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5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4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  调查婴幼儿期维生素D补充状况及其对学龄初期超重肥胖的影响,为儿童肥胖的早期预防提供新思路。  方法  以8 744名上海市闵行区2019年9月1日入学,且于2019年10月8日至2020年1月17日进行了常规体检的小学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由专业医务人员按标准的方法和仪器测量儿童的身高、体重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以BMI界定超重肥胖,并回溯收集其出生记录与婴幼儿期维生素D补充、婴幼儿期喂养记录。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婴幼儿期维生素D补充对学龄初期超重肥胖的影响,并进一步根据出生后1,4,6月龄内是否纯母乳喂养进行分层分析。  结果  上海市闵行区一年级学生中,超重肥胖率为32.5%(2 843名);出生后1,2,4,6月龄内的婴儿维生素D补充率分别为20.2%,49.7%,66.3%,72.7%,有83.2%的婴幼儿在出生后3年内补充了维生素D。出生后1月龄内补充过维生素D的婴幼儿,学龄初期发生超重肥胖的风险降低(OR=0.82, 95%CI=0.68~0.98);分层分析结果显示,此保护作用在1,4,6月龄内为纯母乳喂养的婴儿中尤其明显[OR(95%CI)=0.76(0.61~0.97),0.76(0.59~0.99),0.69(0.49~0.98),P值均 < 0.05]。  结论  婴幼儿期维生素D补充率有待提高,婴幼儿期维生素D补充尤其对纯母乳喂养儿有降低学龄初期超重肥胖风险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新冠肺炎疫情前及期间城市学龄前儿童各类电子屏幕使用时间及影响因素, 为控制学龄前儿童电子屏幕使用和预防近视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运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法, 于2020年6—7月, 横断面调查上海市闵行区幼儿园8 244名儿童, 通过家长问卷收集学龄前儿童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后各类电子屏幕的使用时长, 估算加权屏幕屈光时间, 分析家庭电子屏幕督导行为与学龄前儿童加权屏幕屈光时间的关联。  结果  被调查学龄前儿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每日手机、电脑/平板、电视/投影视屏时长过度检出率分别为30.52%, 51.40%, 56.82%, 而疫情前上学日三者检出率分别为21.94%, 41.80%, 47.51%。控制重要混杂因素后, 家长控制孩子使用电子屏幕的频率高、家长对孩子使用电子屏幕时间有规定并严格实施与疫情前加权屏幕屈光时间负向关联(调整OR=0.60~0.77, P值均<0.05);家长陪伴孩子时使用电子屏幕的频率高、家长对孩子使用电子屏幕时间有规定但实施不严格与加权屏幕屈光时间和疫情期间加权屏幕屈光时间增加正向关联(调整OR=1.18~1.80, P值均<0.05)。  结论  城市学前儿童疫情前后电子屏幕用眼时长均过长。学龄前儿童视屏行为的控制措施中, 应注重家庭内部的电子屏幕使用管理和父母自身的榜样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乌鲁木齐市儿童哮喘及过敏性疾病与住宅室内潮湿的关系,为进一步提出有效预防儿童哮喘及过敏性疾病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年10—12月,采取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乌鲁木齐市7个行政区的5 650名1~8岁儿童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包括基本信息,儿童及家长的健康情况,住宅和建筑特征以及室内潮湿表征4个部分。应用卡方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估计室内潮湿表征与儿童哮喘及过敏性疾病的关联。[结果]有效问卷共4 618份,应答率81.7%,男童占53.7%。共有20.8%的住户报告"窗户凝结水",其次是"水损"(15.1%),"湿斑"(14.1%)和"霉点"(8.6%)。在所调查的疾病中,46.4%的儿童报告曾经出现鼻炎;近12个月里,42.7%的儿童出现鼻炎,25.3%出现喘息;医生诊断哮喘和鼻炎的报告率分别为3.7%和8.7%。室内潮湿与儿童哮喘及过敏性疾病显著相关,其中,"湿斑"与近12个月喘息症状显著相关[OR=1.57;95%置信区间(CI):1.27~1.95];"霉点"与医生诊断哮喘(OR=2.18;95%CI:1.30~3.67);"窗户凝结水"(OR=1.62;95%CI:1.09~2.40)和"水损"(OR=1.93;95%CI:1.35~2.76)与近12个月湿疹等均呈现正相关;且近12个月里出现的喘息、鼻炎和湿疹症状,其OR值随着潮湿表征评分的升高而增大。