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红外偏振光联合抗菌药物治疗下肢创伤后丹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下肢创伤后丹毒患者68例,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4例,予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配入注射用头孢呋辛钠1.5 g,每日2次,静脉滴注;观察组34例,在上述药物治疗基础上使用红外偏振光治疗仪垂直于丹毒区域,以照射强度为最大功率60%,每日2次,持续照射10 min。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日,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及治疗第5日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前住院日及总住院日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能显著降低治疗前异常实验室指标,治疗后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第5日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红外偏振光联合抗菌药物治疗下肢创伤后丹毒,缩短患者术前等待日,从而缩短住院日。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术后远期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9月103例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的股骨颈骨折病历资料,且均为受伤当时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的非病理性新鲜闭合骨折。对其中术后5年以上且资料完整的82例进行随访观察。记录患者性别、年龄、致伤暴力、骨折Garden分型、空心钉固定数量、手术方式、骨折复位质量(Garden指数)、下地时间、内固定取出与否、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股骨颈不愈合、末期随访时股骨头坏死、股骨颈短缩等情况,应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82例患者平均年龄(49±6)岁,平均随访(77±4)个月。31例出现股骨头坏死,坏死率37.8%。其中无症状者占54.84%;11例出现股骨颈不愈合,不愈合率13.41%,且10例行髋关节置换;35例出现股骨颈短缩,短缩率42.68%;末期随访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71.08%。股骨头坏死相关风险因素分析显示:致伤暴力[OR=0.029,95%CI(0.003,1.336),P=0.005]、骨折Garden分型[OR=18.27,95%CI(1.547,215.77),P=0.021]、手术方式[OR=8.567,95%CI(1.739,42.204),P=0.008]、复位质量[OR=0.125,95%CI(0.024,0.657),P=0.014]对其影响显著;而股骨颈不愈合及股骨颈短缩分析结果显示复位质量这一因素影响显著(Wald X~2=4.471,P=0.034;Wald X~2=10.255,P=0.001)。结论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后长期随访效果基本满意,但远期股骨颈短缩发生率较高,其中复位质量与股骨头坏死、股骨颈不愈合及股骨颈短缩的发生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电阻应变式传感器(RSS)在不同下肢骨折类型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20年10月—2022年8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外伤性下肢骨折患者99例,按照骨折类型分为股骨粗隆间骨折组79例、股骨干骨折组15例、股骨颈骨折组5例。患者均在牵引床上行闭合复位内固定术,使用RSS测量3组不同骨折类型手术中的初始牵引力、牵引时长、松解牵引力。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评分及3组不同骨折类型手术前后血色素变化及输血情况;比较使用不同内固定方式(长髓内钉、短髓内钉、空心钉)的术中牵引力和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长髓内钉固定患者和短髓内钉固定患者时下肢旋转角度。结果 3组不同骨折类型初始牵引力、牵引时长、松解牵引力、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组不同骨折类型术前、术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组术中输血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输血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不同内固定方式的患者牵引总时长、年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伴后外侧平台塌陷的SchatzkerⅣ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入路选择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伴后外侧平台塌陷的Schatzker IV型胫骨平台骨折46例。依据后外侧平台塌陷的位置制定个性化的手术入路,其中前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17例(A组),外侧腓骨小头截骨联合后内侧入路8例(B组),后内侧倒"L"入路21例(C组)。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及Rasmussen影像学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胫骨平台角及内侧后倾角。结果 46例患者随访12~28个月,平均时间16个月;三组不同手术入路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3例出现小腿肌间静脉血栓;B组出现1例腓总神经损伤,3周后恢复,1例腓骨截骨处出现不愈合;术后12个月Rasmussen评分为16.3分(范围:14~18分),优37例,良6例,可2例,差1例;术后12个月HSS评分平均88.6分(范围:85~94分),优33例,良8例,可4例,差1例。本组终末随访膝关节屈伸活动度为103°~120°,平均115.5°。术后即刻和终末随访胫骨平台内翻角和胫骨内侧平台后倾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伴后外侧平台塌陷的Schatzker IV型胫骨平台骨折可依据后外侧塌陷骨块的中心点位置来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后外侧塌陷的骨块往往是影响内侧平台劈裂骨块复位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采用C臂X线机不同投射角度透视图像评估股骨颈骨折经皮内固定模型后上方in-out-in(IOI)螺钉的精准性。方法 选取6个Synbone股骨近端人工骨标准模型,模拟股骨颈骨折经皮倒三角空心螺钉内固定手术方式向股骨颈内分别置入3枚2.5 mm的导针,其中后上方的那枚导针设计成IOI状态。使用C臂X线机,观察以下不同投射角度X线透视图像上股骨颈后上方的IOI导针穿出皮质的情况:(1)标准正侧位和轴位透视;(2)动态旋转手术床透视;(3)C臂X线机顺序旋转透视。结果 (1)6个模型的标准正侧位透视图像均显示置入的3枚导针完全位于股骨颈内,未见穿破皮质;股骨颈轴位透视均可见后上方IOI导针明显穿出皮质。(2)逆时针旋转手术床与水平面约20°时透视可发现IOI导针穿出皮质。(3)C臂X线机影像增强器顺时针旋转40°时,可清晰观察到IOI导针穿破了皮质,在股骨颈内呈现IOI状态。结论 C臂X线机正侧位透视图像在评估股骨颈骨折经皮内固定后上方的IOI螺钉时存在假象,而使用40°顺时针旋转透视的图像可清晰显示股骨颈后上方IOI螺钉。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腹直肌旁入路与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髋臼骨折临床疗效。方法收集髋臼骨折患者33例病历资料,根据其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腹直肌旁入路)与对照组(改良Stoppa入路),其中试验组17例,对照组16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使用Matta评分评价术后骨折复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骨折复位满意度、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侧髋关节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直肌旁入路手术切口,手术时间,出血量均小于改良Stoppa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直肌旁入路较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需行前路固定的髋臼骨折创伤较小,可作为髋臼骨折治疗的一种新的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牵引悬吊法在上肢手术消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上肢进行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患肢牵引悬吊法进行消毒;运用消毒时间、二次损伤发生率、感染发生率等相关指标进行评价。结果全部病例均顺利采用牵引悬吊方法进行消毒,消毒时间(13.0±2.1)min,未出现二次损伤患者,未出现感染并发症患者。结论临床上在行上肢术前消毒时,采用牵引悬吊法操作便捷、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天玑骨科机器人Tirobot导航系统在骨盆骨折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创伤骨科使用天玑机器人Tirobot导航系统辅助行骨盆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入院时评估创伤严重性评分(ISS),记录患者的术前等待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术后负重时间,术后末次随访采用Majeed评分评估骨盆功能。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有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6.9±3.7)个月(2 ~ 12个月)。其中10例患者术前由重症医学科(ICU)转入创伤骨科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术前等待时间为(7.4±4.2)d,住院时间为(14.7±10.9)d,手术时间为(191.1±39.4) min,出血量中位数为100 mL(5 ~ 1 000 mL),平均透视次数为21.7次(17 ~ 31)次。术后患者负重时间中位数为8(4 ~ 20)周。末次随访根据Majeed评分,其中优19例,良6例,可3例,差6例,优良率为73.5%。结论 天玑机器人Tirobot导航系统在骨盆骨折微创治疗手术中可以提高内植物置入精准性,提升手术效率,减轻患者病痛,减少辐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