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21篇
基础医学   23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39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5篇
  1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其他危险因素对于脑卒中复发的影响。 方法分析徐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和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12年5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623例高血压脑卒中患者的基线资料,中位随访4.9年,根据随访事件中是否发生脑卒中分为复发组(312例)与未复发组(1311例)。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不同危险因素脑卒中复发率的差异,单因素与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脑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以及危险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 结果复发组年龄、空腹血糖、Lg Hcy的水平,以及糖尿病、房颤的患病率均高于未复发组(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糖尿病、房颤、年龄≥60岁、空腹血糖≥7.0 mmol/L、Hcy≥15 μmol/L的脑卒中复发率明显升高(Log-rank检验,P<0.05)。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高龄、Lg Hcy水平升高,以及房颤、糖尿病是脑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Lg Hcy分别与糖尿病、空腹血糖、年龄存在交互作用。 结论血浆Hcy水平升高既是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又通过与糖尿病、高龄、空腹血糖水平升高的交互作用显著增加脑卒中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内镜经鼻蝶扩大入路手术治疗不同Knosp分级垂体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9月—2018年2月,应用内镜经鼻蝶扩大入路手术治疗92例不同Knosp分级垂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Knosp分级患者的垂体瘤切除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及功能型垂体瘤患者激素水平缓解情况。结果本组患者中全切者69例,近全切患者17例,次全切患者5例,部分切除患者1例; Knosp分级0~2级垂体瘤患者的全切率(90. 5%)明显高于Knosp分级3~4级患者(41. 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Knosp分级0~2级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3~4级患者; Knosp分级0~2级和3~4级功能型垂体瘤患者的术后激素水平总的治愈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内镜经鼻蝶扩大入路治疗不同Knosp分级垂体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尤其是对于Knosp分级0~2级的患者。  相似文献   
3.
张旭  梁君  桑奔 《中国卒中杂志》2016,11(10):842-846
目的 探讨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和内科保守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总结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41例大面积脑梗死后行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的患者和30例大面积脑梗死后行内科保守治疗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及对生存者中两组患者不同时期的神经功能变化进行随访(12个月),评价术后3个月和12个月时的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变化。结果 手术治疗组与内科保守对照组相比较,死亡率明显降低(χ2=4.522,P=0.02)。手术治疗组中60岁以上患者死亡率明显比60岁以下患者要高(χ2=5.634,P=0.04)。根据GOS进行临床评分,手术治疗组术后3个月和12个月随访结果,较内科保守对照组发病3个月和12个月随访结果,患者死亡率降低,且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明显(χ2=6.437,P=0.03)。结论 大面积脑梗死手术治疗组比保守治疗组可明显降低患者死亡率,且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相关因素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01月至2019年05月诊断为幕上高血压脑出血并入院时行保守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且有完整临床数据的患者共346人。按准入及排除标准,将其分为血肿扩大组(101人)及血肿未扩大组(245人),分析患者性别、年龄、血型、是否有糖尿病史、血肿部位、血肿形态、血肿量、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首次头颅CT距离发病时间、入院时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白细胞(WBC)、中心粒细胞(ANC)、淋巴细胞(AL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肌酐(CREA)、血糖值(GLU)、血清钙(CA)、血清镁(Mg)、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凝血功能(PT、APTT、FIB)、入院血压(SBP、DBP)等相关指标。根据患者发病后6个月的格拉斯哥预后分级来评估患者预后情况。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血肿扩大组患者性别、血型、血肿形态、血肿量、首次CT距离发病时间、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血糖、低密度脂蛋白与血肿未扩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性别、血型、血肿形态、首次CT距离发病时间、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血糖、低密度脂蛋白在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结果显示血肿扩大组的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明显高于血肿未扩大组患者。结论患者性别、血型、血肿形态、首次CT距离发病时间、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血糖、低密度脂蛋白是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独立影响因素。发生血肿扩大的患者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5.
