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与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人群胰岛素抵抗(IR)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16例IFG患者(设为IFG组)和128例正常人群(设为NC组),所有受试者测身高、体重、血压(SBP、DBP),检测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TG、TC、HDL-C、LDL-C)、血清25(OH)D。用稳态模式估计法公式评估胰岛素抵抗水平分析各因素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相关性。结果经Pearson相关分析,BMI、SBP、DBP与IR呈正相关,HDL-C、血清25(OH)D与HOMA-IR呈负相关(r=-0.502,P<0.01)。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FPG、BMI、HOMA-IR与〔25(OH)D〕密切相关。结论在排除饮食等其他影响因素后,血清25(OH)D可作为IR的独立预测指标,血清〔25(OH)D〕有可能成为IFG发生发展危险因素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镜像疗法配合肌电生物反馈对改善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效果。方法 选择97例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其中男性49例,女性48例;年龄65~81岁,平均69.63岁;身体质量指数23.05~29.71 kg/m2,平均身体质量指数25.84 kg/m2;脑卒中类型:脑梗死59例,脑出血38例;偏瘫下肢左侧62例,右侧35例。随机分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单一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给予镜像疗法配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治疗1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步行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下肢关节活动度、脑电波、独立单次步行距离及单次步行距离测定中失衡发生率。结果 治疗1个月后,2组患者步行功能等级分布均未至Ⅳ~Ⅴ级;两组患者步行功能等级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AS)及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FMAS:观察组(17.69±1.54)分vs (10.63±2.74)分,对照组(14.16±1.38)分vs (10.71±2...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盆底康复训练联合补中益气丸对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PFD)的防治效果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类胰岛素一号增长因子(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收治的经阴道分娩并确诊为PFD的产妇3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6例。2组产妇均行Kegel训练及盆底康复治疗仪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补中益气丸,2组均连续治疗6周。统计临床疗效,于产后42 d(治疗前)、3个月、6个月统计2组气虚积分变化、盆底肌力康复情况、盆腔器官脱垂(POP)和压力性尿失禁(SUI)发生情况,并检测2组血清TGF-β1和IGF-1含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 5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 00%(P 0. 01)。与产后42 d比较,产后3个月、6个月气虚积分、POP和SUI发生率逐渐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 01); 2组盆底肌力逐渐增强,观察组盆底肌力增强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或P 0. 01);产后3个月2组患者血清TGF-β1和IGF-1含量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 01)。结论:产后早期盆底康复训练联合补中益气丸对产后女性PFD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能够提高盆底肌力,降低POP和SUI发生率,可能与升高血清TGF-β1和IGF-1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血清血管内皮因子(VEG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及脑血管痉挛的影响。方法将86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两组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应用r-HuEPO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VEGF、NSE、S100B蛋白(S-100B)水平及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GCS)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的变化,并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监测患者脑血流,统计脑血管痉挛发生率。结果治疗2周,两组NSE、VEGF、S-100B水平及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基底动脉(BA)、椎动脉(VA)血流速率均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两组GCS、GOS评分均上升,观察组上升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采用r-HuEPO干预,可下调NSE、VEGF、S-100β蛋白表达,减轻脑血管损伤程度,降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脊髓不同节段损伤(SCI)进行脊髓损伤后康复治疗起始时间达到康复目标出现的并发症、残损分级变化、所需时间等指标变化。方法选择脊髓不同节段损伤病例120例,按损伤至入组时间的不同分组,分为术后组(n=62)、延迟组(n=58),比较术后组与延迟组不同节段脊髓损伤所需的康复时间、残损分级指标的变化,发生肺部感染、下尿路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压疮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组的不同节段脊髓损伤所需康复时间显著短于延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随着损伤平面的增高,脊髓损伤所需康复时间越长。术后组的脊髓损伤残损分级指标变化与延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组发生肺部感染、下尿路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压疮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随着脊髓损伤平面的增高,康复所需时间逐渐延长。早期康复干预可缩短康复时间和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