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0篇
  免费   604篇
  国内免费   245篇
耳鼻咽喉   9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9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73篇
内科学   182篇
皮肤病学   24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155篇
综合类   1146篇
预防医学   120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466篇
  4篇
中国医学   2810篇
肿瘤学   73篇
  2024年   131篇
  2023年   292篇
  2022年   291篇
  2021年   176篇
  2020年   167篇
  2019年   240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391篇
  2016年   315篇
  2015年   544篇
  2014年   216篇
  2013年   348篇
  2012年   645篇
  2011年   599篇
  2010年   246篇
  2009年   209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0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27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病的诊疗中,中西医各有优势与局限。临床诊疗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肯定,但在优势病种选择及诊疗方案选择方面尚无统一意见。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中西医耳鼻咽喉头颈科专家一起进行探讨,从病因、机制、临床诊疗方法等方面出发,基于多项临床研究结果,综合专家意见,推荐将急性咽炎、慢性咽喉炎、咽异感症、癔症性失音、过敏性鼻炎、主观性耳鸣、耳源性眩晕遴选为优势病种,制定出中西医融合的诊疗方案及建议并形成专家指导意见,供临床参考。以期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使更多的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2.
<正>失眠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若得不到规范的治疗,轻者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重者则会导致体内激素分泌发生变化,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增多,造成血糖波动或升高,而使血糖不易控制,从而给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增加困难~([1])。子午流注学说虽然越来越多地被广大学者们运用到针灸治疗失眠的临床实践中,但较少与其他的中医传统疗法相结合,对于子午流注学说指导下耳穴贴压治疗失眠的研究就更少。本课题旨在通过观察子午流注学说指导下耳穴贴压对糖尿病合并失眠患者的干预效果颇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挖掘胶质母细胞瘤(GBM)的相关基因,进而探讨发病机制,为GBM临床诊断和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GEO(Gene Expression Omnibus)数据库下载基因芯片数据集GSE4290和GSE15824,应用GEO2R筛选GBM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采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分别应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和关键基因模块,筛选GBM靶基因。进一步运用ONCOMINE数据库验证临床组织样本中靶基因与GBM的关系。结果:共筛选出76个DEGs,富集分析结果显示DEGs在血管生成的正调节、抗原的呈递和处理、信号转导、调节自噬等方面存在显著富集。共挖掘出POSTN、TAGLN、CALD1、EPCAM 4个GBM靶基因,经证实均在临床GBM组织样本中存在显著上调且靶基因的上调与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结论:通过生物信息学共挖掘出4个与GBM显著相关的靶基因,可能是未来GBM发病机制、临床诊断、治疗的重要研究靶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代谢组学技术分析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CUMS)抑郁模型小鼠脑组织样本,寻找与抑郁相关的差异代谢物,探讨蜘蛛香环烯醚萜部位(IEFV)可能的抗抑郁作用机制。方法:42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6组,包括正常组,模型组,氟西汀组(2.5 mg·kg-1),IEFV低、中、高剂量组(给药剂量分别为5.73,11.47,22.94 mg·kg-1)。采用CUMS对小鼠造模,以IEFV及阳性药(氟西汀)为干预药物,用行为指标和生化指标进行药效学评价。