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7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48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什么是脑瘫?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儿童阶段常见的中枢神经障碍综合征,其病因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孩子从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内,凡是可以引起非进行性脑缺陷或损伤,继而引起中枢性运动障碍的因素都可视为危险因素.具体分为产前、产时、新生儿期等.  相似文献   
2.
3.
他汀类药物应用于高脂血症患者及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二级预防,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他汀类在降脂、抗炎、保护血管内皮、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抗心律失常同时,还会影响患者的血糖水平。因此,全面了解他汀类药物的作用,指导临床用药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正>康复护理系康复医学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让康复护理课程的教学顺应时代发展,培养理论基础扎实、操作能力强,又能独立思考和主动创新的现代型康复护师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为此,我们在康复护理教学中积极探索,对同时上课的3个本科护理班中的2个班采用互动式教学,另一个班采用传统教学方式,通过学生反映、老师评价、考试成绩对三个班的教学质量进行对比分析,以了解互动式教学方法在康复护理课程中的教学效果。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巴士球联合虚拟现实(VR)体感游戏在脑瘫(CP)患儿康复中的效果及其对粗大运动、平衡功能及三维步态时空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CP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巴士球+VR体感游戏,均干预3个月。比较2组患儿干预前和干预1、3个月后粗大运动、平衡功能(轨迹长、单位面积轨迹长、外周面积)、三维步态时空指标(步幅、步长、双支撑相)、被动活动及屈伸最大等长收缩状态下腓肠肌表面肌电参数[肌电积分值(iEMG)、中值频率(MF)]、日常生活能力(ADL),并比较2组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D区、E区粗大运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干预1、3个月后,观察组患儿单位面积轨迹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 < 0.01);轨迹长和外周面积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步幅、步长均大于对照组(P < 0.05~P < 0.01),双支撑相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 < 0.01);被动活动状态下iEM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屈伸最大等长收缩状态下iEMG、MF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患儿家属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巴士球联合VR体感游戏可改善CP患儿粗大运动、平衡功能,降低被动状态下肌张力,提高步长,减少患儿双足支撑相时间,对提高CP患儿日常活动能力及家属满意度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刘阿英  张全兵  周云  王锋 《中国骨伤》2022,35(4):374-378
作为人体重要的运动和能量代谢器官,骨骼肌质量的正常维持对于机体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至关重要。自噬-溶酶体(autophagy-lysosome,AL)途径是一种在正常和病态细胞中普遍存在的生理或病理机制,对于维持细胞内蛋白质平衡,清除细胞内受损的细胞器,及维持内环境稳定起到关键作用。自噬过程的顺利进行需要经历多个步骤,在多重因子的协调作用下完成。自噬通过清除受损的肌原纤维和隔离的胞浆蛋白等细胞成分来维持健康机体的肌肉内稳态。自噬还可以提供细胞增殖所需的初始能量,促进损伤后肌肉的再生和重塑。同时,自噬失调也是导致年龄相关性骨骼肌萎缩的一个重要诱因。自噬可以影响骨骼肌对运动的反应,增加基础自噬水平有利于提高骨骼肌对运动的适应性。本文将自噬在骨骼肌质量维持中的作用与通路进行总结,以便为临床预防和治疗肌萎缩提供有效的康复策略。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踝关节持续被动运动(CPM)治疗脑瘫患儿足外翻的临床意义。 方法 共纳入36例脑瘫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无持续被动运动(NCPM)组和CPM组,每组12例(24只足)。NCPM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及家庭康复治疗,CPM组在NCPM组的基础上增加CPM治疗,对照组暂只进行家庭康复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CPM组及NCPM组前20日行院内综合康复治疗,所有的项目均为每日1次,后10日行家庭康复治疗,每日1次。分别于入组前、治疗2个月和4个月后,分别对3组患儿进行足底压力测量、GMFM-88项站立及走跑跳两项评估。 