[结论]乌鲁木齐市住宅室内潮湿可能是儿童哮喘及过敏性疾病的潜在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应用广义估计方程评估儿童肥胖综合干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估儿童肥胖综合干预项目在控制儿童超重/肥胖及改善儿童肥胖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效果, 为制定儿童肥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整群随机对照实验设计并采用广义估计方程模型对儿童肥胖相关重复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实验组965 人, 对照组895 人。实验组的学生从正常体重发展为超重/肥胖的风险是对照组学生的0.824 倍, 即干预措施降低了17.6%成为超重/肥胖的风险(P=0.031)。此外, 实验组学生肥胖相关知识正确率的均值提高一个单位的可能性是对照组学生的1.044 倍(P=0.001);实验组学生肥胖相关正确态度率的均值提高一个单位的可能性是对照组学生的1.023 倍(P=0.001);实验组学生肥胖相关行为的均值提高一个单位的可能性是对照组学生的1.522 倍(P=0.046)。结论 基于知识-态度-行为模式建立的针对儿童肥胖的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正常体重儿童发展为超重/肥胖的风险, 并在改善儿童肥胖相关知识-态度-行为方面呈现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上海孕妇受孕前后3个月、孕中晚期妊娠压力对于孕晚期饮食倾向的作用。方法 2016年4月-2018年4月在上海市两家接产医院首次建卡的孕妇中,经知情同意纳入上海亲子队列研究,利用孕妇生活事件量表分别评估其在受孕前后3个月、孕32~36周的妊娠压力,采用食物频率问卷和因子分析法评估孕晚期饮食倾向,同时问卷获取重要混杂因素。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妊娠压力与饮食倾向的关系。结果纳入分析的2634名孕妇中,因子分析得到6类孕晚期饮食倾向,分别为"均衡"类、"荤食和豆"类、"高糖或高油"类、"腌制品和内脏"类、"营养补充"类和"咖啡因"类。控制潜在混杂因素(包括孕妇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年收入、孕前体质指数、产次、孕中晚期焦虑情况、孕中晚期抑郁情况)后,受孕前后3个月较高的总体和主观妊娠压力可使孕妇在孕晚期更不倾向于"均衡"类饮食(OR=0.76,95%CI 0.61~0.95);孕中晚期较高妊娠压力可使孕妇更倾向于"均衡"类饮食(OR=1.66,95%CI 1.22~2.25),但同时也促进其对"腌制品和内脏"类饮食的倾向(OR=1.32,95%CI 0.98~1.78),并可抑制对"荤食和豆"类饮食的倾向(OR=0.72,95%CI 0.53~0.96)。结论孕期较低的妊娠压力有利于孕晚期膳食的均衡;相较于孕中晚期,受孕前后3个月的妊娠压力更可能对孕晚期饮食倾向造成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1.5~2月龄时的早期亲子互动对6月龄和12月龄婴儿社会性反应的影响,为促进儿童早期发展提供科学指导。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截止2019年1月完成1.5~2月龄、6月龄和12月龄随访的母亲及其婴儿。在1.5~2月龄时评价亲子互动行为,6月龄和12月龄时评价婴儿的社会性反应。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母亲分娩年龄≥35岁、有产后抑郁、婴儿早产及低出生体重组的早期亲子互动得分显著性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早期亲子互动较少是6月龄和12月龄婴儿社会性反应总体能力发育不良的危险因素,调整可能的混杂因素后各维度OR值和95%CI分别为:6月龄应人-应物1.36(1.06~1.75),游戏性反应1.39(1.08~1.78),自主运动1.49(1.12~1.99);12月龄应人-应物1.46(1.05~2.04),自主运动1.52(1.09~2.13)。结论 1.5~2月龄早期亲子互动较少会显著增加6月龄婴儿社会性反应发育不良的风险,并且会持续影响到12月龄婴儿发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 确立公共卫生事件中家庭服务需求指标及其权重,以建立系统完整、科学可行及具有推广性的家庭服务需求指标体系(family service needs index system,FSNIS).方法 于2020年9月邀请21位国内公共卫生、安全与应急等领域专家参与德尔菲专家咨询,根据咨询结果调整指标并采取层次分析法确定最...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上海市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需求、利用和供给现状,找准差距,为增加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有效供给提供对策建议。 