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温训练对士兵血液及淋巴细胞HSP72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高温条件下训练对士兵血常规和生化指标及外周血淋巴细胞热休克蛋白72(heat shock protein,HSP72)表达的影响,为高温训练时士兵的健康监护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训练组和对照组士兵共148人,训练组又分为下午进行训练的高温训练1组和上午进行训练的高温训练2组,于训练结束后抽取外周静脉血,进行血常规及血液生化指标的测定,并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的HSP72水平.结果 各组血常规和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都在成年男子的正常值范围之内,部分指标在不同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温训练1组外周血淋巴细胞HSP72水平明显高于高温训练2组和对照组.结论 高温条件下训练会对机体产生明显影响,使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必须注意对士兵的健康监护,防止发生明显的机体损伤.  相似文献   
2.
肋骨CT三维重建对急诊肋骨骨折漏诊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肋骨骨折是胸部外伤常见的合并症,对并发有气胸或血胸或血气胸的肋骨骨折不易漏诊,普通胸片对对位和对线尚好肋骨骨折和发生在侧胸部的后肋骨折容易漏诊,应用CT三维重建技术对肋骨进行三维重建,能够直观明了发现肋骨骨折的部位及对位和对线的情况,降低肋骨骨折的漏诊率。  相似文献   
3.
辣椒素诱导人胃癌MKN-45细胞凋亡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辣椒素诱导人胃癌MKN-45细胞的凋亡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用MTT法检测MKN-45细胞生长情况。荧光光镜、透射电镜、DNA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blot蛋白印迹法检测细胞内Bcl-2、Bax和C-myc蛋白表达。结果:辣椒素对MKN-45细胞有明显的生长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并呈剂量、时间依赖性。光镜与电镜下可见到明显的凋亡细胞。DNA凝胶电泳显示出特征性凋亡梯状带。蛋白印迹法表明辣椒素可使Bax表达升高,Bcl-2和C-myc表达下降。结论:辣椒素能明显抑制人胃癌MKN-45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并主要通过调节Bax、Bcl-2和C-myc等蛋白的表达来实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1(HSP70-1)基因多态性对中暑易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1∶2研究设计。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检测HSP70-1基因rs1043618(+190G/C)多态性的基因型。包含不同等位(G/C)的基因片段插入pGL3-Basic以构建等位特异性重组表达载体,并分别与内对照质粒pRL-TK共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应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法比较不同等位基因重组载体在热应激情况下的相对荧光素酶表达活性。结果:rs1043618(+190G/C)位点GG、GC和CC基因型表达与对照组比较,CC基因型在病例组中的频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5%vs.4.4%,P=0.006)。在显性模式下,携带C等位基因的患者在病例组中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3.1%vs.40.7%,P=0.031)。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显示,与+190C等位基因重组载体相比,在热应激状态下+190G等位基因重组载体可明显增强荧光素酶活性(P=0.012)。结论:HSP70-1基因rs1043618多态性与中暑易感性有关,其原因可能在于影响了HSP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血必净对严重脓毒症患者炎症因子及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以42例严重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血必净组,血必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100 ml加入0.9%氯化钠100 ml中静滴,每天1次,持续7d。常规治疗组给予同等量的0.9%氯化钠作为对照。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3、7天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lpha,TNF-α)、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 1,IL-1)、白细胞介素6(IL-6)、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oluble thrombomodulin,sTM)、可溶性E选择素(soluble E selectin,sE-selectin)、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ndothelial cell specific molecule-1,ESM-1)值;并统计两组患者28 d的病死率。结果血必净组28天病死率(11.1%)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天,血必净组患者血清TNF-α、IL-1、IL-6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血必净组患者血清sTM、sE-selectin、ESM-1亦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够降低严重脓毒症患者的病死率,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6.
两种物理降温方法对高热患者降温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热,是体温调节功能发生障碍,导致体温升高达39℃以上,是机体对于致病因子的一种防御反应.持续高热,导致热能情况增加,损害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甚至产生多种并发症,威胁病人的生命[1].物理降温是高热病人首选的降温方法.而近年来新推出的产品-控温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高热病人,其降温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物理降温方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我院不同科室试用期护生在试用期间的主要工作压力源,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我院88名试用期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试用期护生压力源主要来自工作量、时间分配、工作环境、资源、病人护理方面的问题;不同科室之间的比较,内科轮转护生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其他3组,在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的问题、管理及人际关系之间的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独生子女在病人护理方面的比较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重新审视试用期护生工作压力源,合理排班、适当增加护士数量、改善病区环境、经常与试用期护生交流、谈心,了解病人护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减缓试用期护生的身心压力,促进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大鼠外消旋聚乳酸/FK506(PDLLA/FK506)复合套管模型和大鼠外周神经自体神经移植神经再生模型,观察对比各模型神经恢复过程中机械痛觉超敏的变化及脊髓背角c-fos表达的改变,探讨两种神经再生模型中神经再生与神经性疼痛的联系。方法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20只。A组为自体神经移植再生模型组;B组为PDLLA/FK506套管修复模型组;C组假手术组。分别制成模型,术后24d起检测机械刺激阈值,术后27d起计数c-fos阳性细胞。结果 A、B组各项指标与C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A组与B组比较c-fos表达阳性细胞计数及机械痛阈无显著差异。结论两种模型再生神经生长进入去神经支配区域时,均出现支配区域的痛觉超敏和疼痛相关行为,神经性疼痛程度无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PTGD)对高龄、高危急性胆囊颈部结石嵌顿患者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01~2008-12期间接受PTGD治疗的56例高龄、高危急性胆囊颈部结石嵌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6例均穿刺置管成功,其中6例因引流管脱落或堵塞而再次行PTGD.54例((96.43%)获得有效的胆囊引流,52例(92.85%)治愈.40例于急性胆囊颈部结石嵌顿治愈后2周至3个月行择期胆囊切除术.1例发生胆囊出血,2例出现胆汁腹腔漏.全组无一例因急性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及相关的治疗而死亡.结论 PTGD是治疗高龄、高危急性胆囊颈部结石嵌顿患者的一项安全、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大鼠PDLLA/NGF(外消旋聚乳酸/神经生长因子)复合套管模型和大鼠外周神经自体神经移植神经再生模型,观察对比各模型神经恢复过程中机械痛觉超敏的变化及脊髓背角c-Fos表达的改变,探讨两种神经再生模型中神经再生与神经性疼痛的联系.方法: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成3组,A组为坐骨神经挤压模型组;B组为PDUA/NGF套管修复模型组,C组假手术组.分别制成模型后,术后18 d起检测机械刺激阈值及c-Fos表达计数.结果:A、B组各项指标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B组比较c-fos表达阳性细胞计数及机械痛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模型再生神经生长进入去神经支配区域时,均出现支配区域的痛觉超敏和疼痛相关行为,神经性疼痛的发生时间、强度以及恢复均有不同,并和神经再生情况相关,提示神经性疼痛是评估神经功能恢复的一个重要的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