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VR)技术支持下社交技能训练(SST)在中青年精神分裂症社交技能缺陷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常州市德安医院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中青年精神分裂症社交技能缺陷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在常规抗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于急性期后接受常规SST,观察组患者于急性期后接受VR技术支持下SST;两组患者均持续训练12周。比较两组患者训练前后精神分裂症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评分及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WCST)结果。结果 (1)训练前两组患者阴性症状、阳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评分及PANSS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观察组患者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评分及PANSS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阳性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训练前两组患者社交能力、生活能力、工疗情况、讲究卫生能力、关心与兴趣评分及IPROS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观察组患者社交能力、生活能力、工疗情况、讲究卫生能力、关心与兴趣评分及IPROS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3)训练前两组患者坚持性应答次数、坚持性错误次数、正确应答次数、完成分类次数及概念化水平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观察组患者坚持性应答次数、正确应答次数、完成分类次数多于对照组,坚持性错误次数少于对照组,概念化水平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VR技术支持下开展SST能有效改善中青年精神分裂症社交技能缺陷患者精神症状及认知功能,提高患者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康复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肺部感染稳定期肺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 2014年1月至2017年7月,62例慢性精神分裂症并发肺部感染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1)和对照组(n=31)。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肺康复,共2个月。治疗前后比较两组6分钟步行实验(6MWT)、改良Barthel指数(MBI)、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 MRC)、C反应蛋白(CRP)、Zung焦虑自评量表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结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5.415,P=0.020);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6MWT距离增大(t=5.463,P=0.008),MBI评分增加(t=2.142,P=0.028),m MRC评分下降(t=3.689,P=0.013),CRP水平下降(t=-2.179,P=0.031),Zung焦虑自评量表得分(t=5.048,P=0.009)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得分(t=-1.388,P=0.045)均降低。结论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稳定期及早实施肺康复治疗,可改善患者的ADL,提高运动耐力,减少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动态矫正衣对脑卒中患者躯干运动捕捉和患侧肢体表面肌电的即刻影响。方法:20例脑卒中患者分别在穿戴动态矫正衣前后,进行站立位偏瘫上肢前伸够物活动,应用运动捕捉系统对患者躯干前屈、旋转和侧屈运动进行采集分析,应用表面肌电分析系统对偏瘫侧胸大肌、三角肌前束、三角肌中束、斜方肌上部、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股直肌、臀中肌、胫前肌和腓肠肌的表面肌电积分肌电值(iEMG)和肱三头肌的协同收缩率(CR)进行采集分析。结果:穿戴动态矫正衣后偏瘫上肢前伸够物时的躯干前屈、侧屈角度均较前减小(均P<0.05),三角肌前束、斜方肌上部、三角肌中束、肱二头肌、股直肌、臀中肌和腓肠肌的iEMG值均较前增加(均P<0.05),肱三头肌CR值较前增加(P<0.05)。结论:动态矫正衣可以辅助偏瘫患者姿势稳定,提供躯干支持并限制异常代偿姿势,提高上下肢肌群的运动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技术(HMRS)评价音乐治疗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PSCI患者5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7例。两组给予常规康复与护理,观察组还增加音乐治疗。康复治疗前以及4周后采用HMRS、蒙特利尔认知评定量表(MoCA),比较两组海马区N-乙酰天冬氨酸(NAA) 以及NAA与肌酸(Cr)的比值变化与MoCA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康复治疗后MoCA评分、NAA、NAA/Cr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1)。结论:对PSCI患者在认知功能训练基础之上辅以聆听式音乐治疗,有效提高患者脑部NAA水平,促进认知功能障碍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风痰阻络型脑卒中咽期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咽期吞咽障碍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球囊扩张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真方白丸子汤加减口服或鼻饲治疗,评估治疗前后洼田饮水实验和数字化吞咽造影(VFSS)评分,并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洼田饮水实验和VFS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对照组洼田饮水实验和VFSS评分均劣于治疗组,与治疗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0. 00%,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0. 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风痰阻络型脑卒中咽期吞咽障碍疗效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绞股蓝-虎杖治疗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Sub-AS)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筛选绞股蓝、虎杖的活性成分及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数据库筛选Sub-AS相关靶点,通过Venny在线平台获取绞股蓝-虎杖治疗Sub-AS的潜在靶点,通过STRING 11.5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进行拓扑分析以筛选绞股蓝-虎杖治疗Sub-AS的关键靶点;之后针对绞股蓝-虎杖治疗Sub-AS的关键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构建药物活性成分-疾病靶点-通路网络;最后通过Auto Dock vina V1.2.0和Py Mol对筛选出的绞股蓝-虎杖核心活性成分与核心疾病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本研究共得到绞股蓝、虎杖活性成分24种,靶点208个;Sub-AS相关靶点1 321个。最终得到97个绞股蓝-虎杖治疗Sub-AS的潜在靶点。构建PPI网络并进行拓扑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坏死因子(TNF)、白介素(IL)6、IL4、IL10、IL1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基质金属蛋白酶(MMP...  相似文献   
7.
