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4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7篇
内科学   21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67篇
综合类   71篇
预防医学   27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73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优化分级转运联合SBAR交接模式在急诊安全管理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8年7月~2019年4月医院急诊科收治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转运方法,关注病情评估、仪器配备、管道管理、药品准备等方面的管理流程。观察组采用优化分级+SBAR交接管理模式。统计两组患者转运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转运至其他科室的时间、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向CT室、ICU、普通病房、手术室的转运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转运期间发生不良事件主要是与病情有关、有仪器设备有关、与药品有关、与转运医务人员有关,观察组转运期间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SBAR交接模式纳入急诊优化分级转运管理中,能够在有效缩短转运时间,提升转运效率的同时,保证患者的安全性,并综合提升急诊患者的安全转运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喉罩通气下基于驱动压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在老年患者围术期肺保护效果的研究。方法 选择嘉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于2020年5月~2021年11月择期行开腹手术患者190例,患者年龄60~75岁,ASA分级Ⅱ~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常规肺保护性通气组(A组,n=95):小潮气量(VT)6ml/kg(理想体重)+呼气末正压(PEEP)5cmH2O+肺复张手法(RMs);驱动压组(B组,n=95):小VT 6ml/kg(理想体重)+最小驱动压(DP)的个体化PEEP+肺复张手法(RMs)。A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喉罩插管后10min(T1)、1h(T2)、2h(T3)和喉罩拔管30min后(T4)采集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B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PEEP滴定成功后10min(T1)、1h(T2)、2h(T3)和喉罩拔管30min后(T4)采集桡动脉血气行血气分析。记录氧合指数(OI)、驱动压力(DP)、平台压(Pplat)、PEEP值、肺顺应性(Cdyn)和无效腔气量/潮气量比值(VD/VT)及术后3天肺部并发症(PPCs)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A组比较,B组T1~3 气量比值及术后3 天内肺部并发症发生率降低(P<0.05),平台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0时间点氧合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组T4时间点氧合指数升高(P<0.05)。结论 喉罩通气下基于驱动压导向个体化呼气末正压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可降低老年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术中通气效果。  相似文献   
3.
肝功能生化指标对常用肿瘤标志物检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脏代谢对常用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我院2004-01/2005-03收治入院诊断明确且具有完整肿瘤标志物(AFP、CEA和CA19-9)和肝功能各生化指标患者845例,分为普通疾病组、良性肝胆胰疾病组和恶性肿瘤组,对不同组别的肿瘤标志物与肝功能生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恶性肿瘤和普通疾病组中肝功能异常者的AFP高于肝功能正常者(z=-3.917,2.252;P<0.01或0.05).在普通疾病组中AFP与TBIL、DBIL、γ-GT存在正相关(r=0.082,0.133,0.190;P<0.01或0.05).在三组不同疾病组中肝功能正常与异常者的CEA未发现有差异.普通疾病组中CEA与γ-GT、ALP存在正相关性(r=0.171,0.139;均P<0.01).恶性肿瘤组中肝功能异常者的CA19-9高于正常者(z=-1.973,P<0.05).三组不同疾病中CA19-9与多种肝功能指标存在正相关.结论:胆道梗阻对CA19-9测定值有明显影响;低水平AFP与γ-GT有一定关系;而CEA则与肝功能无明确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对大面积脑梗塞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大面积脑梗塞病例,分两组:一组行保守治疗,一组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随访6月,31例保守治疗患者存活15例,死亡16例,死亡率51.6%;20例手术治疗患者存活16例,死亡4例,死亡率20%,有统计学差异。预后良好率(GOS4-5分),保守治疗组16.1%,手术治疗组20%,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能降低大面积脑梗塞的死亡率,但并不能改善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5.
