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等速测试在躯干肌功能评定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慢性腰背痛是临床常见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仔质量和劳动能力,其发病原因有多种,其中躯干肌力学特,正的改变是诱发腰背痛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能量聚焦式体外冲击波治疗肩袖钙化性肌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肩袖钙化性肌腱炎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及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行中能量(0.12~0.25mJ/mm2)聚焦式体外冲击波治疗,每周1次,共治疗4次。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及治疗结束后8周随访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功能评分(UCLA)评定;于治疗4周及治疗结束后8周随访行钙化灶消失有效率比较。结果:治疗2周时,2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ULC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但VAS及ULCA评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2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及治疗2周时明显下降(均P<0.05),ULCA评分均较治疗前及治疗2周时明显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ULCA评分更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8周随访,2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治疗2周及治疗4周时明显下降(均P<0.05),ULCA评分均较治疗前、治疗2周及治疗4周时明显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ULCA评分更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时,观察组肩袖相关钙化灶吸收情况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8周随访时发现,2组患者有效率较治疗4周时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有效率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能量聚焦式体外冲击波治疗可有效减轻肩袖钙化性肌腱炎患者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促进钙化灶的消失。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患者治疗前后的脑电图变化。方法 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12例PSCI患者在完成常规认知训练和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6周前后,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和改良Barthel指数进行评定,闭眼静息态下采集脑电图。结果 治疗后,患者各项评分均明显改善(|t| > 3.507, P < 0.01)。α波绝对功率和相对功率增高(| t| > 2.522, P < 0.05),脑对称指数和DTABR降低( t > 2.435, P < 0.05)。 结论 PSCI患者脑电图随认知功能恢复发生相应改变,可进一步研究脑电图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护士在为患者静脉输液时,血管穿刺成功见回血后,就需要立即用输液敷贴固定穿刺针,但往往在固定前撕敷贴时,护士一只手要固定针柄,只能用另一只手取输液敷贴,操作时感觉不顺手,有可能导致输液敷贴污染或粘连,甚至针头滑出血管。笔者使用手指夹缝固定穿刺针延长管的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经临床应用,方法简单,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适合推广,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强化蹲-起训练及核心稳定性训练对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坐-站转移能力及步态对称性 的影响。方法: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5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强化组,各25例。2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 并强化核心稳定性训练,强化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强化蹲-起训练。训练前、训练6周后分别采用5次坐立测 试(FTSST)评估坐站转移能力,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评估坐-站-步行能力,Gait Watch三维步态分析 系统评估步态对称性参数(包括步长偏差、健患侧支撑比值及患健侧摆动比值)。结果:训练6周后,2组患 者FTSST、TUGT测试结果,步长偏差、健患侧支撑比值及患健侧摆动比值均显著低于同组训练前(均P< 0.05),且强化组低于常规组(均P<0.05)。结论:强化蹲-起训练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可有效改善恢复期脑 卒中偏瘫患者坐站转移能力及步态对称性。  相似文献   
7.
散手、拳击和跆拳道运动员躯干肌肉力量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散手、拳击和跆拳道运动均属激烈对抗性项目,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等素质是其所必需的,尤其是力量素质是运动员掌握技术动作、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基础.本研究目的在于了解散手、拳击和跆拳道运动员躯干屈、伸肌力量特征,分析3组运动员的肌力差异,从而有针对性地为教练员合理安排力量训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复习了神经根病的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并对用于可疑神经根损伤评定的电诊断方法进行了讨论。相关的电诊断程序包括运动和感觉神经的传导研究、迟发反应的研究、体感与运动诱发电位、神经根刺激及针极肌电图。这些不同程序的检查价值与限度是需要斟酌的。目前,针极肌电图是唯一最有帮助的方法。本文对神经根病病人不同平面的电诊断发现进行了小结。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联合膝关节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行肌电生物反馈联合膝关节控制训练,每日1次,每周5次,治疗4周。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简化Fugl-Meyer量表评定患者下肢运动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平衡功能,Holden步行功能分级(FAC)评估步行能力。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Fugl-Meyer、BBS、FAC评分较治疗前比较均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上述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联合膝关节控制训练能够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提高平衡能力和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治疗脑梗死后咽期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45例脑梗死后咽期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与观察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吞咽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肌内效贴贴扎治疗,隔日1次,治疗4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藤岛一郎吞咽困难分级量表、洼田饮水试验分级量表(WST)及电诊断AQ值评估患者吞咽功能,治疗结束后用洼田饮水试验分级结果进行总有效率比较。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藤岛一郎吞咽困难分级量表评分和AQ值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均P<0.01),且观察组评分和AQ值均更高于对照组(均P<0.01);2组患者WST分级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均P<0.01),且观察组WST分级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48)。结论:肌内效贴治疗技术可以有效改善脑梗死后咽期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