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72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91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13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及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对于隐匿性骨折分别有何价值.方法:对科室内隐匿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汇总,遴选出150人纳入研究.患者于2018年3月—2019年3月就诊.为所有患者施行多层螺旋C T及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对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多层螺旋C T检出踝关节骨折34例,肩胛骨骨折22例,髋关节骨折21例,胫骨平台骨折20例,腕骨骨折23例,足骨骨折20例,共140例,检出率高达93.33%,与多层螺旋C T检出率80.67%相比,P<0.05.结论:针对隐匿性骨折患者,临床上采用核磁共振成像诊断更准确,可有效避免延误病情,值得持续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柔性减影CE-Boost技术对CT肺动脉造影(CTPA)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66例疑诊肺栓塞(PE)患者的肺部CT平扫及CTPA资料,对平扫期和增强动脉期图像进行薄层重建,以Sure-Subtraction Lung软件行柔性减影,获得CE-Boost序列图像。将重建后增强动脉期图像(A组)与CE-Boost图像(B组)上传至Toshiba Vitrea后处理工作站,测量肺动脉及其分支CT值,计算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并由2名影像科医师采用5分法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结果 B组肺动脉主干,左、右肺动脉干,左、右上肺动脉分支及左、右下肺动脉分支的CT值、SNR值及CNR值均高于A组(P均<0.001)。B组图像主观评分5(4,5)分,高于A组的2(1,2)分(Z=-4.980,P<0.001),且2名医师对A、B组图像质量评分的一致性较高(Kappa=0.896)。结论 柔性减影CE-Boost技术可提高CTPA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3.
4.
目的结合灰度共生矩阵和小波变换的纹理分析方法提取新疆哈萨克族高发病食管癌X射线钡剂造影图像的特征,旨在为放射科医生的诊断决策提供具有实际参考价值的辅助信息,提高食管癌诊断的准确率和效率。方法选取2种中晚期食管癌——蕈伞型和缩窄型,以及正常食管图像各100张,利用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纹理特征提取方法分别提取食管癌X射线图像的角二阶矩、熵、惯性矩、逆差矩及相关性的方差作为纹理特征,同时使用小波变换对食管癌X射线图像进行二层小波分解,获取其高频子图,并提取高频子图的能量特征作为纹理特征。然后,使用C4.5决策树算法构造一个分类器,对正常食管和中晚期食管癌图像进行分类研究。结果共计提取11维特征,利用单一特征算法进行分类,灰度共生矩阵法分类准确率为64.66%,小波变换法分类准确率为77%。而综合的灰度共生矩阵和小波变换法的分类准确率为81.67%,更适用于正常食管和中晚期食管癌的分类。结论本研究将灰度共生矩阵、小波变换算法与决策树C4.5相结合,对正常食管与蕈伞型和缩窄型食管癌进行特征提取及分析,结果表明本算法分类准确率较高,为开发食管癌的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简单、无细胞外铁产生的超低微浓度菲立磁-硫酸鱼精蛋白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方法。 方法 贴壁法培养大鼠MSCs。待3代细胞汇合至80%~90%时,更换无血清培养液,根据菲立磁和硫酸鱼精蛋白的不同浓度分为4组:A组[(7.50∶1.00)μg/ml]、B组[(10.00∶1.20)μg/ml];C组[(15.00∶1.80)μl/ml]和空白对照组,加入培养液,混匀,5% CO2孵育15 min,补加血清后孵育至次日。检测细胞标记率、细胞内外铁、细胞活力和标记细胞MR信号。 结果 B组可有效标记大鼠MSCs,普鲁士蓝染色阳性率100%,无细胞外铁产生,铁颗粒分布于溶酶体内。4组间台盼蓝拒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MR GRE T2*WI序列可检测到1×104个标记细胞。 结论 使用超低微浓度菲立磁10.00 μg/ml与鱼精蛋白1.20 μg/ml可有效标记大鼠MSCs,体外MR可检测到1×104个标记细胞。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AIDS局灶脑炎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综合诊断为AIDS局灶脑炎病例,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钆对比增强及DWI成像。