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代谢组学技术分析IEFV对CUMS抑郁模型小鼠脑组织中内源性物质的影响,结合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来确认差异代谢物,并对差异代谢物参与的代谢通路进行富集。结果:造模后,小鼠的不动时间大幅度提高、蔗糖偏好率明显下降,兴奋性神经递质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显著下降,表明造模成功。给予IEFV和氟西汀后,小鼠不动时间、蔗糖偏好率和兴奋性神经递质向正常水平回调,提示给药后抑郁状态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脑组织中内源性代谢物主成分分析(PCA)结果显示,模型组可与正常组明显分开,同时IEFV低、中、高剂量组和氟西汀组均显示有偏离模型组向正常组靠拢的趋势,与行为学结果一致。模型组与正常组进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得到了16个变化显著的差异代谢物,包括12个水溶性差异代谢物和4个脂溶性差异代谢物。通过MetPA数据库分析得到7条潜在靶标代谢通路,包括三羧酸循环(TCA),牛磺酸和亚牛磺酸的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等。IEFV高剂量组可显著回调11种差异代谢物。结论:IEFV可能主要通过影响能量代谢,氨基酸代谢和神经递质水平发挥抗抑郁作用,可为IEFV抗抑郁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COVID-19)部分患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因炎症风暴的发生而出现病情的急剧加重,并发急性呼吸窘迫、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预后不良,死亡率较高。对于炎症风暴,目前西医多采取糖皮质激素、营养支持、人工通气辅助等措施。人工肝、血液净化疗法、体外膜肺氧合等技术的日益成熟,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死亡率,但因设备要求较高等诸多条件限制,尚未得到广泛开展。从中医角度看,COVID-19基本病机为疫毒外侵,肺脾受邪,损伤正气,病理性质涉及湿、热、毒、瘀、虚。病情发展至炎症风暴阶段,邪盛正虚,出现邪毒闭肺、毒扰心神、瘀毒互结与气阴亏虚并见,严重者甚至出现阴竭阳亡的危候。目前已有多项研究显示,多种中草药对病毒性肺炎和细胞因子风暴具有多靶点的免疫调节作用。中医药在炎症风暴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中均有参与,早期祛邪为主,控制炎症、阻断炎症风暴的发生,降低重症发生率;中期祛邪扶正并进以祛除炎症风暴的病理产物,促进炎症的消散和吸收;后期则以益气固脱、回阳救逆等法挽救生命。该文结合COVID-19炎症风暴的病理生理机制与中医辨证施治理论,总结相关中草药、中药方剂、中药制剂对炎症风暴干预的药理研究,并探讨中医药在炎症风暴不同发展时期的干预措施,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生脉散治疗心房纤颤的作用靶点和相关信号通路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成分分析平台(bioinformatics analysis tool for molecular mechanism of TCM,BATMAN-TCM)数据库获取生脉散的化学成分及作用靶标基因,通过GeneCards,OMIM,DisGeNET数据库收集心房纤颤的靶标基因。将两者取交集后得到生脉散-心房纤颤靶基因交集,运用STRING构建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网络,并将结果进行网络可视化展示。将药物-疾病交集基因导入DAVID6.8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分析和基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生脉散干预房颤的有效活性成分159个,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交集后获得206个共有靶点,PPI蛋白互作网络分析发现AKT1,TP53,PRKACA,IL-1B,TNF,INS,PPAR,RXR,F2,CACAN1C,PKC等是生脉散治疗房颤的核心靶点。GO富集分析确定了175个条目(P0.05),其中生物过程主要心脏传导调节心率、动作电位时膜去极化等;分子功能主要包括电压门控钙通道、类固醇激素受体活性、肾上腺素结合等,在细胞组成方面,主要包括钠、钾、钙通道复合物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确定了100条相关信号通路,主要有cGMP/PKG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血清素能突触,肾素分泌,钙信号通路等。结论:生脉散治疗心房纤颤具有多途径、多靶点作用的特点。该研究初步探讨了其作用的关键靶点及涉及的生物学过程和信号通路,为生脉散治疗心房纤颤后续的实验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肿瘤基因组图谱数据库(TCGA)架构肺腺癌(LUAD)竞争内源性RNA(ceRNA)网络,鉴定潜在的生存关联性生物标志物,并确定特异性治疗的小分子药物。方法:依据纳入研究标准,利用Edger软件筛选LUAD组织与正常组织(mRNA、lncRNA和miRNA)差异表达的基因。通过miRcode、miRDB、TargetScan和miRanda数据库对差异表达的RNA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构建ceRNA网络。