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5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35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38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 我国代谢综合征(MS)患病率逐年升高,血尿酸(SUA)水平与MS的发生密切相关,由于SUA受肾功能影响,采用标化SUA〔SUA/血肌酐比值(SUA/Scr)〕可更好地预测MS。内脏脂肪指数(VAI)是衡量内脏脂肪蓄积程度的重要指标,可更直接地预测MS的发生风险。但目前在甲状腺功能正常人群中,关于VAI是否介导SUA/ Scr与MS关联的研究较少。 目的 探讨VAI在甲状腺功能正常人群中SUA/Scr与MS发生风险间的中介效应。 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年度体检的10 042例体检人群。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并进行体格检查和生化检测,计算SUA/Scr和VAI。采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制定的标准诊断MS。将研究对象分别按照SUA/Scr水平四分位数和VAI四分位数,各分为4组:Q1~Q4组和V1~V4组。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究SUA/Scr与VAI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SUA/Scr和VAI对MS发生的影响;采用bootstrap方法分析VAI是否介导SUA/Scr与MS之间的关联。 结果 10 042例研究对象中,MS患者1 833例(18.25%),非MS患者8 209例(81.7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UA/Scr与VAI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Q1组相比,Q2组〔OR=1.310,95%CI(1.039,1.651)〕、Q3组〔OR=1.372,95%CI(1.089,1.729)〕、Q4组〔OR=1.744,95%CI(1.381,2.203)〕人群发生MS的风险增加(P<0.05);与V1组相比,V3组〔OR=6.721,95%CI(4.600,9.819)〕、V4组〔OR=33.327,95%CI(21.509,51.640)〕人群MS的发病风险增加(P<0.01)。中介效应分析表明,SUA/Scr对MS发病率具有直接影响〔β=0.154,95%CI(0.104,0.205)〕,并且VAI部分介导了SUA/Scr对MS发病率的影响〔β=0.183,95%CI(0.156,0.213)〕,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54.25%。 结论 甲状腺功能正常人群SUA/Scr和VAI是MS发生风险的预测指标,VAI部分介导了SUA/Scr对MS发病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对高脂诱导胰岛素抵抗Apo E~(-/-)小鼠肝脂代谢相关基因的影响。方法 17只♂C57BL/6J小鼠作为对照组,给予正常饮食;68只♂Apo E~(-/-)小鼠,给予高脂饮食,饲养16周后,将小鼠分为模型组、氧化苦参碱低、中、高剂量组。给药8周,测定小鼠体重和一般生化指标。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肝组织LPL、FAT/CD36、CPT1、UCP2、SREBP-1c、FAS、ACC 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氧化苦参碱能不同程度的降低体重、FBG、TC、TG、FFA、FINS、HOMA-IR,升高GIR,改善胰岛素的抵抗。同时降低了LPL、FAT/CD36、UCP2、SREBP-1c、FAS、ACC m 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了CPT1表达水平。结论氧化苦参碱能够通过脂转运、氧化、合成3个环节较全面的调节肝脂质代谢,改善高脂诱导的Apo E~(-/-)小鼠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血清miR-27与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及25(OH)D3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5月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确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86例为T2DM组,并以有无下肢血管病变分为下肢血管病变(LLPAD)亚组44例和非下肢血管病变(Non-LLPAD)亚组42例;选择同期医院门诊健康体检者76例为对照组,测定比较各组血清miR-27 mRNA表达及TC、TG、HDL-C、LDL-C、HbA1c、FPG、25(OH)D3、hs-CRP、Fib水平。