结果 AIDS局灶脑炎病灶95.23%多发,主要分布在基底节区及皮髓交界区;形态为环状或不规则状,少数为结节状。MRI平扫病灶实质区主要为等T1WI等T2WI信号,坏死区为稍长T1WI长T2WI信号,T2 Flair上为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可呈环状、结节状、"靶征"样强化。DWI上病灶主要为高信号。结论 AIDS局灶性脑炎MRI平扫、钆对比剂增强、DWI成像特征明显;综合各种检查信息能为病灶定性诊断、区分各种成份及确定病程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交互式医学图像控制系统(MIMICS)在计算机辅助手术中的应用价值,为术前进行精确设计手术方案及达到术后良好效果提供真实可靠依据。方法 对2例正颌外科手术患者的头面部三维CT断层扫描图像,进行识别确定重建对象,对皮肤、皮下组织及骨组织采用灰度阈值法进行自动重建;采用MIMICS软件对获取的医学信息进行分层网格划分,完成建模。根据资深正颁外科医师制订的方案,在模型中完成手术的模拟和软组织形变的预测。结果 完成了包含皮肤、皮下组织和骨组织的患者头面部三维网格模型。模拟了正颌外科手术移动骨质过程,并且以动态动画形式演示,可从任意角度进行观察。实现了正颌外科手术术后软组织形变的可视化预测。结论 利用医学影像资料,采用MIMICS软件可实现人头面部复杂结构的三维重建和分层网格划分,以动态形式完成正颌外科手术的模拟和软组织形变预测。在计算机屏幕前制订手术方案进行医患交流,共同协商,提高了正颌外科手术安全性、精确性和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在慢性氟中毒实验中研究不同浓度氟对大鼠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4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四组,其中三组高、中、低氟染毒组分别饮用氟(F-)浓度为200、100、50 mg/L的含氟水,一组为对照组,饮用蒸馏水.饲养2个月、4个月和6个月时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大鼠双侧股骨骨密度(BMD).结果 染毒2个月时各组骨密度比较:高氟组、中氟组>低氟组、空白组(P<0.05),高氟组≈中氟组,低氟组≈空白组(P>0.05);染毒4个月时骨密度比较:高氟、中氟和低氟组>空白组(P<0.05),高氟组≈中氟组≈低氟组(P>0.05);染毒6个月后骨密度比较:高氟组≠中氟组≠低氟组≠空白组(P<0.05),且低氟组>中氟组>宅白组>高氟组(P(0.05).同组自身前后骨密度比较即各组组内骨密度比较,高氟组:2月、4月>6月(P<0.05),2月≈4月(P>0.05);中氟组:2月、4月<6月(P<0.05),2月≈4月(P>0.05);低氟组:2月<4月、6月(P<0.05),4月≈6月(P>0.05);对照组2、4、6三个月时的骨密度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长期小剂量氟和短期大剂量氟染毒可引起大鼠骨密度增高和骨质硬化表现,而长期大剂量氟染毒则导致大鼠骨密度降低出现骨质疏松改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在慢性氟砷染毒实验中观察氟砷联合作用对大鼠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实验采用析因设计,将160只6周大的Wistar大鼠随机均分至16组:低氟、中氟、高氟组,低砷、中砷、高砷组,低氟低砷、中氟中砷、高氟高砷组,低氟中砷、低氟高砷、中氟高砷,中氟高砷、高氟低砷、高氟中砷组及对照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自由饮用含氟(高氟200 mg/L、中氟100 mg/L、低氟50mg/L)、砷(高砷34 mg/L、中砷8.5 mg/L、低砷2.125mg/L)及其相应混合的水溶液.对照组饮用蒸馏水.喂养2个月、4个月和6个月后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大鼠双侧股骨骨密度.结果 氟对骨密度的影响明显(P<0.05);砷对骨密度影响不显著(P>0.05);氟砷交互作用(P>0.05)不显著.结论 砷与氟在对骨密度改变上无明显联合作用.对骨密度的改变是氟对骨吸收、骨形成、骨矿化都起促进作用,而砷不影响骨密度,亦不影响氟致骨密度改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大于50岁骨质疏松骨折患者其住院期间经济资源情况。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了解2569例年龄50岁以上因骨折住院患者的一般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并对影响因素进行方差分析。结果维族汉族老年人群的骨折类型及经济费用无明显差别。住院费用逐年递增,平均年增加6.46%。平均每例骨折患者直接经济费用为人均39539.8元,住院期间费用影响因素有住院时间、患者骨折类型。年龄、治疗方式及医疗负担方式对费用无显著性影响。结论随着社会老龄化,因骨质疏松骨折的老年人逐年增多,医疗费用逐年递增;应重视骨质疏松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