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甲氨蝶呤(MTX)周期联合小剂量环磷酰胺(CTX)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所纳入的RA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用MTX组、单用CTX组及MTX联合CTX治疗组。在基线和24周时对患者进行疗效及安全性评估。以美国风湿病学会(ACR)疗效评价指标ACR20为主要疗效指标,ACR50、ACR70、欧洲抗风湿联盟(EULAR)疗效指标、DAS28评分、疼痛目视模拟测试表(VAS)评分、患者对自身健康状况的总体评估(PGA)、医生总体评价、压痛关节数(TJC)、压痛关节指数(TJI)、肿胀关节数(SJC)、肿胀关节指数(SJI)、健康评估问卷(HAQ)为次要疗效指标。结果治疗24周后,MTX+CTX组达ACR20改善的患者比例(81%)高于MTX组(56%)及CTX组(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4周时MTX+CTX组达ACR50改善的患者比例高于CTX组(P<0.05),与MTX组之间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24周,MTX+CTX组达到EULAR有效的患者比例(77%)高于MTX组(48%)及CTX组(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各组DAS28分数均较基线下降(P<0.05),24周时MTX+CTX组DAS28分数低于MTX组和CTX组(P<0.05)。24周时MTX+CTX组在压痛关节数/指数、疼痛VAS评分、ESR的改善程度高于MTX组(P<0.05),在压痛关节数/指数、肿胀关节数/指数、疼痛VAS评分、PGA、医生总体评价、HAQ、ESR的改善程度高于CTX组(P<0.05)。3组之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TX联合CTX治疗能显著改善RA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炎性指标,疗效优于单用MTX及单用CTX,两者联合治疗安全耐受性好,与单用MTX及单用CTX相比,并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正>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常见的以关节的滑膜炎、肌腱腱鞘炎、关节积液、骨侵蚀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病因未明,多对称性累及多个关节,尤其是手足小关节,其次为腕、肘、肩、踝、膝、髋及脊椎等关节。病变反复发作,终致不同程度的关节功能障碍。近年来,随着磁共振成像(MRI)在骨关节诊断领域广泛应用,其对RA诊断成为研究热点,且一致认为MRI的诊断价值远远超越了X  相似文献   
3.
<正>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高度致残性自身免疫病,其最佳治疗策略是早期诊断、早期给予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的联合治疗,以有效控制骨关节破坏,降低疾病活动度。国际上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是有效治疗RA的药物,对于难治性RA也把MTX作为联合用药的基础,最常用的联合治疗方案是以MTX联合来氟米特(LEF)为代表~([1])。近年来却有不少报道证实MTX联合LEF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免疫抑制剂治疗中系统性硬化症 (systemic sclerosis, SSc) 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及自然杀伤 (natural killer,NK) 细胞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实验室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而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SSc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使用免疫抑制剂的32例SSc患者(SSc组)和 30例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组外周血T、CD4+T、CD8+T、B、NK细胞数量及比例,比较SSc组与HC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差异,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与SSc其他实验室及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与HC组相比,SSc组中T、CD4+T、CD8+T、B、NK细胞数量均明显减少 (P<0.05), 同时,NK细胞占淋巴细胞的百分比也明显降低(P=0.004); 此外,使用免疫抑制剂的SSc患者中65%以上外周血存在各淋巴细胞亚群细胞数量减少。CD4+T淋巴细胞数量降低组与正常组相比,其出现雷诺现象的比例明显升高(P=0.024), 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也明显升高(P<0.001,P=0.018); CD8+T淋巴细胞数量降低组与正常组相比,红细胞沉降率明显升高(P=0.022);B淋巴细胞数量降低组与正常组相比,发生指尖溃疡的风险明显增高(P=0.019); NK细胞数量降低组与正常组相比,发生指尖溃疡的风险明显增高(P=0.033),而体内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M水平明显降低(P=0.049)。相关性分析可见,红细胞沉降率与总T淋巴细胞(r=-0.455,P=0.009)、CD4+T淋巴细胞(r=-0.416,P=0.018)、CD8+T淋巴细胞(r=-0.430,P=0.014)、B细胞(r=-0.366,P=0.039)数量呈负相关。结论: +T、CD8+T、B及NK细胞数量明显减少,某些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可能与雷诺现象、指尖溃疡的发生有关,与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呈明显负相关,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SSc中应定期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细胞数量。  相似文献   
