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 对比分析位于基底节区白质不同直径的急性单灶脑梗死患者早期运动障碍加重的危险因素及梗死灶的形成与大脑中动脉主干病变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发病24h内的局限于基底节区白质的急性单灶脑梗死患者120例,发病72 h内完成头、颈部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根据弥散加权成像(DWI)上梗死灶最大直径分成两组:第1组(60例,病灶直径1.5 ~3.0 cm)和第2组(60例,病灶直径<1.5 cm).通过发病7d内动态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早期运动障碍加重的危险因素.同时根据MRA和临床表现将每组再分为5个亚组,分析梗死病灶的形成与颅内外动脉病变的关系.结果 第1组早期运动障碍加重的发生率[ 19/60(31.6%)]远高于第2组[5/60(8.3%),X2=4.671,P=0.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升高的收缩压[比值比(OR)=5.42,95% CI 1.507~10.063,P=0.016]是早期运动障碍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第1组中病灶同侧大脑中动脉主干病变的发生率[ 24/60 (40.0%)]高于第2组[5/60(8.3%),x2=0.916,P=0.000].结论 直径1.5~3.0 cm基底节区白质急性单灶脑梗死患者较相同部位直径小于1.5 cm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更易发生早期运动障碍加重.早期运动障碍加重可能与入院时升高的收缩压有关.这种中等直径的梗死灶形成可能与同侧大脑中动脉主干病变有关.  相似文献   
2.
<正>1背景知识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病因,随着粥样硬化斑块的发展,除了对管腔形成占位效应,引起管腔狭窄外,更为重要的是斑块  相似文献   
3.
<正>1基本原理1.1 BOLD-fMRI成像原理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是以血氧水平依赖效应(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BOLD)为核心检测和定位脑功能的一种成像技术。它是利用内源性血红蛋白作为对比剂,通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实现的成像方法,反映了神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微导管自体动脉血转流技术在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6例发病6 h内急性脑梗死患者动脉溶栓治疗过程中,采用经微导管自体动脉血转流技术.在常规动脉溶栓开始前,将微导管通过血栓,经穿刺部位抽取股动脉血20 ml,经微导管于2 min内将其注入闭塞远端血管内,然后进行常规动脉溶栓操作.常规动脉溶栓与动脉血灌注每30 min交替1次.结果 溶栓术中动脉血转流1~5次,平均3次,每例患者转流操作所用时间平均为(8.0±3.2)min.6例患者动脉溶栓均再通,1例术后出现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90 d,生活状态优4例、良2例.结论 经微导管自体动脉血转流技术,不干扰常规溶栓操作,未明显延长手术时间,可能对保护缺血脑组织具有一定作用,在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中可予应用.  相似文献   
5.
球囊碎栓辅助动脉溶栓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评价利用抽瘪的球囊碎栓辅助动脉溶栓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5例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接受球囊碎栓辅助动脉溶栓治疗.于颈内动脉远端充盈微球囊,抽瘪球囊沿微导丝通过血栓再退至血栓近端注入尿激酶,尿激酶最大剂量为50万u.结果 5例患者中3例获得完全再通,2例部分再通,均获得良好疗效.未见颅内出血并发症.结论 采用抽瘪的球囊碎栓辅助动脉溶栓足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安全、可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临床-弥散加权不匹配(clinical-diffusion mismatch,CDM)机制在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患者动脉溶栓治疗中的作用,分析CDM机制预测缺血半暗带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发病在6h内经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检查证实为MCAO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6例,其中动脉溶栓组36例,常规治疗组70例,依据CDM定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8分,弥散加权成像(DWI)病灶体积≤25 ml,再将两组各分为CDM亚组和非CDM亚组,对各亚组发病14 d后T2加权成像(T2weighted imaging,T2WI)梗死体积、30 d及3个月NIHSS评分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动脉溶栓组中,CDM亚组(n=15) NIHSS评分在病程30 d、3个月均低于非CDM亚组(n=21,3.20±2.40与6.76±4.00,t=-3.330,P=0.002;2.20±1.70与6.05±4.06,t=3.895,P=0.001);非动脉溶栓组中,CDM亚组(n=23) NIHSS评分在病程30 d、3个月与非CDM亚组(n=4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22±2.95与5.66±3.21,t=- 1.756,P =0.084;4.34±2.53与5.34±3.42,t=1.234,P=0.353);虽然存在CDM,接受溶栓者与不接受溶栓者的NIHSS评分在30 d、3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20±2.40与5.22±2.95,t=-2.210,P=0.034;2.20±1.70与4.34 ±2.53,t=-3.128,P=0.003),反之,不符合CDM的患者接受与不接受溶栓治疗,NIHSS评分在30 d与3个月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入院14d后CDM患者中溶栓组T2WI显示的梗死体积明显小于非溶栓组[(6.29±4.41) ml与(60.25±49.23) ml,Z=-4.848,P=0.001].