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前原发肿物超声特征与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8年5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分化型甲状腺癌的217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病理是否发生转移分为转移组(101例)和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对照组(116例)。计算术前超声表现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漏诊率、误诊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统计分化型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结果:术前超声对分化型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漏诊率、误诊率分别为91.1%(92/101)、94.8%(110/116)、93.1%(202/217)、93.9%(92/98)、92.4%(110/119)、8.9%(9/101)、5.2%(6/116)。转移组患者淋巴结收缩期最高流速和搏动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阻力指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转移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性别与年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原发肿物的部位、边缘、边界、内部回声、回声的均匀性与对照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原发肿物的数目、大小、纵横比、与被膜接触面积、微钙化、内部血流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原发肿物侵犯甲状腺被膜、微钙化、内部血流丰富为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原发肿物数目、大小、纵横比与颈部淋巴结转移关系不明显(P0.05)。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原发肿物侵犯甲状腺被膜、微钙化、内部血流丰富为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临床上针对此类患者,术前超声医生应更仔细地寻找淋巴结转移征象,外科医生应据此制定精准化、个性化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早期发现高尿酸血症患者痛风性关节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高尿酸血症并发痛风性关节炎患者30例,分析其血清尿酸水平与受累的关节数量的相关关系。采用国产彩超Mindray DC-8,常规扫查双手的掌指关节、指间关节及双足的足趾关节(共58个),超声观察有无滑膜增厚、关节腔积液、晶体沉积及骨侵蚀表现。将30例患者按照血清尿酸水平分为3组,第一组:≤600μmol/L;第二组:600μmol/L且800μmol/L;第三组:≥800μmol/L,分别观察每组中受累关节的超声表现情况。结果 30例患者的血清尿酸为440.21~1 027.43μmol/L,平均(680.13±151.77)μmol/L,每例患者受累的关节最少为1个,最多为32个。血清尿酸水平与受累关节数量呈正相关(r=0.942,P0.01)。不同血清尿酸水平的三组中受累关节均有滑膜增厚的表现,发现率为100%;关节腔积液的发现率分别为82.76%、85.27%、92.07%,三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晶体沉积的发现率分别为27.59%、86.05%、82.93%,第三组与第二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二组和第三组分别与第一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侵蚀的发现率分别为6.90%、51.16%、53.05%,第三组与第二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二组和第三组分别与第一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超声可以在血尿酸水平增高的早期通过发现关节滑膜组织的增厚对关节病变进行评估,有利于对痛风性关节炎提供早期的影像学诊断。此外,高频超声还可以观察痛风性关节炎不同阶段的病理改变,有利于监测和评估疾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支架成形术治疗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年来应用支架成形术治疗的27例ARAS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后均定期(术后1,3,6,12个月)随访检测肾动脉狭窄率,肾动脉阻力指数(RI),血压,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GFR)及服用降压药物的种数.结果:27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技术成功率100%.与术前比较,患者术后各时间点各项观察指标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年随访期间,肾动脉再狭窄发生率14.8%(4/27),肾动脉RI改善率92.6% (25/27),收缩压改善率85.2% (23/27),舒张压改善率74.1% (20/27),SCr改善率66.7%(18/27),GFR改善81.5%(22/27),服用降压药物种数减少63.0%(17/27).