结果 T2DM组miR-27 mRNA、TC、TG、LDL-C、Fib、HbA1c、hs-CRP、FPG水平高于对照组,25(OH)D3、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t=13.371、13.036、25.364、19.698、29.326、38.489、95.524、66.547,66.241、8.698,P均=0.000);LLPAD亚组miR-27 mRNA、TC、TG、LDL-C、Fib、HbA1c、hs-CRP、FPG水平高于Non-LLPAD亚组,25(OH) D3、HDL-C水平低于Non-LLPAD亚组(t=5.275、13.541、26.541、8.965、20.146、14.548、14.369、23.654、7.711、9.491,P均=0.000);miR-27 mRNA与25(OH)D3、HDL-C呈负相关(r=-0.486、-0.483,P=0.039、0.039),与TC、TG、LDL-C、Fib、HbA1c、hs-CRP、FPG呈正相关(r=0.651、0.572、0.494、0.747、0.438、0.523、0.591,P均<0.05);高水平的miR-27 mRNA、TC及低水平的25(OH)D3均为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OR=2.43.7、4.268、13.625,P<0.05);miR-27 mRNA、25(OH)D3两者的AUC相近,均小于TC;miR-27 mRNA、25(OH)D3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相近(P>0.05),均小于TC(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血清miR-27 mRNA水平升高,与25(OH)D3呈负相关;miR-27、25(OH)D3诊断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可作为判定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健康体检者胰岛素抵抗(IR)与脂代谢异常之间的相关性,并探讨应用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G/HDL-C)预测IR的最佳分界值。方法 选取2014年5月~7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体检中心体检者785名纳入本研究,按照不同性别将研究对象分别以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中位数2.02为界限,分为胰岛素抵抗(IR)组和胰岛素敏感(IS)组,比较两组体格检查指标及生化指标,并分析IR与血脂异常的相关性。应用ROC曲线探讨TG/HDL-C预测IR的最佳分界值。 结果 两组男性和女性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TG、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TG/HDL-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HOMA-IR与FBG、TC、TG、LDL-C、TG/HDL-C呈正相关(P<0.05),与HDL-C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重指数(BMI)、腰围(WC)、FBG、TG及HDL-C是IR的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提示预测男性健康体检者IR发生风险的TG/HDL-C为1.24(AUC:0.748,95%CI:0.704~0.792),敏感性为64.80%,特异性为75.90%;预测女性健康体检者IR发生风险的TG/HDL-C为1.36(AUC:0.728,95%CI:0.670~0.785),敏感性为58.00%,特异性为79.70%。结论 IR与血脂异常具有相关性,尤其和TG、HDL-C密切相关。TG/HDL-C可以作为预测健康体检者IR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5.
全球肥胖的发病率在近几十年中持续增长,尽管人们试图采取各种方式进行干预,育龄女性在孕期肥胖者仍占20%,肥胖女性妊娠几乎可以导致所有产科并发症的增加,并且造成胎儿的先天异常和宫内异常生长。由于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变的局限性,减肥手术已经成为治疗肥胖和减少孕期肥胖相关并发症最有效的方式。对于特定类型的并发症,减肥手术后的怀孕似乎比孕期肥胖更安全。  相似文献   
6.
