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0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蠲脉Ⅰ号对兔实验性动脉硬化( AS )血液流变学和血脂的影响。方法雄性新西兰兔24只,随机分组为AS模型组、蠲脉Ⅰ号组、正常对照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以基础饲料喂养12周,模型组及蠲脉Ⅰ号组均以高脂饲料喂养12周。蠲脉Ⅰ号组于模型复制第2天开始灌服蠲脉Ⅰ号,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12周后检测3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清脂质水平并对比造模前后各指标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的高切、红细胞压积以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蠲脉Ⅰ号组(P<0.05)。造模后模型组TC、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蠲脉Ⅰ号组血清脂质TC、TG、LDL-C水平低于模型组( P<0.01)。结论蠲脉Ⅰ号能改善血液流变学多项变异指标和血清脂质代谢水平,对防治动脉硬化和高脂血症有较好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中E2F-1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5例结直肠癌、35例癌旁正常组织和12例正常结肠黏膜标本中E2F-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E2F-1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结果 E2F-1的表达率在结直肠癌组织(60.0%)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5.7%)和正常大肠黏膜(1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2F-1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与病人年龄、性别、分化程度及部位等因素无相关性,与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均显著相关(P<0.05)。结论 E2F-1表达与结直肠癌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腺癌易感基因1( BRCA1)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结直肠癌标本80例、腺瘤标本20例、正常黏膜标本2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RCA1和EGFR蛋白的表达情况,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结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BRCA1蛋白、EGFR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析结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BRCA1蛋白、EGFR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1) BRCA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结直肠癌组织低于腺瘤及正常黏膜组织(P<0.0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其BRCA1蛋白阳性表达率也低于无淋巴转移患者(P<0.05)。(2)EGFR蛋白阳性表达率在结直肠癌组织高于腺瘤及正常黏膜组织(P<0.05);肿瘤直径>5 cm、中(低)分化腺癌、Duke C+D期、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EGFR蛋白阳性表达率更高(P<0.05)。(3)结直肠癌组织中BRCA1与EGFR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219, P<0.05)。结论 BRCA1及EGFR蛋白在结直肠癌的异常表达,对肿瘤的发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在膀胱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可疑膀胱尿路移行上皮细胞肿瘤的血尿患者的尿液标本同时行尿脱落细胞学检测和荧光原位杂交分析,并与最终的病理学检查结果对比。结果尿脱落细胞学的灵敏度为33.33%,特异度为100%,FISH的灵敏度为85.71%,特异度为88.89%,两者灵敏度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者特异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ISH技术在检测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方面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在膀胱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片仔癀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株的抑制效果。 方法通过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株常规体外培养,随机设定空白组、5-氟尿嘧啶(5-FU)组和不同浓度片仔癀组,分别采用对应药物干预24 h、48 h、72 h,并通过细胞增殖活力检测法(MTT法)和荧光显微镜观察其抑制效果。采用人结肠癌SW480细胞株建立结肠癌小鼠模型,把造模成功的150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5-FU组和片仔癀低、中、高剂量组,每组30只;分别以不同剂量药物外敷3 d,通过抑瘤率和原位凋亡检测(TUNEL法)解释抑制效果。 结果1 mg/mL、2 mg/mL、3 mg/mL浓度片仔癀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体外抑制率最高,为70.05%、71.39%、70.12%,与5-FU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9,4.97,4.52;均P<0.05)。