5.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心血管疾病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重要死因。传统的改善病情抗风湿药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及死亡的风险,但是具体某种药物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尚属未知。本文就类风湿关节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Th1/Th2型细胞因子失衡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生及进展的关系。方法收集100例SLE患者(非活动组患者37例,活动组患者63例)及30名健康者。流式细胞仪微球捕获芯片技术(CBA)检测血清Th1及Th2型细胞因子血清白细胞介素(IL)-2、IL-4、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干扰素(IFN)-γ水平。结果 (1)SLE患者组血清IL-4、IL-6及IL-10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IL-2、TNF-α及IFN-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相关性分析显示:IL-4和IL-6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呈正相关,IL-2和IFN-γ与SLEDAI呈负相关,尚不能认为TNF-α及IL-10与SLEDAI有相关性。结论SLE的发生发展与细胞因子紊乱,Th2相关细胞因子占优势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皮肌炎(DM)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计数与其合并间质性肺疾病(ILD)的关系。方法选择皮肌炎患者59例,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标记分子的绝对表达情况,分析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疾病的患者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计数,如T淋巴细胞(CD3+),CD4+T细胞(即辅助性T细胞,Th),CD8+T细胞(即抑制性/细胞毒性T细胞,Ts/CTL),B淋巴细胞(CD3-/CD19+)、自然杀伤(NK)细胞(CD3-/CD16+CD56+)及淋巴细胞总数(T+B+NK)计数及CD4+/CD8+比值的相关性。结果胸部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HRCT)显示ILD的皮肌炎患者CD4+T细胞数目(652±394)高于未合并ILD患者(428±331),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肌炎患者CD4+T细胞数目升高与间质性肺疾病呈正相关(r=0.269,P<0.05)。结论 CD4+T细胞异常增高是皮肌炎患者合并间质性肺疾病的危险因素,对评估皮肌炎预后亦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临床上常见的自身免疫病之一,AS合并血栓国内外报道不多,且多为个案报道,多为单部位的静脉或动脉血栓,现将我们在临床上遇到的1例极为少见的AS合并多发动脉血栓报告如下,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以期提高对AS合并动脉血栓的认识,并探讨其发病机制,旨在有效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抗核小体抗体(AnuA)单独及与抗核抗体(ANA)、抗Sm抗体和抗双链DNA(dsDNA)抗体联合检测对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JSLE)与成人SLE的诊断价值;探讨AnuA与JSLE和成人SLE的临床特点及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的相关性并进行比校分析。方法选取141例JSLE及165例成人SLE患者,56例非JSLE及46例成人非SLE的疾病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AnuA;收集JSLE和成人SLE患者同期临床资料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SLEDAI评分,分析JSLE和成人SLE患者AnuA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JSLE与成人SLE发病性别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nuA对JSLE的敏感度(74.47%)高于成人SLE组(59.39%),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SLE组AnuA与抗dsDNA抗体及抗Sm抗体联合检测敏感度分别为84.68%和83.47%,高于成人SLE组72.05%和65.9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JSLE、成人SLE组AnuA与SLEDAI评分均呈正相关(r=0.239,P=0.032;r=0.125,P=0.014)。结论Aun A单独或与抗dsDNA抗体和抗Sm抗体联合检测,对JSLE诊断的敏感度均较成人SLE高。AunA与2组疾病活动度相关,为JSLE、成人SLE的诊断及疾病活动度的评估提供了又一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以发热为首发表现的皮肌炎(DM)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将71例DM患者按首发症状有无发热进行分组,起病急缓进行分层,对其临床资料分别进行分析。结果①71例DM患者,发热首发组24例,急性起病(皮疹和肌炎的发生时间≤6月)16例(67%),慢性发病(皮疹和肌炎的发生>9月)8例(33%);非发热首发组47例,急性起病26例(55%),慢性发病21例(45%);②首发表现:24例以发热起病的DM患者,首发症状仅有发热7例(29%),发热伴皮疹13例(54%),发热伴肌无力2例(8%),发热、皮疹和肌无力同时出现2例(8.3%);③皮肤表现:非特征性皮疹在2组急性发病患者中进行比较,16例发热首发组非特征性皮疹占12例(75%),26例非发热首发组非特征性皮疹3例(1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肌炎表现:在急性和慢性起病患者中,肌力Ⅰ~Ⅲ级和肌酸激酶升高的发生率,发热首发组均低于非发热首发组。其中急性起病患者,肌酸激酶升高,发热首发组与非发热首发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热首发组急性起病患者肌电图肌源性损害达87%;⑤系统损害:在急性起病患者中,发热首发组16例,发生系统损害13例(81%),其中11例(69%)为严重的系统损害;非发热首发组26例,系统损害9例(35%),其中3例(12%)严重系统损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发热起病的DM患者起病急,病情危重而临床特点不典型,易延误治疗,一旦确诊后,需高度关注,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