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骨科康复一体化模式在全膝关节置换(TKA)术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首次单膝TKA手术的1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给予骨科术后常规治疗和超早期系统化康复治疗(术前康复宣教、术后系统化康复治疗及每小时康复管理等综合康复措施)。对照组仅接受骨科术后常规治疗,分别比较术后第1~3天及出院当天两组手术侧膝关节主动屈曲、伸直和关节活动度,静息痛和运动痛,大腿围和小腿围以及术后引流量的情况。结果术前两组间手术侧膝关节主动屈曲、伸直和关节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3天及出院当天治疗组手术侧膝关节主动屈曲和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当天治疗组手术侧膝关节主动伸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术后第1~2天两组间静息痛和运动痛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及出院当天治疗组运动痛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1~3天及出院当天两组大腿围和小腿围组内健侧和患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治疗组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骨科康复一体化模式可显著改善TKA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3.
张金龙  倪朝民  黄炎  吴鸣  陶冶  周静  汪澄 《华西医学》2021,36(11):1550-1555
目的 了解气压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预防作用.方法 回顾性纳入出院时间在2017年4月-2020年12月的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由骨科转入康复医学科行康复治疗的脊髓损伤患者,根据病例资料的医嘱内容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干预方法为气压治疗+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为常规康复治疗.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讨气压治疗与患者DVT发生风险的关系.结果 最终纳入153例患者,其中治疗组71例,对照组82例.康复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有10例(14.1%)发生DVT,对照组有21例(25.6%)发生DVT,两组间DVT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129,P=0.077).随访半年后显示,治疗组有11例(15.5%)发生DVT,对照组有12例(14.6%)发生DVT,两组间DVT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22,P=0.882).D-二聚体[比值比(odds ratio,OR) =1.104,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36,1.175),P=0.002]和年龄[OR=1.081,95%CI (1.040,1.124),P<0.001]是治疗后DVT发生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气压治疗[OR=0.210,95%CI (0.075,0.591),P=0.003)]是治疗后DVT发生风险的保护因素.年龄[OR=1.057,95%CI (1.008,1.108),P=0.023]是半年后DVT发生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但气压治疗的作用无统计学意义(P=0.393).结论 脊髓损伤后,需加强对血液高D-二聚体状态的管理,尤其需要关注高龄患者DVT风险,气压治疗可以作为降低住院期间脊髓损伤患者DVT发生风险的治疗措施,但半年后的预防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5.
近年来针对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尤其是认知障碍)的康复越来越受到关注。当前临床针对帕金森病认知障碍常用的康复手段包括运动训练、认知训练、非侵入性脑刺激、虚拟现实技术等。本文就帕金森病认知障碍的病理生理机制及常用康复技术予以简要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6.
正1969年,以问题为基础(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之后推广至全球,主要用于医学教育[1—2]。随着我国高校本科及专科康复治疗专业教育的飞速增长,康复治疗临床实习生数量剧增,临床实践是决定他们未来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教学培训。近年来,国内陆续将PBL教学法应用于康复治疗临床教学实践中[3]。PBL教学不仅有效缓解了临床师资力量有限的窘境,亦对学生起到学习专业知识能力的关键引导作用。下面就我科康复治疗专业本科生与专科生临床PBL教学工作做一报道,探讨同专业不同层次教育背景授课对象的临床教学要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康复医学科住院脑出血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脑出血患者230例,入院时完善凝血象、D-二聚体及瘫痪侧下肢静脉彩超检查。根据下肢静脉彩超表现,分为伴DVT组(31例)和不伴DVT组(199例);记录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瘫痪侧别、意识状况、是否气管切开、有无并发症(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压疮等)、有无异物置入、有无深静脉置管史、心率是否大于100次/分、此次发病后有无康复干预、瘫痪侧下肢肌张力状况、瘫痪侧下肢有无主动活动、瘫痪侧下肢有无肿胀、入院时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数值等临床因素。