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20篇
神经病学   34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8篇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肌电图检测在运动神经元疾病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0例确诊为运动神经元疾病的患者进行神经传导速度和针极肌电图检测与分析。结果广泛的神经源性损害普遍存在于运动神经元患者,部分患者发现插入电位延长,不同程度自发电位,其中纤颤电位15例(75.0%),正锐波13例(65.0%),束颤电位9例(45.0%),所有患者出现运动单位电位时限延长、波幅增高。5例(25.0%)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显示轻度下降。结论神经电生理肌电图为运动神经元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了客观可靠的依据,对早期发现亚临床病变也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纤维蛋白原(FIB)与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病人的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及FIB能否成为预测重型GBS的可靠指标。方法 纳入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1例确诊GBS病人,收集病人的一般临床资料,血清白蛋白、血清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白细胞计数、脑脊液蛋白及肌电图检查结果。根据病人病情高峰时的Hughes评分将其分为轻型GBS(26例)(<3分),重型GBS(55例)(≥3分);根据肌电图将GBS病人分为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AIDP)、急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AMAN)、急性运动感觉轴索性神经病(AMSAM)。比较轻型、重型GBS的临床指标;比较FIB与不同分型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行影响GBS病人病情严重程度的多因素回归分析,并且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FIB对重型GBS病人的预测价值。结果 轻型GBS病人的年龄、肢体无力所占比例、FIB 2.53(2.28,3.18)g/L、血清白蛋白(45.87±4.46)g/L、血清球蛋白、白细胞与重型GBS病人FI...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轻型卒中与非轻型卒中患者rt-PA溶栓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取2017-01-2019-04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时间窗内溶栓患者为研究对象,单因素分析二者短期预后及不良事件的差异,二元Logistic回归比较二者对神经功能改善的影响。结果轻型卒中与非轻型卒中在溶栓后症状性颅内出血、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及神经功能改善方面无明显差异,但是症状性颅内出血及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比例相对较低。结论轻型卒中患者溶栓治疗也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丙戊酸钠对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为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01—2018-06于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梗死并发癫痫、服用丙戊酸钠及氯吡格雷患者124例,选取脑梗死无癫痫、服用氯吡格雷患者116例,对比240例患者的血小板计数、AT、APTT、血小板聚集率、脑梗死复发率/a(癫痫控制期间)、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等。结果 2组血小板计数、AT、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抗血小板聚集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抗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降低。观察组脑梗死复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与服用氯吡格雷后血小板聚集率呈负相关。结论联合应用丙戊酸钠对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有影响,可能增加脑梗死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以岩尖综合征为首发症状的鼻咽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以岩尖综合征为首发症状的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发病年龄69岁,平均病程136.8 d,从出现临床症状至诊断为鼻咽癌平均为149.5 d。主要临床表现为中耳乳突炎(6例)、三叉神经分布区疼痛(6例)、外展神经麻痹(2例)、视物模糊(2例)、复视(2例)、霍纳综合征(2例)、颈部及颌下淋巴结肿大(3例)。CT或MRI检查显示,鼻咽部顶后壁或侧壁增厚及颅底骨质破坏。6例患者均行鼻咽部活检,病理诊断为鼻咽癌(鳞状细胞癌),其中非角化性未分化型4例,非角化性分化型2例。4例行放化疗治疗,2例放弃治疗。结论以岩尖综合征为首发症状的鼻咽癌常表现为三叉神经分布区疼痛、中耳乳突炎、外展神经麻痹,可伴有霍纳综合征和颈部及颌下淋巴结肿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亚低温对缺氧条件下星形胶质细胞缝隙连接变化的影响,探讨亚低温对脑缺血的保护机制。方法原代培养星形胶质细胞,传至第3代以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星形胶质细胞,采用三气培养箱分别调节温度,缺氧12 h。分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常温(37.0 oC)缺氧组、亚低温(32.0 oC)缺氧组。用锥虫蓝染色法测定各组缺氧后星形胶质细胞存活率;应用划痕标记染料示踪技术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测定缺氧12 h荧光黄染料在缝隙连接间的扩散距离;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检验缺氧星形胶质细胞缝隙连接的主要缝隙连接蛋白成分Cx43表达水平。结果常温缺氧组部分细胞边缘皱缩;亚低温缺氧组经亚低温干预后大部分细胞轮廓较清晰,胞周光晕明显,细胞存活力较常温缺氧组增加;对照组、常温缺氧组及亚低温缺氧组死亡细胞数分别为(6.19±0.29)个、(8.54±0.99)个和(6.89±2.41)个,对照组死亡细胞数最少,组间两两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温缺氧组荧光黄染料仍可在细胞间进行扩散,扩散距离和Cx43荧光强度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亚低温缺氧组与对照组和常温缺氧组比较,荧光染料扩散距离减少、Cx43荧光强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可以减轻体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的缺氧损伤;降低Cx43表达而抑制缝隙连接功能,可能是亚低温干预的脑保护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西北医学教育》2017,(5):779-781