结论:应用支架成形术治疗ARAS能明显改善肾功能,降低血压,减少口服降压药种类,有较好的安全性和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超声微泡介导EGFP转染大鼠关节滑膜组织的可能性.方法 24只正常清洁级Wister大鼠;4只为单纯对照组,20只为实验组.实验组根据质粒的剂量又分4组,每组5只(10个膝关节),1组:超声+微泡+1μg EGFP;2组:超声+微泡+5μgEGFP;3组:超声+微泡+10μg EGFP;4组:超声+微泡+15μg EGFP.将300μl SonoVue与EGFP混合,注射入大鼠关节腔内,超声持续照射10 min.3 d后取大鼠膝关节滑膜组织,直接贴在载玻片上,在荧光显微镜480 nm波长激发状态下观察EGFP转染效果.结果 1μg和5μg EGFP组与单纯对照组比较,荧光强度稍有增强,但是不明显;而10μg和15μg组荧光强度与单纯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增强.结论 超声介导微泡可以实现EGFP质粒对正常大鼠关节滑膜组织的转染,10μg EGFP是本实验的最佳剂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评价房间隔缺损(ASD),尤其是合并肺动脉高压者介入封堵术后心脏结构及功能改变的价值。方法经超声心动图确诊为ASD并成功施行封堵术的患者109例,肺动脉压力正常者55例,轻度肺动脉高压者(PASP,35~50 mmHg)25例,中度肺动脉高压者(PASP,50~70 mmHg)17例,重度肺动脉高压(PASP〉70 mmHg)者12例。分别于封堵术前3 d,术后3 d、1个月、3个月、6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心脏结构及心功能。结果肺动脉压力正常者及轻度肺动脉高压者,与术前相比,术后3d右心房、右心室和肺动脉内径减小(P〈0.05),肺动脉瓣口血流速度降低,左心室内径增大,左心房和主动脉内径在术后1个月增大(P〈0.05),在后期随访中上述变化逐渐趋于稳定;中度肺动脉高压者与术前相比,右心房和右心室内径在术后3个月时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和左心房分别在术后3个月、6个月时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肺动脉高压者与术前相比,左心房和左心室内径在6个月时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右心房、右心室、主动脉及肺动脉内径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重度肺动脉高压ASD患者,通过封堵术可增加患者手术机会,但其心脏结构恢复时间长且效果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VTIQ)剪切波弹性成像联合盆底超声对阴道分娩者产后盆底功能障碍(PFD)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海南医学院附属海南医院收治的经阴道分娩的42例PFD患者为PFD组,选择同期52名经阴道分娩的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均进行盆底超声和VTIQ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记录并比较2组受检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体质量指数、产次及新生儿体质量以及盆底超声检查参数[膀胱颈移动度(BND)、膀胱尿道后角(PUVA)、尿道旋转角度(URA)、子宫颈外口移动度(COD)、直肠壶腹部移动度(RAD)、盆膈裂孔面积(LHA)]和弹性超声参数(静息状态和最大缩肛状态下杨氏模量值)。单因素分析采用秩和检验及t检验,筛选出对PFD有诊断价值的指标,并建立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明确阴道分娩者产后PFD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单个参数及回归模型的诊断价值,并进行曲线下面积(AUC)的比较。 结果单因素分析正常对照组和PFD组产次、新生儿体质量、BND、PUVA、URA、COD、RAD、LHA、最大缩肛状态杨氏模量值及杨氏模量值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杨氏模量值差值区分正常对照组与PFD组AUC大于最大缩肛状态杨氏模量值(0.865 vs 0.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844,P<0.001)。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新生儿体质量(X4)、BND(X5)及LHA(X10)是阴道分娩后PFD的独立危险因素,杨氏模量值差值(X13)是阴道分娩后PFD的独立保护因素,构建的Logistic回归模型为:Logit(P)=-60.011+0.010X4+0.599X5+1.202X10-0.416X13。ROC曲线结果显示新生儿体质量、BND及LHA、杨氏模量值差值以及回归模型预测阴道分娩后PFD的AUC分别为0.779、0.836、0.876、865、0.996,其中回归模型预测的AUC明显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的结果(P<0.001、<0.001、=0.006、=0.013),其余单个指标AU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当回归模型预测概率为0.5454时,其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88.10%和94.23%。 结论VTIQ技术联合盆底超声建立的回归模型对阴道分娩者产后PFD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细胞凋亡与诊断超声持续照射时间的关系,以及生殖医学领域应用诊断超声所需安全照射时间。