糖负荷对小鼠腹内侧核PGC-1α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鼠糖负荷后血糖的变化与下丘脑腹内侧核神经元表达PGC-1α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昆明小鼠禁食禁水过夜后,随机分为空腹对照组、灌胃50%葡萄糖(2 g/kg)30、60、120和180 min组。分别于观察时间点尾静脉血糖测试结果,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半定量观察小鼠下丘脑腹内侧核PGC-1α阳性细胞的变化。结果糖负荷结果:与空腹对照组相比,糖负荷后血糖开始升高,30 min组血糖水平最高,之后开始下降,180 min组降至糖负荷前水平。分别为7.25±2.84(对照组)、16.22±3.51(30 min组)、14.08±4.14(60 min组)、12.07±1.85(120 min组)、10.12±1.31 mmol/L(180 min组)。免疫组化结果:与空腹对照组相比,糖负荷后各组腹内侧核PGC-1α阳性神经细胞数量均显著性降低(P0.05);糖负荷120 min组最低,之后开始恢复。相关性分析显示血糖水平与下丘脑腹内侧核PGC-1α阳性神经细胞数变化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r=0.983)。结论在小鼠糖负荷实验过程中,血糖升高与下丘脑腹内侧核神经元PGC-1表达下调之间显著相关,提示下丘脑PGC-1表达可能是维持血糖稳定的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与进口那格列奈比较评价国产米格列奈钙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218例,用双盲双模拟随机平行方法分组,治疗16周后比较两组餐后2h静脉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静脉和指尖空腹血糖。检测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血压、心率、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作为安全性评价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静脉空腹血糖和指尖空腹血糖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两组间疗效无统计学差异。两组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对血压、心率、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的影响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国产米格列奈片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与超重肥胖儿童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 测定62例超重肥胖儿童和35例正常体重儿童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和SAA水平.以稳杰模型评估法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估测IR状态.结果 超重肥胖儿童SAA明显高于正常体重儿童(SAA取对数值:5.32±0.65比3.16±0.44,P<0.01),且SAA与体重指数(r=0.269,P=0.005)、FINS(r=0.207,P=0.022)、HOMA-IR(r=0.230,P=0.012)呈正相关,与ISI呈负相关(r=-0.117,P=0.006).结论 超重肥胖儿童SAA明显升高,其变化与儿童肥胖及IR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高脂饮食和罗格列酮干预对老年大鼠骨骼肌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和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表达的影响. 方法 21~23月龄Wistar大鼠分为老年对照组、高脂组和高脂+罗格列酮干预组(干预组),并设4~5月龄Wistar大鼠作为青年对照组.应用正常葡萄糖高胰岛素钳夹技术评价胰岛素敏感性,高脂喂养第8周时,检测骨骼肌PGC-1α和Mfn2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高脂喂养8周后,青年对照组、老年对照组和高脂组空腹血游离脂肪酸[(0.68±0.18)mmol/L、(0.82±0.23)mmol/L和(1.53±0.40)mmol/L],三酰甘油[(0.53±0.13)mmol/L、(0.63±0.17)mmol/L和(1.08±0.30)mmol/L],骨骼肌三酰甘油[(1.09±0.17)mmol/L、(1.34±0.20)mmol/L和(2.07±0.30)mmol/L]均升高,葡萄糖输注率((30.4±4.2)mg·kg~(-1)·min~(-1)、(20.9±2.2)mg·kg~(-1)·min~(-1)和(12.0±1.9)mg·kg~(-1)·min~(-1)]下降;经过罗格列酮干预后游离脂肪酸[(0.93±0.29)mmol/L]、三酰甘油[(0.62±0.12)mmol/L]及骨骼肌三酰甘油[(1.68±0.28)mmol/L)]均明显下降,葡萄糖输注率[(16.7±1.7)mg·kg~(-1)·min~(-1)]升高.与青年对照组比较,老年对照组骨骼肌PGC-1α和Mfn2的表达下降,经高脂喂养后PGc-1α和Mfn2的表达进一步下降,干预组上述基因的表达均显著高于高脂组(P<0.05),但仍比老年对照组降低(P<0.05). 结论 高脂饮食可诱导老年大鼠产生IR,推测可能与骨骼肌PGC-1α和Mfn2的表达下降有关;罗格列酮可通过改变骨骼肌PGC-1α和Mfn2的表达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正>二甲双胍因其安全有效、费用低、心血管获益等特点,是目前2型糖尿病(T2DM)患者应用最广泛的降糖药物~([1,2]),但其具体作用机制仍不清楚。目前认为二甲双胍的主要降糖机制是通过磷酸腺苷(AMP)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依赖~([3])和非AMPK依赖~([4])途径实现抑制糖异生的作用。然而研究发现,静脉注射二甲双胍比口服降糖效果差很多~([5]),二甲双胍通过肠道相关通路也可发挥降糖作用~([6])。近期啮齿类动物研究~([7])和临床试验~([8])表明,肠道菌群的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