王洁  杨倩  诸琪 《妇幼护理》2022,2(4):849-851
目的 探讨 Bobath 球训练对学龄前期脑性瘫痪患儿腹直肌、竖脊肌表面肌电信号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19 年 2 月至 2021 年 12 月本院康复中心收治的 50 例学龄前期脑性瘫痪患儿,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 25 例。两组患儿给 予常规康复治疗与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与康复护理基础上采用 Bobath 球进行训练。观察和比较两组康复前、康复 12 周后双侧腹直肌与双侧竖脊肌平均肌电值、平衡功能评分、粗大运动功能评分和功能独立性评分。结果 观察组康复 12 周时 双侧腹直肌与双侧竖脊肌平均肌电值、平衡功能评分、粗大运动功能评分和功能独立性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康复治疗与康复护理基础上采用 Bobath 球进行训练,可有效促进学龄前期脑性瘫痪患儿腹直肌、竖脊肌肌肉活动能力的 改善,以及患儿平衡能力、粗大运动功能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口肌生物反馈系统训练治疗脑卒中后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常州市德安医院康复中心收治的脑卒中后重度OSA患者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8例。在常规治疗与康复训练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针对OSA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观察组患者针对OSA采用电针联合口肌生物反馈系统训练,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周,治疗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3周、治疗6周及随访3个月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和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治疗前及治疗6周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时间与方法在AHI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与方法在AHI上主效应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3周AHI高于对照组,随访3个月AHI低于对照组(P0.05)。时间与方法在ESS评分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与方法在ESS评分上主效应显著(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患者E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观察组患者血清TNF-α、IL-6、MMP-9、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电针联合口肌生物反馈系统训练能有效减轻脑卒中后重度OSA患者睡眠呼吸暂停程度,但起效较慢,此外还可改善患者睡眠状态、减轻炎性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指在睡眠过程中反复出现口咽气道阻塞而导致呼吸中断及间歇性低氧,是脑卒中患者常见严重并发症之一,可引起情绪障碍、器官功能损伤、认知功能减退等,进而影响患者康复效果并增加脑卒中患者死亡风险。近年研究证实,OSA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夜间猝死的首位病因,因此其与脑卒中的关系受到临床广泛关注。笔者通过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了脑卒中后OSA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脑卒中后OSA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钱雪  庄任  何俊  杨玲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21):2717-2720
背景 脊髓小脑共济失调2型(SCA-2)儿童期发病者十分罕见,目前除药物对症治疗外,积极进行康复治疗是尽可能维持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目的 分析1例SCA-2患儿康复治疗过程及其社区智慧化延续性云康复模式,为SCA-2的康复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常州市德安医院康复中心2018年收治的1例SCA-2患儿的临床资料、康复治疗策略及社区智慧化延续性云康复治疗效果。结果 患儿经院内系统康复治疗30 d后协调、平衡、进食、步行能力等明显改善,日常生活基本自理;经社区智慧化延续性云康复治疗1年后,患儿记忆力、注意力出现下降趋势,但协调、平衡、转移、进食、步行能力无明显退步,且能完成室内10 m步行,日常生活基本自理,坚持日常校园生活,家庭支持和社会服务保障在持续完善中。结论 本例患儿经院内精准化评估、院内系统康复治疗、社区智慧化延续性云康复治疗后协调、平衡、进食、步行能力等明显改善,日常生活基本自理;社区智慧化延续性云康复模式可能是社区医师开展家庭康复训练及终身性疾病患者康复治疗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