4 mg/mL片仔癀抑制率为67.39%,与5-FU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7,P>0.05);荧光显微镜显示5-FU组与片仔癀各组人结肠癌SW480细胞株数量均显示不同程度的减少、体积变小、折光性差、细胞悬浮及脱落死亡。片仔癀高、中、低剂量组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的体内抑瘤率分别为51%、39%、23%,其中高、中剂量组与5-FU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0.49;均P>0.05),低剂量组与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P<0.05);荧光显微镜显示片仔癀各剂量组和5-FU组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凋亡反应。 结论片仔癀外用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高、中剂量体内抑制作用与5-Fu相近,优于低剂量,临床可考虑采用高剂量可能取得更佳效果,体外抑制作用上显示则优于5-Fu,但剂量差异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益髓灸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学习记忆和血清及脑、肾组织的8-羟基脱氧鸟苷酸(8-OHd G)、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影响,比较2组穴位(足三里配悬钟、百会配关元)延缓脑衰老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75只SPF级3月龄体质量为(30±2)g雄性昆明小鼠,水迷宫检测后随机分为5组,每组15只,即生理组、造模组、艾灸1组(足三里+悬钟穴)、艾灸2组(百会+关元穴),艾灸3组(非穴位)。造模组和各艾灸观察组予D-半乳糖按1 000 mg/(kg·d)颈背部皮下注射,同时生理组以同法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连续56 d。3组艾灸观察组于造模第13 d起开始艾灸,每次每穴3壮,灸单侧(或2穴),共6壮。生理组和造模组不做治疗性干预,但给予与各观察组同时间、程度的捉抓刺激。造模、治疗结束后,再次进行水迷宫测试,将小鼠眼球取血,断头取脑,开腹取肾,制备脑、肾组织匀浆,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及脑、肾组织8-OHd G、T-AOC水平。结果:1)水迷宫结果显示:造模、治疗前各组小鼠水迷宫各项指标及学习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及治疗后,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两两比较:a.造模及治疗后,造模组与生理组、艾灸1组、艾灸2组比较,"潜伏期、平台象比、停留时间、寻求次数、原平台象限百分比、跨越次数"6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生理组与艾灸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灸3组与艾灸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清及脑、肾组织ELISA结果示:a.造模组血清和脑、肾组织8-OHd G含量显著升高,与生理组、艾灸1组和艾灸2组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组与艾灸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灸3组与艾灸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造模组血清和脑、肾组织T-AOC水平显著降低,与生理组、艾灸1组和艾灸2组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组与艾灸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灸3组与艾灸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髓灸防治脑衰老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D-半乳糖诱导的8-OHd G表达,抑制细胞的DNA损伤,提高机体总抗氧化能力T-AOC,发挥抗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患者男性,32岁,因腹胀不适3个月余就诊。查体:全腹未触及包块。实验室检查:各项指标均未见异常。肠镜检查:距肛缘35 cm乙状结肠处,见一大小0.4 cm×0.3 cm×0.3 cm息肉(图1),表面光滑。临床诊断:乙状结肠息肉。病理检查眼观:灰白色组织一粒,大小0.4 cm×0.3cm×0.3 cm,切面灰白色,质软。镜检:乙状结肠黏膜固有层内见梭形神经纤维细胞增生,排列不规则,其间可见神经节细胞散在及簇状分布。神经节细胞体积大,胞质丰富,淡染,  相似文献   
9.
肺是胃癌转移的常见靶器官,胃癌肺转移常通过影像学诊断。目前胃癌肺转移尚缺乏成熟的治疗规范,主要采用以化疗为主导的手术、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消融治疗、放疗等综合治疗。随着相关学科的发展及多学科合作的深入开展,对胃癌肺转移的认识不断加深,临床研究亦取得较多进展。本文就胃癌肺转移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胃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居各类恶性肿瘤第2位[1],在国内居各类恶性肿瘤之首,严重危害着人民的健康。胃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多步骤的过程[2],其发病机制及病因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 EB病毒是一种γ-DNA疱疹病毒,在世界范围内的人群中,其感染率达95%左右。以往的研究表明,EB病毒与多种肿瘤及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3],例如鼻咽癌、霍奇金淋巴瘤、伯基特淋巴瘤、NK/T淋巴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1990年BURKE等[4]首次报道在胃癌组织中发现EB病毒以来,其他学者[5-9]也通过PCR、原位杂交等手段发现EB病毒感染与部分胃癌的发生有密切的联系。1993年TOKUNAGA等[10]首次提出,经EBER原位杂交证实胃癌细胞内存在EB病毒者,定义为EB病毒相关胃癌( EBV-associated gastric carcinomas)。本文就近年来EB病毒与胃癌的关系及其致胃癌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