结论 CDM机制对于确定急性MCAO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存在有一定意义,对指导急性MCAO脑梗死的动脉溶栓治疗可能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iffusion tensor tractography,DTT)技术观察急性期脑出血锥体束损伤与其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 对30例发病2周以内的基底节或丘脑出血患者进行磁共振DTT评价锥体束的完整性,发病后6个月应用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评价其功能恢复。比较各组BI评分以及分析锥体束完整性与B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除7例资料不完整被剔除外,23例患者资料纳入统计。锥体束完整性不同的各组间BI评分有统计学差异(F =9.693,P<0.01)。急性期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所显示的锥体束完整性与发病6月后BI评分有良好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差异(r =0.733,P<0.01)。结论 脑出血急性期应用DTT评价锥体束的完整对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联合Bold-fMRI及DTT技术研究皮质脊髓束(CST)在不同损伤情况下脑皮质功能重组模式及其与偏瘫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关联性。 方法共选取15例初次发病的急性脑梗死伴单侧严重上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发病1周内对患者执行偏瘫侧手指被动伸展任务(FE)下fMRI及DTT联合成像,通过Dtv.Ⅱ.R2软件计算患侧及健侧CST条目数。并于发病后1个月及3个月时行偏瘫侧手指被动FE任务下fMRI成像,通过SPM8软件观察不同时程患者脑功能区激活情况。采用简化Fugl-Meyer评分(FMA)上肢部分对入选患者患侧上肢运动功能进行跟踪评定。 结果根据重建的患侧CST条目数与健侧CST条目数的比值分为3型,Ⅰ型患者患侧纤维束根数大于健侧2/3,Ⅱ型患者患侧纤维束根数大于健侧1/3但小于2/3,Ⅲ型患者患侧纤维束根数小于健侧1/3。I型患者Bold-fMRI初期显示双侧初级感觉运动区(SMC)及患侧为主辅助运动区(SMA)激活,1个月及3个月时健侧SMC区激活逐渐减弱,患侧SMC区激活强度逐渐增强。II型患者Bold-fMRI初期表现为患侧SMC区及SMA区激活,1个月时表现为以健侧为主双侧SMC区及SMA区明显激活,3个月时患者SMC区激活增强,患侧激活减弱。Ⅲ型患者Bold-fMRI初期表现为SMA区及后顶叶皮质区(PPC)轻度激活,1个月时健侧SM1区有轻度激活,3个月时双侧SMC区及SMA区均无激活。发病1周内Ⅰ型、Ⅱ型及Ⅲ型患者上肢FM评分分别为(5.6±4.3)分、(4.8±5.0)分及(6.5±4.5)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1个月时Ⅰ型、Ⅱ型及Ⅲ型患者上肢FM评分分别为(48.5±5.6)分、(36.5±6.8)分及(12.3±3.4)分,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3个月时Ⅰ型与Ⅱ型患者上肢FM评分分别为(62.8±3.2)分、(60.2±5.2)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高于Ⅲ型患者上肢FM评分[(10.2±6.0)分](P<0.05)。 结论不同CST损伤情况下脑皮质功能重组模式各异,颅内功能重组是一个动态过程,不同脑区激活模式与患者临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脑卒中所致完全单侧上肢瘫患者在执行早期被动手指伸展(FE)任务时其颅内功能性磁共振(fMRI)成像与肢体运动功能恢复间的关联性。 方法共选取19例初次发病的非M1区急性脑梗死伴单侧严重上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发病后1周内对患者执行偏瘫侧上肢手指被动伸展任务,同时进行fMRI检查,通过SPM5软件观察各患者颅内初级感觉运动区(SMC)、辅助运动区(SMA)及运动前区(PM)激活情况。于发病1周内、发病1个月时及发病3个月时分别采用简化Fugl-Meyer评分(FMA)上肢部分对入选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 结果根据入选患者早期被动手指运动时脑区激活特点可分为三种类型:Ⅰ型以病变侧为主、双侧SMC区及SMA区均激活;Ⅱ型以单纯病变侧SMC区及SMA区激活;Ⅲ型仅病变侧SMC区激活。发病1周内Ⅰ型、Ⅱ型及Ⅲ型患者上肢FM评分分别为(4.5±4.5)分、(4.7±5.1)分及(6.2±4.1)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发病1个月后发现Ⅰ型、Ⅱ型及Ⅲ型患者上肢FM评分分别为(47.1±5.5)分、(36.0±6.7)分及(11.2±3.1)分,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3个月后Ⅰ型与Ⅱ型患者上肢FM评分分别为(61.1±3.8)分、(59.0±5.2)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且均显著高于Ⅲ型患者上肢FM评分[(10.8±5.6)分](P<0.05)。 结论脑卒中后偏瘫上肢早期被动运动时的fMRI成像能用于临床预后早期评估,并指导临床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