目前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居消化道肿瘤死亡原因的第一位。胃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老年人是高发人群。而近年来胃癌有年轻化的趋势,特别是青年人胃癌的患病率不断增高的现象,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因青年人胃癌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加上医生对青年患癌的警惕性不高,容易造成误诊。为进一步提高青年人胃癌的早期诊断率,减少误诊,作者通过其与老年人胃癌比较,对其临床、病理特征等进行探讨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定小儿臂丛神经阻滞丙泊酚靶控输注的半数有效血浆靶控浓度。方法:择期臂丛麻醉下行前臂或手外科手术患儿,术前30min口服咪达唑仑镇静,序贯法靶控输注丙泊酚,初始血浆靶浓度设为5.0μg/mL,待患儿睫毛反射消失和对言语指令无反应时,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结果:丙泊酚TCI抑制小儿臂丛神经阻滞时患儿体动反应的半数有效血浆靶控浓度为3.9μg/mL,95%可信区间为3.6~4.2μg/mL。结论:口服咪达唑仑镇静下,丙泊酚抑制臂丛神经阻滞时患儿体动反应的半数有效血浆靶控浓度为3.9μg/mL。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预防性回肠造瘘对直肠癌患者低位前切除术后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行低位前切除术的直肠癌患者85例,其中行预防性造瘘26例,未造瘘59例,分别于术后(造瘘组为造瘘回纳术后)3、6个月及1年时采用LARS评分量表评估其肛门功能,并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术后3、6个月时,造瘘组患者LARS量表评分均高于未造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年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回肠造瘘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短期内有利于患者肛门功能的恢复,且远期对肛门功能亦无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罗库溴铵复合顺式阿曲库铵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肌松效果。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90例,患者年龄19~65岁, ASA分级Ⅰ~Ⅱ级。采用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即罗库溴铵组(R组,0.60mg/kg罗库溴铵)、顺式阿曲库铵组(C组,0.10mg/kg顺式阿曲库铵)和联合组(RC组,0.30mg/kg罗库溴铵+0.05mg/kg顺式阿曲库铵)。咪达唑仑、舒芬太尼、丙泊酚常规麻醉诱导,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靶控注射麻醉维持。采用TOF模式监测肌松情况,采用握力评价术后肌力恢复情况。观察患者血压、心率、氧饱和、体温等,记录肌松起效时间、持续时间、恢复指数及术后肌力恢复情况。结果 与C组比较,R组和RC组肌松药物起效时间较快(P=0.000)。与RC组比较,C组和R组肌松药物持续时间较短,术后拔管时间长,术中额外追加肌松药物次数多(P<0.01)。3组患者肌松药物恢复指数、术后握力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D95罗库溴铵和ED95顺式阿曲库铵联合使用时,缩短了诱导肌松起效时间,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提供了良好的肌松效果且术后肌力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麻下高频电刀切除扁桃体及创口缝合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2011年4月至2012年1月间本院行双扁桃体切除手术8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电刀组、传统组各.40例。电刀组行全麻下电刀切除扁桃体,并将腭舌弓、腭咽弓及扁桃体窝组织一并缝合,封闭创腔;传统组于局麻下行常规扁桃体剥离,创面未予缝合。比较研究两种方式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疼痛、出血等发生情况。结果电刀组手术时间较传统组[(12.71±2.65)min VS(30.75±5.28)min,t=19.298,P〈0.01]短,术中出血较传统组少[(5.56±1.46)mlVS(47.01±7.30)ml,t=35.136,P〈0.01],且术后疼痛轻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刀组无一例发生术后出血,传统组发生原发性出血1例,继发性出血2例。结论全麻下高频电刀切除+创口缝合较局麻下常规扁桃体剥离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局部疼痛轻,并可有效防止术后出血,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Thera-Band渐进抗阻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后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步态的影响。 方法 将脑卒中后偏瘫患者4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增加Thera-Band弹力带对偏瘫侧肌肉进行渐进抗阻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治疗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Berg平衡量表(BBS)、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中的行走和上下楼梯功能检测标准以及GaitWatch步态分析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 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FMA评分[(24.54±2.47)分]、Berg评分[(39.21±2.25)分]、FIM评分[(12.46±1.06)分]、步频[(79.00±8.08)steps/min]、步幅[(59.75±3.31)cm]、步速[(40.29±5.04)cm/s]以及对照组的FMA评分[(20.67±2.65)分]、Berg评分[(28.92±2.90)分]、FIM评分[(11.92±0.97)分]、步频[(69.17±8.11)steps/min]、步幅[(56.38±3.46)cm]、步速[(36.08±4.84)cm/s]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FMA评分、Berg评分以及GaitWhatch步频、步幅、步速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Thera-Band弹力带渐进抗阻训练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可有效地改善脑卒中患者运动和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