采用Kaplan-Meier方法分析ceRNA网络中的RNA表达量与生存预后的关系,通过富集分析对网络中的mRNA基因功能和调控通路进行分析。通过Cmap数据库筛选治疗LUAD的特异性小分子药物。利用D-lnc软件确定与关键的lncRNA相关的特异性小分子药物。结果:mRNAs(ELAVL2和PBK)、miRNAs(miR-13和miR-210)和lncRNAs(AP002478.1、DSCAM-AS1、LINC00269、LINC00470和LINC00483)与总生存期(OS)关系密切。喜树碱和甲萘醌有可能逆转LUAD的状态。卡铂、多西紫杉醇、帕比司他被确定为与关键lncRNA密切相关的药物。结论:ceRNA网络在LUAD中发挥重要作用,多种差异表达RNA与LUAD预后相关,可能成为潜在的肿瘤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颈椎矢状位序列参数在评估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治疗效果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8年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行颈椎前路Hybrid术治疗的41例CSM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前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均值将其分为JOA评分较低组(术前JOA评分<均值)和JOA评分较高组(术前JOA评分≥均值),分析术前JOA评分与术前颈椎矢状位序列参数的关系;根据术后JOA评分改善指数评估手术疗效,并分为疗效较好组(JOA评分改善指数≥均值)和疗效较差组(JOA评分改善指数<均值),分析JOA评分改善指数与术后颈椎矢状位序列参数变化幅度的关系。结果 JOA评分较低组和JOA评分较高组患者术前颈椎曲度、T_1倾斜角(T_1-slope,T_1S)、Cobb角、椎间盘高度、前柱高度、脊髓直径及k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JOA评分改善指数与T_1S改变值、前柱增高值均无相关性(均P>0.05),而与颈椎曲度改变值、Cobb角改变值、前柱平均增高值和前柱较术前增高比值均呈显著正相关(r=0.375、0.402、0.351、0.447,均P<0.05)。结论颈椎矢状位序列参数对评估CSM患者术前神经功能障碍严重程度价值较小。部分颈椎矢状位参数变化幅度与手术疗效密切相关,有利于评估患者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9.
"异病同证"是中医学对病证关系的特殊认识,起初是指不同的病具有相同的病机,从而表现出相同的证候,反映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特点,在临证中主要体现在一方用于治疗多种病证。随着病证结合诊疗模式的形成,"异病同证"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多指西医诊断不同疾病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相同的病机,从而表现出相同的证候。股骨头坏死、髋骨关节炎、类风湿性髋关节炎是发于髋关节骨骼、软骨及滑膜的3个不同解剖组织的3种疾病,在疾病的晚期出现了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的症状和腰膝酸软、行走无力的证候,无论是症状体征或中医证候,均表现出其相似性,体现着中医学"异病同证"的思想,本文从临床症状、影像变化、中医证候特点、病因病机及临床治疗方面探析3种疾病的趋同性和差异性,结果发现,除了临床症状体征相似,3种髋关节骨病晚期均见关节软骨退变、关节间隙狭窄、关节积液、滑膜增厚、骨质增生及软骨下骨囊变等相似X射线表现;肾藏精、主骨生髓,只有肾精充足,筋骨方可得以骨髓充养,肝藏血、主筋,肝血充足筋骨才能濡养,病至晚期,3种疾病与肝肾脏腑功能失常密切相关,肝肾不足、经脉筋骨失养是3种髋关节骨病晚期的共同病机,肝肾亏虚、腰膝酸软、行走无力亦成为其共同证候。不仅为"同证"提供理论依据,也有助于"异病"的鉴别诊断、提高髋关节疾病的诊断水平、丰富中医学"异病同证"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中药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和ClinicalTrials.gov共7个数据库,纳入中药治疗PSCI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使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并对纳入研究进行描述性分析,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定量分析。结果:共纳入16项RCT,1296例受试者,干预组649例,对照组647例。研究结果显示中药联合西药组和中药组干预在改善PSCI患者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的评分上均优于西药组,且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中药在改善PSCI患者的认知功能水平方面具有潜在优势,对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也有一定疗效,并未观察到严重不良事件。本文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不高,建议后续开展高质量的RCT来研究中药治疗PSCI的疗效和安全性,为该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