神经病学是临床医学及其相关专业的必修课之一,其理论复杂,希望通过高质量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相关知识重现法、编口诀法、自我体验法、动态模拟法、与其他学科串联法、视频演示法、及时释疑法、案例教学法、拓展提高法等方法进行教学。通过联合应用以上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学生的好评。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对于提高神经病学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切实有效,并为以后的临床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补充维生素D对伴有维生素D缺乏的青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转归的影响.方法 采取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连续选取青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维生素D缺乏定义为25-羟基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 25(OH)D]≤50 nmol/L.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伴有维生素D缺乏的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不予针对维生素D缺乏的药物干预,干预组给予每日口服阿法骨化醇0.5 μg.治疗1年后再次复查25(OH)D水平,监测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并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估功能转归,0~2分定义为转归良好.结果 在176例青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94例(53.41%)伴有维生素D缺乏者被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各47例.随访结束时,干预组转归良好率(82.98%对63.83%;χ2=4.414,P=0.036)和血清25(OH)D水平[(85.83±10.53)nmol/L对(39.10±11.18)nmol/L;t=20.860,P<0.001]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随访期间,2组均无失访和死亡事件,干预组仅见2例恶心,1例头昏,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8%.结论 补充维生素D可提高伴有维生素D缺乏的青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维生素D水平,改善功能转归.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醒后及非醒后出血性脑卒中各种发病影响因素的差异。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及康复科入院治疗的自发性脑出血病人223例,将病人按照发病时的状态分为醒后脑卒中27例及非醒后脑卒中196例。采集病人一般情况、入院情况、既往病史、家族病史等数据,并完成入院体格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使用SPSS 1 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醒后与非醒后出血性脑卒中在发病年龄≥65岁(17例比73例)、体质量指数≥24 kg/m2(19例比81例)、高血压(6例比135例)、脑血管淀粉样变性(8例比12例)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吸烟、饮酒、房颤、糖尿病、高脂血症、血液病、脑血管病史、冠心病、脑血管畸形、服用药物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醒后出血性脑卒中和非醒后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并非完全一致。相对于醒后出血性脑卒中,高血压疾病更容易诱发非醒后出血性脑卒中;而相对于非醒后出血性脑卒中,年龄(≥65岁)及超重(体质量指数≥24 kg/m2)因素与醒后出血性脑卒中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析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动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治疗发病时间6 h内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9年3月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发病<6?h ACI患者160例,按照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意愿分组,观察组采取rt-PA+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对照组采取rt-PA动脉溶栓,每组80例。比较两组术前、术后24?h、7?d、3个月NIHSS评分、ADL评分,观察患者血管再通情况,记录不良反应及临床预后。结果 两组不同时间点的NIHSS评分和ADL评分有差异(P?<0.05),两组的NIHSS评分和ADL评分有差异(P?<0.05),两组的NIHSS评分和ADL评分变化趋势有差异(P?<0.05)。观察组血管再通率为100%(完全再通76例,部分再通5例),对照组血管再通率为95%(完全再通62例,部分再通14例,未通4例),两组血管再通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仅2例再发脑梗死,未出现死亡病例,对照组术后12例再发脑梗死,且4例因脑梗死伴脑疝死亡,两组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I发病6?h内采取rt-PA联合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可提高溶栓效果,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安全性良好。但受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及术前准备耗时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延长溶栓处理时间,抵消早期动脉溶栓的优势,建议视患者病情制订个体化溶栓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