联合体针针对脑卒中急性期假性球麻痹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可起到疏通血脉、改善循环、促进气血运行的功效,缓解甚或消除临床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查找,总结出现行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最终制定出合理对策。结果:医院感染管理中管理组织和相关机制较不健全,且领导重视程度和支持度均不高,医院感染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仍有欠缺等问题普遍存在,对此追溯分析原因,提出解决对策。结论:医院感染管理应得到高度重视,只有感染管理工作得到科学合理的对待和改善,医院才能更好的生存和发展下去,对患者负责。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醒脑静治疗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其基础上联合醒脑静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脑血流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脑血流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P <0.05)。结论常规治疗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有限,联合醒脑静治疗可进一步改善脑血流动力学,提高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玻璃纤维桩经不同表面处理修复牙体缺损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在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来我院进行根管治疗后需要修复牙体修复处理的151例患者,患牙共182颗。根据纤维桩处理方式的不同,按照随机的方法将患牙分为4组,分为A组(45牙):不做处理;B组(45牙):喷砂处理;C组(46牙):过氧化氢溶液处理;D组(46牙):硅烷耦联剂涂布处理。进行为期1年半的跟踪随访。结果 B、C组修复成功率显著高于A,D组(P <0.05);B、C组相比,A、D组相比成功率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玻璃纤维桩不同的表面处理方式会对牙体修复的成功率有较大影响,结果显示经喷砂和过氧化氢溶液处理会大大提高牙体修复的效果,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发性小脑出血患者开颅手术的护理对策及体会。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3年4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自发性小脑出血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开颅手术,采取优质的护理对策,观察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临床护理质量。结果 30例患者中出院29例,1例死亡,病死率为3.3%,平均住院时间为46 d,且患者对护理质量较为满意。同时随访患者0.5~3年,按照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发现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比较理想。结论采用优质的护理对策能够提高自发性小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且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应用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血管内栓塞治疗后循环动脉瘤的治疗效果,为后循环动脉瘤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本院在2010年12月份~2013年12月份期间收治的61例后循环动脉瘤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31例(血管内栓塞治疗)和对照组30例(手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91.69±11.37)min,住院时间(14.19±2.37)d,治疗后GOS评分良好率93.33%,并发症发生率9.68%,复发率6.45%,与对照组数据比较,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是后循环动脉瘤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建议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