先采用单因素分析,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脑出血并发DVT的危险因素。 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病程、气管切开、尿路感染、压疮、异物置入、下肢肿胀和下肢肌张力等因素可能与脑出血患者DVT发生有关(P<0.05);回归分析显示,下肢肿胀[OR=20.624,95%CI=(2.033~209.263),P=0.010]和下肢肌张力低下[OR=9.956,95%CI=(2.699~36.735),P=0.001]与脑出血患者DVT发生有关。 结论 下肢肿胀和下肢肌张力低下是脑出血患者并发DVT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早期系统化康复训练对术后出血量和出院功能转归的影响,评价早期系统化康复在初次单侧TKA术后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TKA患者103例根据康复意愿,分为试验组54例,对照组49例。对照组接受骨科术后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接受早期系统化康复治疗。于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术后第3天和出院当天比较2组患者术后失血量和平均住院时间,同时分别采用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视觉模拟量表(VAS)、肢体围度、“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对2组患者的关节功能、疼痛程度、肿胀程度和步行能力进行评估。 结果 术后,试验组的出血总量、引流量、显性出血量、隐性出血量、高隐性出血例数和低隐性出血例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2、3天及出院当天试验组术侧膝关节的AROM、TUGT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当天,试验组的VAS评分为(3.06±0.94)分,与对照组(3.73±1.36)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4.93±1.23)d,显著少于对照组的(7.43±1.2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早期系统康复干预不会增加TKA术后的出血量,但可明显促进功能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9.
文题释义: 肌肉减少症:随着增龄和老年化过程,老年人的肌量逐渐减少,肌肉力量与肌肉强度也出现相应的下降,称为肌肉减少症。 足底压力:人体足底压力分布反映有关足的结构、功能及整个身体姿势控制等情况。 背景:肌肉减少症是老年化社会进程中不可避免的疾病,肌肉力量的下降、关节灵活性的降低、足部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会不同程度地引起老年人步态特征的改变。因此通过对比老年肌肉减少症患者与未患肌肉减少症的老年人足底压力测试数据,有助于为临床预测老年肌肉减少症患者的跌倒风险提供精准评价指标。 目的:探讨老年肌肉减少症患者的足底压力变化,为临床预测老年肌肉减少症患者的跌倒发生风险提供精准评价指标。 方法:应用Footscan2.0足底压力检测系统采集老年肌肉减少症患者和未患肌肉减少症的老年人对照组足底压力数据,对比分析受试者步长、步速、触地时长、足底分区压力、足底压力中心移动轨迹。试验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结果与结论:肌肉减少症组步长、步速较对照组均降低;肌肉减少症组触地时长较对照组延长;肌肉减少症组左足第二至第五脚趾区、第三跖骨区、足中部区、第四跖骨区、第五跖骨区足底压力变化与对照组相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肌肉减少症组右足第二至第五脚趾区、第三跖骨区、第四跖骨区、第五跖骨区足底压力变化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肌肉减少症组足底压力中心轨迹总长度、左右足椭圆短轴长度、左右足椭圆长轴长度变化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提示老年肌肉减少症患者步行能力、平衡控制能力较对照组减低,步态对称性较未患对照组变差。 ORCID: 0000-0003-2320-8026(何媛媛);0000-0002-3764-2192(丁呈彪)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中老年脑出血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血液指标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脑出血患者77例,入院3日内对这77例脑出血患者进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检查,根据下肢静脉彩超表现,将其分为DVT组(18例)和非DVT组(59例)。收集2组患者入院第2日清晨的血常规、生化、凝血象、D-二聚体检查结果,并采用t检验和秩和检验对2组患者上述检查结果中的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小板、白蛋白、球蛋白、尿素氮、肌酐、尿酸、空腹血糖、电解质、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等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DVT组的白蛋白、尿酸和钙的水平分别为(33.35±3.99)g/L、(198.98±65.69)umol/L和(2.18±0.15)mmol/L,均显著低于非DV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空腹血糖和D-二聚体水平则均显著高于非DV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血尿酸、钙和白蛋白水平的降低,以及空腹血糖和D-二聚体水平的增高与脑出血患者DVT的发生有关,即临床治疗过程中应保持正常的血尿酸、钙、白蛋白和空腹血糖水平,积极降低D-二聚体,才可更有效地预防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