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亚急性期康复过程中不同半球间皮质结构可塑性机制差异。  相似文献   
2.
<正>腰痛是一种日常生活中除头痛外最常见的疼痛疾病,世界上大约80%的人在一生中至少经历过一次腰痛~([1])。临床上急性腰痛通常是指症状持续小于12周,慢性腰痛是指症状持续大于12周。慢性腰痛会严重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六字诀联合吸气肌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3组均给予常规的康复训练(PT、OT),训练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吸气肌肌力训练,联合吸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六字呼吸训练。练习3个月后,对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和吸气肌功能进行检测,并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干预3个月后,联合组和训练组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组干预后的FVC、FEV1、MV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训练组干预后的FEV1、MV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联合组干预后的FEV1、MVV均明显高于训练组(均P0.05);训练组与对照组间、联合组与训练组间的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联合组和训练组患者的MIP、PIF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联合组患者干预后的MIP、PIF均明显高于训练组及对照组(均P0.05);训练组干预后的MIP、PI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与单独的吸气肌训练相比,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给予六字诀联合吸气肌训练,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和吸气肌功能,对患者肺功能的改善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4.
对200例冠心病患者采用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疗法治疗,同时进行超声心动图、血流动力学、血脂治疗前后的自身对照观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2002-01~2007-01我科对压疮患者进行白蛋白液外涂加局部高流量吹氧治疗,并与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以探讨治疗压疮的新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吸气肌训练联合膈肌抗阻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呼吸、运动和平衡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符合入选和排除标准的脑卒中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呼吸肌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4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呼吸训练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吸气肌训练和膈肌抗阻训练,吸气肌训练和膈肌抗阻训练均每日1次,每周训练5 d,连续训练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吸气肌肌力指数、Fugl-Meyer评定量表(FMA)和Berg平衡量表分别评估2组患者的呼吸肌肌力、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并采用相关性分析探讨呼吸肌肌力、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的相关性。 结果 治疗后,呼吸训练组患者的吸气肌肌力指数、Fugl-Meyer评分和Berg平衡评分分别为61.80%、75.00分和38.00分,均显著优于组内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5)。Spe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吸气肌肌力指数与FMA评分(r=0.649, P<0.001),Berg平衡评分与FMA评分(r=0.607, P<0.001),吸气肌肌力指数与Berg平衡评分(r=0.475,P<0.005),3者间均呈显著相关性。 结论 吸气肌训练联合膈肌抗阻训练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吸气肌肌力水平,同时还可促进其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采用交叉滞后分析模型探讨社区老年人社会隔离与抑郁症状的纵向关联。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对济南市789名社区老年人在2019年10月至2020年8月进行为期10个月的纵向追踪调查,使用Lubben社会网络量表简化版和老年抑郁量表简化版进行两次测量(T1和T2)。结果 社区老年人社会隔离与抑郁症状均具有一定稳定性;2个时间点的社会隔离与抑郁症状均呈负相关(r=-0.429,-0.327,P<0.001)。交叉滞后回归分析显示,在控制T1抑郁症状后,T1社会隔离显著预测T2抑郁症状(β=-0.136,P<0.001);控制T1社会隔离后,T1抑郁症状对T2社会隔离的预测作用无统计学意义(β=-0.012,P=0.750)。结论 社会隔离是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前因变量,社会隔离可以显著预测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对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72例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A组为醒脑开窍针刺法组(36例),B组为体针组(36例),观察两种针法治疗后对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介素-6(IL-6)值的影响。结果2组治疗后第20天,血清TNF-α、IL-1β和IL-6的数值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A组的血清TNF-α、IL-1β和IL-6水平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述细胞因子参与了缺血性中风的病理发展过程,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作用机理可能与其调节TNF-α、IL-1β和IL-6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拔伸斜扳推拿法对颈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与神经根比邻关系的影响。方法: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用拔伸斜扳推拿治疗,对照组50例用药物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椎间盘与神经根位置变化、椎间盘形态的改变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神经根比邻关系的改变及椎间盘形态的变化可能是拔伸斜扳推拿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0.
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早期介入持续2个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根据日本学者才藤分级法,将吞咽障碍分级评定。分别于发病7天内,开始进行2个月的以吞咽康复训练为主的综合治疗,对两组患者在康复训练前,2、4周,2个月后进行评价,并进行组内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分级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2、4周,2个月后均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显效率及有效率4周内增高最明显,2个月后仍有增高。结论治疗组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恢复,2周内效果明显,4周后进入缓升期,2个月后治疗组较对照组吞咽功能仍有恢复,故吞咽康复治疗应持续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