结果 ①组内比较:对照组治疗前后的各数值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个月后,NCPM组和CPM组的MMF压力百分比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ICP+FFCP)百分比、FFP百分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的站立评分及走跑跳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组间比较:治疗4个月后, NCPM组与CPM组MMF压力百分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ICP+FFCP)百分比及FFP百分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的站立评分及走跑跳评分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CPM组相比,CPM组MMF压力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FP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站立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走跑跳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常规康复治疗结合踝关节CPM治疗脑瘫患儿足外翻疗效较单纯常规康复治疗疗效显著,踝关节CPM治疗可改善脑瘫患儿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指部徒手感觉刺激(MDSS)前后脑卒中患者偏瘫侧手指屈、伸肌张力以及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SWE)的变化规律。方法2020年4月至6月,选取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51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对偏瘫侧5个手指的甲床、末节指骨两侧进行MDSS,刺激强度为能引起伸指但不致明显疼痛的最小强度,两次刺激间隔5~10 s。分别于MDSS前、MDSS后即刻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估偏瘫侧指浅屈肌、指深屈肌、拇长屈肌、指伸肌肌张力,低肌张力记作-1级;同时以SWE技术检测上述四组肌群中的剪切波速度(SWV)。结果MDSS后,脑卒中患者四组肌群的MAS评级均显著降低(|Z|>2.843,P<0.001)。各肌群初始MAS评级为0和-1时,MDSS前后SWV均无显著性差异(t<1.052,P>0.05)。各肌群初始MAS评级为1~3时,MDSS后SWV均降低(t>2.672,P<0.05)。MDSS前后各肌群SWV与MAS评级均呈正相关(r>0.334,P<0.05)。结论MDSS可有效、迅速、安全地降低脑卒中患者偏瘫侧手部肌群痉挛并促进主动伸指。SWE可客观、定量评估脑卒中偏瘫患者手部肌群肌张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间歇性θ节律刺激(i TBS)对脑梗死患者偏瘫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表面肌电信号(RMS、CR)及其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脑梗死偏瘫患者43例,随机分成刺激组(22例)及对照组(21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刺激组在常规康复基础上于病灶侧大脑M1区实施为期2周的i TBS刺激。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采集偏瘫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均方根值(RMS)、协同收缩率(CR)及上肢Fugl-Meyer (FMA-UL)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数据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RMS值、FMA-UL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CR值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刺激组RMS、CR值、FMA-UL及MBI评分变化均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与单纯常规康复相比,在常规康复基础上联合i TBS刺激更能提高脑梗死患者偏瘫侧上肢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均方根值,降低其协同收缩率;同时也更有利于脑梗死患者偏瘫侧上肢及整体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发散式冲击波疗法治疗继发性肩关节僵硬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以继发性肩关节僵硬为第一诊断的患者42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23例;年龄27~80岁。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两组均按照继发性肩关节僵硬的治疗方案正规治疗,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治疗(主要包括超短波治疗、石蜡疗法、手法治疗、冷疗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同时行发散式冲击波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度(ROM)、肩关节数字分级法(NR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有无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肩关节ROM、肩关节NR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肩关节ROM、肩关节NR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均优于治疗前,治疗组肩关节前屈[(139.047 60±29.309 51)°]、外展[(130.000 00±27.202 94)°]、后伸[(35.238 10±9.283 88)°]明显优于对照组前屈[(110.476 20±38.370 07)°]、外展[(102.381 00±34.458 39)°]、后伸[(29.047 60±8.890 87)°](P0.05);治疗组肩关节NRS评分[(1.095 20±0.768 42)分]优于对照组[(1.761 90±0.889 09)分](P0.05);治疗组Constant-Murley评分[(78.190 50±4.760 45)分]高于对照组[(74.190 50±6.185 62)分](P0.05)。结论发散式冲击波疗法可有效提高继发性肩关节僵硬患者的肩关节ROM,缓解肩关节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