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血清褪黑素水平及昼夜分泌节律的改变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的关系。方法将150例老年患者(大于65岁)按2010年高血压诊断与治疗指南标准,分为老年高血压(100例)及老年健康对照组(50例),100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晨峰血压增高组(56例)、非晨峰血压增高组(44例),分别测量各研究对象血清褪黑素水平及昼夜节律变化、动态血压。结果与对照组和非晨峰血增高组比较,晨峰血压增高组患者夜间血清MT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晨峰血压增高组夜间/早晨血清MT的比值低于对照组和非晨峰血压增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晨峰血压增高组存在MT昼夜分泌节律异常。血压晨峰值与夜间/早晨血清褪黑素的比值呈负相关(P0.01)。结论晨峰血压增高组血清褪黑素水平为白昼分泌较少,夜间分泌也无明显增多,昼夜分泌节律异常,导致具有升高血压作用的神经-内分泌激素受抑制减少,引起晨峰血压增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肌重构及心脏舒张功能。方法选取门诊和住院的初诊高血压患者组184例,其中舒张功能正常62例,舒张功能不全122例。测定血清PTH和25羟维生素D[25(OH) D]。经胸超声心动图各项参数[包括左房室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E)、左房室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及E/e'比值、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舒张功能不全组患者PTH、LVMI比舒张功能正常组明显升高,而血清25(OH) D水平比舒张功能正常组明显降低(P 0. 01);舒张功能不全组患者PTH、LVMI与E/e'比值呈正相关(P 0. 01),25(OH) D与E/e'比值呈负相关(P 0. 05)。结论PTH和25(OH) D可能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肌重构及左心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伴隐蔽性高血压(MHT)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动脉粥样硬化(AS)及内皮功能的变化。方法共纳入T2DM且诊室血压140/90 mmHg患者320例,根据24 h动态血压监测分为:正常血压组(NH组)223例;MHT组97例。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和血生化检查结果,进行臂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FMD)测定及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内皮素(ET)-1的水平。分析比较两组baPWV、FMD、血清ET-1的变化;并分析baPWV与FMD、血清ET-1的相关性。结果 MHT发生率为30.31%。与NH组比较,MHT组baPWV、血清ET-1水平明显升高、FMD明显降低(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baPWV与血清ET-1水平正显著相关(r=0.766,P0.05);与FMD呈显著负相关(r=-0.565,P0.05)。结论 T2DM伴MHT患者AS及内皮功能受损程度加重,且其AS程度的增加与内皮功能受损程度的加重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隐蔽性未控制高血压(MUCH)患者交感神经活性、靶器官受损(TOD)的变化。方法共纳入接受高血压治疗且诊室血压达标<140/90 mmHg患者350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步检测24 h动态血压和动态心电图,计算血压变异性(BPV)和心率变异性(HRV)。根据24 h动态血压是否达标分为:已控制高血压组(CH组)109例和MUCH组241例。检测并计算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肾小球滤过率(eGFR)、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分析比较两组HRV、BPV及尿ACR、eGFR、IMT、LVMI的变化;进行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MUCH患者TOD的危险因素。结果MUCH发生率为68.86%。与CH组比较,MUCH组总体标准差(SDNN)、差值均方根(rMSSD)和大于50 ms百分比(pNN50)显著降低(P>0.05);日间、夜间及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CV)和舒张压CV显著升高(P>0.05);eGFR显著降低;尿ACR、IMT、LVMI显著增加(均P>0.05)。相关及回归分析显示SDNN、rMSSD、pNN50与eGFR正相关,与尿ACR、IMT、LVMI负相关;日间、夜间及24 h的收缩压和舒张压CV与eGFR负相关,与尿ACR、IMT、LVMI正相关(均P<0.05);且24 h收缩压及舒张压CV增高和SDNN下降是eGFR、尿ACR、IMT、LVMI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MUCH患者交感神经活性增强,TOD加重,且BPV的增高与HRV的下降是TO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非洛地平缓释片对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江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非洛地平缓释片,5 mg/次,每日1次,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以通心络胶囊,2~4粒/次,每日3次。两组患者的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11.0±2.5)mmol/L比(12.5±2.9)mmol/L、(6.4±1.4)mmol/L比(8.4±1.4)mmol/L、(118.0±9.3)mmHg(1 mmHg=0.133 k Pa)比(128.4±10.4)mmHg、(79.9±1.2)mmHg比(96.0±2.3)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显著低于对照组[(1.3±0.4)mmol/L比(2.4±0.5)mmol/L、(1.5±0.3)mmol/L比(2.4±0.4)mmol/L、(1.7±0.3)mmol/L比(2.6±0.7)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高于对照组[(1.7±0.5)mmol/L比(1.3±0.3)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2.68%(38/41)比73.17%(30/41)],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2.20%(5/41)31.71%(1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采用通心络胶囊联合非洛地平缓释片进行治疗,能明显降低患者的血压和血糖水平,有利于患者血脂水平的改善,临床疗效良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PTH)及对大动脉僵硬度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ISH患者组101例,同期年龄匹配的老年对照组69例,中年对照组37例。记录入选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脂、肝肾功能、钙磷水平;采用动脉硬化自动测量仪测定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 PWV);并使用放射免疫法测血清PTH和25羟维生素D〔25(OH)D〕。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均数间多重比较方法分析三组间ba PWV及血清PTH和25(OH)D的差异;采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收缩压和ba PWV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老年ISH、老年对照和中年对照三组中,按以上顺序,血清PTH水平分别为〔(53.7±23.4)、(42±15.1)、(28.4±7.9)ng/ml,P0.05〕,ba PWV分别为〔(1 926±332)、(1 552±145)、(1 207±90)cm/s,P0.05〕,上述二指标老年ISH组最高,中年对照组最低;而血清25(OH)D水平分别为〔(11.8±8.3)、(17.2±7.0)、(30.5±9.1)ng/ml,P0.05〕,老年ISH组最低,中年对照组最高。直线相关分析显示PTH与年龄(r=0.251,P0.01)、血压(r=0.216,P0.01)及ba PWV(r=0.264,P0.01)呈正相关。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了血脂、BMI、钙磷水平等因素后,年龄、PTH水平是ba PWV独立相关因素(β=0.55、0.238,均P0.01)。结论随着年龄的增加,PTH水平也逐渐升高,收缩压和大动脉僵硬度也随之增加;PTH可能与老年ISH的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骨保护素及骨代谢指标对老年高血压动脉僵硬度的影响。方法 老年慢性病患者240例(年龄>65岁),根据《2018年高血压诊断与治疗指南》标准分为高血压组(120例),非高压组(120例)。同时记录血脂、体重指数(BMI)、骨密度。骨保护素(OPG),Ⅰ型胶原氨基端肽(P1NP)、Ⅰ型胶原羟基端肽β降解产物(CTX)、25羟维生素D[25(OH)D]、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采用t检验对连续变量组间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各指标与收缩压、baPWV的相关性;baPWV与变量之间的关系,采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进行检验。结果 两组年龄、吸烟率、收缩压、骨密度脂蛋白、OPG、血清25(OH)D、骨密度异常率、baPWV差异显著(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aPWV与年龄、OPG、25(OH)D相关。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率、OPG、25(OH)D水平明显升高,大动脉僵硬度也随之增加;OPG、25(OH)D可能与老年高血压的动脉僵硬度增加相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