方法:将健康纯种二级Wistar雌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B超照射10min组、20min组和30min组,彩超照射10min组;照射后24h取子宫内膜,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子宫内膜细胞早期凋亡的水平。结果:(1)流式细胞仪二维点图显示:对照组未见或偶见散在的早期凋亡细胞;B超照射10min组出现早期凋亡细胞;20min组及30min组的早期凋亡细胞明显增多,以30min组最为明显;彩超照射10min组出现较多的早期凋亡细胞;(2)早期凋亡率比较:照射各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均有统计学意义,B超照射10min组与20min组及30min组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同频率彩超照射10min比B超照射10min早期凋亡率明显增高。结论:诊断超声辐照大鼠子宫可诱导内膜细胞凋亡增加,且凋亡率与超声持续时间及输出功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25(7):543-547
目的:分析声辐射力脉冲成像(ARFI)技术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表现及其与骨桥蛋白表达量(OPNmRNA)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医院普外科收治的59例经手术病理确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将其纳入观察组;另选取同期30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将其纳入对照组。采用彩色超声诊断仪对两组患者初歩检查后切换至ARFI下声触诊组织成像(VTI)模式与声触诊组织定量(VTQ)模式,分别测量VTI面积与二维面积比值及VTQ模式下剪切波速度(SWV)值;检测两组患者甲状腺组织中OPN表达量。分析两组病灶边界、形态、内部回声、钙化及血流等指标差异性,分析VTI面积与二维面积比值及SWV值与甲状腺组织中OPNmRNA表达量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甲状腺乳头状癌结节形态多表现为边界不规则形呈毛刺样改变,结节内部低回声,纵横比>1;对照组良性结节形态多表现为边界清楚,内部呈现中高回声,大部病灶无钙化发生。观察组VTI下面积比值及VTQ下SWV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13、43.334;P<0.05);观察组OPN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8.894,P<0.05)。观察组甲状腺乳头状癌的OPNmRNA表达量与VTI下面积比值和VTQ下SWV值呈显著正相关(r=0.235、0.264;P<0.05)。结论:采用ARFI技术联合OPNmRNA表达量检测可作为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及预后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SWE)评估孕妇宫颈在其早产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行产前超声检查的孕妇187例,分为无先兆流产或早产表现组(对照组)和出现先兆流产或早产表现需住院组(病例组).两组中所有孕妇依孕周分为早孕亚组、中孕亚组和晚孕亚组.应用SWE测量宫颈剪切波速度(SWS),进行操作者间和操作者内一致性检验,分析对照组和病例组、不同孕周亚组SWS的差异及对早产的预测.结果 病例组78例,10例妊娠结局为早产;对照组109例,4例妊娠结局为早产.操作者间和和操作者内SWS的变异分别0.1 m/s和0.15 m/s.对照组中早孕亚组(<14周,24例孕妇)、中孕亚组(14~28周,31例孕妇)和晚孕亚组(29~37周,54例孕妇)平均SWS分别为(1.8±0.2)m/s、(1.6±0.1)m/s和(1.4±0.2)m/s,早孕亚组、中孕亚组分别与晚孕亚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病例组孕周匹配的对照组孕妇为29例,两组宫颈平均SWS分别为(1.3±0.1)m/s、(1.5±0.15)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病例组妊娠结局为早产和足月分娩孕妇宫颈平均SWS分别为(1.3±0.1)m/s和(1.5±0.15)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结论 宫颈剪切波弹性成像所获得的剪切波速度测量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可作为预测孕妇早产风险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0.
关节疾病的基因治疗是当今国内外研究的热门课题[1].超声击破微泡造影剂介导作为一种新型的基因转染方法,在心脏、脑、角膜及肿瘤组织中得到实验证实[2-4].本实验旨在探讨该方法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滑膜组织中实现基因转染的可能性.资料与方法一、质粒的提取与鉴定取大肠杆菌DH5α制备感受态细菌,将质粒pEGFP-C1转化感受态细菌,挑取单菌落接种到LB培养基中,37℃振荡培养过夜.提取质粒后酶切电泳鉴定.二、实验动物及分组1.建立RA大鼠动物模型:24只正常清洁级Wister大鼠,雌雄各半,体质量258~279 g,平均(261.57±5.42)g.Ⅱ型胶原乙酸溶液(4 mg/ml)4℃搅拌过夜后按1∶1滴加至冷的福氏完全佐剂中,充分乳化.每只大鼠在左后足底、尾根部、背部分3点皮内注射乳化液共0.25 ml,7d后用同样方法加强注射一次.大鼠四肢足爪均严重肿胀、踝关节直径增长幅度≥2mm为造模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