方法 本研究采用分层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部分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保科以及妇幼保健院儿保门诊,由门诊医生让前来体检和就诊的0~3岁儿童家长填写线上问卷,共收集有效问卷2 101份。 结果 上海市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需求率为44.5%(750/1 686),90%以上家长希望托育机构设在社区并提供早期教育服务,61.8%(463/750)的家庭可承受入托最高费用在3 000元及以下/月。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的利用率为19.8%,上海市可提供托育服务的机构共有737家,其中获得托育服务许可告知书的托育机构204家,带托班的幼儿园496家,托儿所37家。家长报告的托育机构每月收费在3 000元及以下的仅占21.4%(89/415),在3 000~7 000元之间的占72.8%(302/415)。此外,已获得托育许可告知书的托育机构登记的月平均收费为7 536元,3 000元及以下/月的仅占27.6%。结论 上海市的托育服务需求较高,供给模式多样化,托育服务的利用率和供给近年有所提升,但低年龄段幼儿托育服务需求与供给不均衡,实收托育费用高于家长预期,提示应对准需求点,大力发展普惠性托育和社区托育,提高托育服务的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9.
目的描述孕前女性牙周病与口腔唾液菌群的关联,探索患有牙周病的孕前妇女口腔唾液特征菌群。方法基于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孕前队列,选取2016-2019年在上海市嘉定区妇幼保健院孕前体检夫妇中患有牙周病并计划备孕的妇女58例,以及60例牙周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16S r DNA测序技术对118份唾液样本进行检测,比较两组口腔唾液菌群的特征和差异菌群。结果两组口腔唾液菌群在群落结构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39,P<0.05);与牙周健康者相比,患有牙周病的孕前妇女口腔微生物的丰富度显著更高[646.40(544.57,932.47)vs.777.26(649.64,1018.83),Z=2.740,P<0.05],提示牙周病患者口腔内富集更多微生物。差异菌群分析结果显示,患有牙周病的孕前女性口腔唾液中显著富集了牙周致病菌属如卟啉单胞菌属(Por Phyromonas)、Filifactor菌属和Parvimonas菌属,除此之外,还包括消化链球菌属(Pe Ptostre Ptococcus)、普雷沃菌_7属(Prevotella_7)等;而在健康人群中显著富集伯杰氏菌属(Bergeyella)、弯曲杆菌属(Cam Pylobacter)等(LDA得分>2.000,P<0.05)。结论育龄女性在备孕前应当重视牙周健康,保持良好的口腔环境,建议为备孕女性提供口腔检查,为牙周病患者提供及时的治疗与保健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并分析上海市中小学生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前后不同时期屏幕使用时长和屏幕用眼卫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为精准实施中小学生近视防控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上海市闵行区24所小学、18所初中和16所高中的11 402名学生, 进行家长和学生本人问卷调查, 了解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后不同时期中小学生各类屏幕使用时长和屏幕使用卫生行为及相关因素。  结果  非疫情平时上学日、非疫情双休日寒暑假和疫情居家学习期间的屏幕使用过度率分别为7.26%, 9.12%和35.30%。疫情居家学习期间, 手机和平板电脑的使用过度率随学段升高而升高, 16.30%的中小学生使用手机在线学习。未被诊断为近视者屏幕使用过度率在疫情居家学习期间低于曾被诊断者(OR=0.77, P < 0.05);父母文化程度越高的孩子在双休日寒暑假期间的屏幕使用过度率越低(P < 0.05)。在任何时期内, 学校布置的作业中用到屏幕比例高、不良的家庭屏幕用眼环境增加了屏幕使用过度及不良屏幕用眼卫生的风险(P值均 < 0.05);父母的榜样行为有利于降低相应的风险(OR=0.65~0.97, P值均 < 0.05)。在家庭对屏幕使用时长有规定的情况下, 实行不严格也会增加使用过度的风险(OR=1.18~2.48, P值均 < 0.05)。  结论  城市中小学生居家学习期间的屏幕使用过度率较高, 学校作业中的屏幕使用比例、家庭屏幕用眼环境和屏幕使用管理都与中小学生屏幕过度使用有关。需关注学生使用手机在线学习情况, 已发生近视和父母文化程度低的学生也是重点关注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