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3 毫秒
1.
目的观察红外偏振光联合抗菌药物治疗下肢创伤后丹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下肢创伤后丹毒患者68例,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4例,予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配入注射用头孢呋辛钠1.5 g,每日2次,静脉滴注;观察组34例,在上述药物治疗基础上使用红外偏振光治疗仪垂直于丹毒区域,以照射强度为最大功率60%,每日2次,持续照射10 min。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日,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及治疗第5日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前住院日及总住院日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能显著降低治疗前异常实验室指标,治疗后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第5日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红外偏振光联合抗菌药物治疗下肢创伤后丹毒,缩短患者术前等待日,从而缩短住院日。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活动平台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KA)后股骨假体冠状位角(FCCA),并探讨FCCA对UKA术后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1年3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接受UKA手术治疗的59例患者资料。根据患者术后FCCA大小将患者分为中立位组和可接受组。对两组患者的一般状况、围手术期各指标以及临床功能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对比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血红蛋白差值(ΔHb)、住院时间以及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以及术后1年膝关节功能HSS评分组间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时间效应(P<0.05),不存在交互效应(P>0.05)。同时,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以及术后1年膝关节VAS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时间效应(P<0.05),不存在交互效应(P>0.05)。两组患者FCCA分别为内翻1.1°(-1.7°,1.8°)、外翻-6.1°(-9.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股骨假体矢状面角、胫骨假体冠状面角以及胫骨假体矢状面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CCA在可接受范围内的偏差对早期临床效果不会有明显的影响,并且不会影响假体其他角度,而远期临床疗效仍需进一步随访跟踪。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骨科康复一体化模式在全膝关节置换(TKA)术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首次单膝TKA手术的1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给予骨科术后常规治疗和超早期系统化康复治疗(术前康复宣教、术后系统化康复治疗及每小时康复管理等综合康复措施)。对照组仅接受骨科术后常规治疗,分别比较术后第1~3天及出院当天两组手术侧膝关节主动屈曲、伸直和关节活动度,静息痛和运动痛,大腿围和小腿围以及术后引流量的情况。结果术前两组间手术侧膝关节主动屈曲、伸直和关节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3天及出院当天治疗组手术侧膝关节主动屈曲和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当天治疗组手术侧膝关节主动伸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术后第1~2天两组间静息痛和运动痛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及出院当天治疗组运动痛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1~3天及出院当天两组大腿围和小腿围组内健侧和患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治疗组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骨科康复一体化模式可显著改善TKA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电阻应变式传感器(RSS)在不同下肢骨折类型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20年10月—2022年8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外伤性下肢骨折患者99例,按照骨折类型分为股骨粗隆间骨折组79例、股骨干骨折组15例、股骨颈骨折组5例。患者均在牵引床上行闭合复位内固定术,使用RSS测量3组不同骨折类型手术中的初始牵引力、牵引时长、松解牵引力。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评分及3组不同骨折类型手术前后血色素变化及输血情况;比较使用不同内固定方式(长髓内钉、短髓内钉、空心钉)的术中牵引力和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长髓内钉固定患者和短髓内钉固定患者时下肢旋转角度。结果 3组不同骨折类型初始牵引力、牵引时长、松解牵引力、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组不同骨折类型术前、术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组术中输血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输血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不同内固定方式的患者牵引总时长、年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  相似文献   
5.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变为特征的常见慢性关节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受累关节的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证据表明炎症在OA关节软骨退变过程中起重要驱动作用,其不仅引起软骨组织细胞外基质降解,而且导致软骨细胞凋亡。本文通过回顾文献,从软骨组织的基本组成、炎性因子在OA患者中的表达、炎症导致软骨细胞合成和分解代谢失衡、炎症引起软骨细胞凋亡以及炎症作为靶点治疗OA的动物及临床研究现状5个方面进行文献综述,旨在通过归纳、总结和分析,进一步加深对OA发病机制的理解,为OA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骨肉瘤细胞侵袭的作用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处理4种骨肉瘤细胞系,24、48、72h后采用CCK-8法评估细胞增殖情况,并进行流式细胞术实验分析细胞凋亡情况。采用Transwell测定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分析肿瘤细胞侵袭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白藜芦醇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抑制骨肉瘤细胞增殖,同时促进骨肉瘤细胞凋亡,并显著抑制骨肉瘤细胞侵袭,其中相关基因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MMP2、MMP9表达明显下降。结论白藜芦醇可有效抑制骨肉瘤细胞侵袭,其潜在机制可能是下调MMP1、MMP2、MMP9等肿瘤侵袭相关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老年住院患者骨质疏松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医学科收治的38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依据,否患有骨质疏松分组,将其中17例骨质疏松患者设为观察组,21例无骨质疏松患者设为对照组进行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性别、教育程度以及认知障碍对患者骨质疏松的影响,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分与骨密度(BMD)的关联性.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认知障碍,老年住院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OR=6.910,95%CI:1.358~35.166,P=0.020),MMSE评分与患者腰椎骨密度T值(r=0.497,P=0.002)及髋关节骨密度T值(r=0.367,P=0.024)均存在线性相关关系.结论 认知障碍可能,老年住院患者患骨质疏松的风险因素之一,应当引起医务工作者及老年患者家属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术后夹闭引流管最适时长的选择。方法选取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膝骨关节炎患者120例,按照入院顺序编号,随机分组,分为4组(A组:持续引流组;B组:夹闭1 h组;C组:夹闭2 h组;D组:夹闭4 h组),每组30例。观察各组术前及术后48 h血红蛋白浓度(Hb)和红细胞比容(HCT)、总失血量、术后48h引流量、输血量、术后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关节肿胀、皮下瘀斑情况。结果四组术前Hb、HC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内术后Hb、HCT均小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总失血量、术前Hb与术后Hb差值、全组平均输血量、输血率的比较中持续引流组大于其余各组,夹闭1 h组大于2 h、4 h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夹闭2 h与4 h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引流量的比较中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持续引流组最大,夹闭4 h组最小;四组术后情况比较中,夹闭4 h组关节肿胀和皮下瘀斑发生率明显增高;HSS评分方面,四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活动度方面持续引流组大于其余各组(P0.05),夹闭1 h与2 h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夹闭4 h小于其余各组(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夹闭引流管2 h是最理想的时间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掌侧经肱桡肌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5-2016年行手术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对比掌侧传统Henry入路及经肱桡肌入路手术术后骨折愈合情况、桡骨远端形态恢复情况、腕关节活动范围以及综合Dienst评分。结果研究共纳入65例患者,其中采用Henry入路者40例,采用经肱桡肌入路者25例,所有患者均随访超过1年,并获得满意效果,两组患者掌倾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enry入路:(11.49±2.06)°,经肱桡肌入路:(10.92±1.92)°,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复位丢失、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情况。术后1个月、3个月及1年患者关节活动度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两组患者Dienst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65,P0.05)。观察手术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掌侧经肱桡肌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具有满意的临床效果,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合适备选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