正垂体腺瘤(pituitary adenoma,PA)是起源于垂体前叶细胞的常见良性神经内分泌肿瘤,发病率约为1/10万人,约占神经系统肿瘤的15%,仅次于胶质瘤及脑膜瘤~([1])。近年来,随着神经内分泌学、影像学检查技术的提高,PA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达3.9/10万~([2])。除部分特定类型的肿瘤和人群外,PA的治疗仍以手术为主。手术治疗以满意的肿瘤切除、充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小脑血管母细胞瘤患者术后血液中血红蛋白值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与肿瘤的大小之间的关系,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小脑血管母细胞瘤患者的术前、术后的血红蛋白检测值及肿瘤病灶的大小,分析术后血红蛋白值变化情况及其与肿瘤大小的关系。结果患者术后第1天、第7天、第21天的血红蛋白值显著下降,术后第1天与第21天的血红蛋白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变化值与肿瘤的最大径、肿瘤体积之间的相关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1例囊实性复发患者术后血红蛋白值下降不明显。结论患者肿瘤切除术后血红蛋白值下降,当肿瘤切除后血红蛋白值轻度下降,可作为肿瘤未全切的指标。患者血液学中血红蛋白值的变化与肿瘤直径、体积之间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参加江苏省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岗位培训的人员进行满意度调查,了解其对培训基地的满意度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江苏省2022年已经培训结业的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收回有效问卷763份,问卷回收率94.90%;来自不同级别医院的专职人员对培训满意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三级医院的专职人员对培训的满意度高于一级医院。参加培训的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对培训的整体满意度较高,各实践培训基地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对理论培训阶段满意度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实践培训阶段满意度、整体培训阶段满意度及总满意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对培训的教学质量满意度较高,加强师资教学能力建设、结合不同级别、类别医疗机构感染防控实际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分层分级培训计划有助于提高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昏迷患者在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过程中运用改良式颈内静脉阻断法阻断颈内静脉对减少导管异位的效果。 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PICC穿刺的136例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住院的68例患者为对照组,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的68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PICC穿刺过程中颈内静脉阻断采用常规方法;观察组采用了改良式颈内静脉阻断法。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导管初次异位情况以及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无导管误入颈内静脉及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病例,对照组中有6例(8.8%)发生导管误入颈内静脉,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1例(1.5%)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 在神经外科昏迷患者PICC置管过程中采用改良式颈内静脉阻断法对避免导管误入颈内静脉效果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颅脑术后继发颅内多重耐药(MDR)鲍曼不动杆菌(AB)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 586例颅脑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资料。根据脑脊液培养结果确定颅内感染病原体。结果 脑脊液培养显示AB感染124例,其中MDR-AB共99例。颅内AB感染的发生率为7.82%(124/1586),颅内MDR-AB感染的发生率为6.24%(99/1586),占颅内AB感染的79.8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住ICU、肺部MDR-AB感染、开颅手术>1次是颅内MDR-AB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颅内MDR-AB感染是临床治疗的难题,预防MDR-AB感染对改善颅脑手术病人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缩短ICU入住时间、改善ICU条件对预防颅内MDR-AB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不同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栓栓塞风险差异及CHA2DS2-VASc评分对于心力衰竭患者血栓栓塞事件的预测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4 360例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的CHA2DS2-VASc评分,根据心功能的受损状况将其分为NYHA Ⅰ级组(1 180例)、NYHA Ⅱ级组(1 168例)、NYHA Ⅲ级组(1 187例)和NYHA Ⅳ级组(825例)。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NYHA心功能分级对心力衰竭患者罹患血栓栓塞疾病风险的影响,NYHA心功能分级与CHA2DS2-VASc评分之间的线性相关度用Spearman相关系数表示,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判定CHA2DS2-VASc评分对于心力衰竭患者发生血栓栓塞风险的预测价值。 结果4组患者间年龄(F = 106.490,P<0.001)、女性(H = 79.101,P< 0.001)、年龄亚组(H = 256.557,P<0.001)、高血压(H = 8.092,P = 0.044)、糖尿病(H = 8.060,P = 0.045)、血栓栓塞疾病(H = 41.427,P<0.001)、血管疾病(H = 40.567,P < 0.001)、高脂血症(H = 260.762,P < 0.001)及心房颤动(H = 306.597,P < 0.001)比例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与NYHA Ⅰ级组比较,女性比例,NYHA Ⅱ~Ⅳ级组患者中65~74岁与≥ 75岁比例,以及患糖尿病、血栓栓塞疾病、血管疾病、心房颤动比例均显著升高(P均< 0.05)。Logistic回归模型校正危险因素后发现,NYHA Ⅲ级[比值比(OR)=1.500,95%置信区间(CI)(1.126,1.999),P = 0.006]与NYHA Ⅳ级[OR = 1.688,95%CI(1.239,2.300),P = 0.001]均是心力衰竭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心功能级别与CHA2DS2-VASc评分两变量之间呈弱相关(r = 0.193,P < 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HA2DS2-VASc评分[AUC = 0.902,95%CI(0.890,0.915),P < 0.001]对于心力衰竭患者血栓栓塞风险的预测价值较高。 结论心力衰竭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越高,血栓栓塞风险越高。合并血栓栓塞高危因素时,可采用CHA2DS2-VASc评分系统评估栓塞风险的同时给予恰当的抗凝治疗,降低栓塞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