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何敏  刘志强  蒋玲霞  屈新辉 《江西医药》2021,56(7):919-922,954
目的 对比热敏灸与电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并探讨两种疗法对血清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在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确诊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160例,随机分为电针治疗组、热敏灸组,每组各80例,采用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系统分别判定电针治疗组、热敏灸组总有效率,采用Port鄄mann评分标准评价面神经麻痹的治疗疗效,并监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水平,同时对两组治疗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2周后热敏灸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电针治疗组;两组治疗前Portmann评分比较无差异,治疗1周、2周后热敏灸组Portmann评分均高于电针治疗组;治疗1周、2周后热敏灸组血清hs-CRP水平均低于电针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敏灸、电疗疗法均为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有效方法,疗效确切,安全性好.相较于电针疗法而言,热敏灸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临床总有效率更高,临床疗效更佳,且治疗后疗效越好血清hs-CRP水平越低.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基于NIHSS评分、NDS评分的银杏蜜环口服溶液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并观察其对患者血清SAA和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160例首次发生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银杏蜜环口服溶液。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NDS评分、血清SAA和IL-6水平。结果:治疗1周和治疗2周后,两组的NIHSS评分和NDS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的NIHSS评分和N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SAA和IL-6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的血清SAA和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银杏蜜环口服溶液可有效改善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降低血清SAA和IL-6水平,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正>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由多种病因引起,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度水肿及高脂血症的一组临床症候群[1]。膜性肾病综合征是其常见病理类型,好发于中老年男性,常为高凝状态,极易发生栓塞并发症[2]。肾病综合征尤其是膜性肾病综合征,合并脑出血者实属罕见。江西省人民医院收治1例因肾病综合征合并脑出血,最终致死的患者,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52岁,因双下肢浮肿10余年,加重3  相似文献   
5.
何敏  刘志强  蒋玲霞  屈新辉 《江西医药》2021,56(6):731-733,736
目的 探讨血清hs-CRP水平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病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确诊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80例纳入观察组,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人群80例纳入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按照H-B面神经功能分级法分病情轻中度组、重度组;将连续治疗2周后H-B分级Ⅰ级者纳入预后好组,将Ⅱ~Ⅵ级者纳入预后差组,分别记录病情轻中度组、重度组、预后好组、预后差组血清hs-CRP水平.结果 观察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病情重度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病情轻中度组,预后差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预后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s-CRP水平与病情轻中度、预后好呈负相关,与病情重度、预后差呈正相关.结论 hs-CRP是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早期判断病情、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红花黄色素针治疗亚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为亚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早期康复提供一种新的有效疗法。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6月入院的亚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穴位注射红花黄色素针,1次/d,5 d为l个疗程,疗程之间间隔2 d。治疗21 d(3个疗程)后总结疗效。结果 :应用两样本Willcoxon秩和检验,结果表明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25 60.05。结论:选择头皮穴位及肢体穴位注射红花黄色素针能疏通经络,改善脑循环,对治疗亚急性脑梗死,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在清醒自由移动小鼠脑缺血损伤后的动态变化、神经发生和运动功能受损情况。方法:采用光化学法建立局灶性光栓缺血模型,用Nissl染色、Brd U标记和免疫荧光检测缺血损伤后不同时间点的缺血损伤面积、细胞增殖数量、胶质细胞数量改变及神经发生情况,并通过旷场实验检测缺血损伤后的行为学变化。结果:Nissl染色显示细胞缺损面积在2 d内达到最高峰,其后逐渐减小,在30 d后基本恢复。损伤后3~4 d Brd U标记的新生细胞数目达到最大,这与缺血区GFAP阳性的星形胶质细胞和Iba-1阳性的小胶质细胞的数量增加相一致。在缺血损伤后第6 d纹状体内出现微管相关蛋白(doublecortin,DCX)阳性细胞,暗示存在短暂的神经发生事件。缺血损伤导致的纹状体功能障碍最严重时间在缺血后的第2 d,之后减弱但持续存在。结论:光栓缺血损伤后第2~4 d是细胞增殖、行为功能障碍、胶质细胞聚集的最显著期,之后有短暂的神经发生。损伤后胶质细胞与神经发生的时间顺序可能为利用胶质细胞转分化为神经元治疗缺血性脑损伤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静脉输液健康宣教知晓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提高静脉输液健康宣教知晓率"为活动主题,对静脉输液健康宣教知晓率低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原因,并制定和完成整改措施.分析对比品管圈活动前后效果.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静脉输液健康宣教知晓率为75.31%,较活动前的48.48%明显升高26.83%,超出预期目标.在品管圈活动后9名圈员解决问题能力、责任心、沟通协调、自信心、团队凝聚力、积极性、品管手法、和谐度8项能力得分均高于开展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能提高静脉输液健康宣教的知晓率,还能提高圈员的解决问题能力和执行力.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