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2.
目的观察“翁格玛利”激励效应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如每日口服氟西汀20 mg),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翁格玛利”激励效应进行心理健康干预。于入选时及治疗5周后分别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D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对2组患者抑郁病情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进行评定。 结果2组患者分别经5周治疗后,发现治疗组NFDS评分[(13.29±4.21)分]、SDS评分[(40.12±7.21)分]、MBI评分[(75.26±6.12)分]及对照组NFDS评分[(19.1±3.13)分]、SDS评分[(52.32±8.82)分]、MBI评分[(68.86±7.36)分]均较入选时明显改善,并且上述指标均以治疗组患者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应用“翁格玛利”激励效应对PSD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能进一步缓解PSD患者抑郁病情,促其受损神经功能恢复及ADL能力提高,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计划行为理论(TPB)对颈椎病患者健康教育的影响。 方法选取颈椎病患者100例,依据入院先后顺序进行随机编号,双号设为实验组,单号设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式为管床护士向患者口头宣教疾病相关知识,并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干预组采用TPB理论构建护理行为干预,开展干预前问卷调查,然后对患者实施行为态度、主体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干预后)评估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疼痛六点行为评分)、健康行为和复发情况。 结果干预后,实验组颈椎疼痛六点行为评分为(2.62±1.09)分,分别与组内治疗前的(3.32±0.91)分和对照组干预后的(3.14±0.97)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除注意预防咽部感染和保暖例数外,其余各项健康行为养成和颈椎病复发比例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TPB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健康行为,并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