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的关联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在236例健康对照人群和278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观察其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的分布并测定血浆hs-CRP水平。结果在受试人群中,Apo E基因多态性分布有一定差异,Apo Eε3在对照组中所占比例较多,而Apo Eε4则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所占比例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血浆hs-CRP水平,在携带Apo Eε4的患者中较高(P 0. 05)。结论载脂蛋白E4等位基因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的比例较高,同时携带Apo Eε4基因型的患者血浆hs-CRP水平增高,Apo Eε4患者体内炎症水平较高,可能是导致其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增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给予利伐沙班的临床用药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60岁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154例,改为利伐沙班抗凝治疗,15毫克/次,1次/天。观察随访时间内患者出血及栓塞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服用利伐沙班后患者血肌酐(Ccr)较前升高,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服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凝血、血常规、肝功能指标相对稳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与华法林相比呈现其安全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衰弱离退休老干部跌倒发生现状,明确跌倒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10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住院的离退休老干部442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过去12个月内是否发生跌倒将衰弱前期或衰弱老干部分为2组。比较2组老干部一般资料,身体功能情况。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及χ2检验。采用Fried衰弱量表进行衰弱筛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衰弱老干部跌倒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最终共纳入322例(72.0%)衰弱前期及衰弱离退休老干部为研究对象,年龄63~98(76.91±9.23)岁。跌倒组患者60例,未跌倒组262例。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衰弱评分、年龄、体质量指数、情绪状态、简易身体功能测试得分、串联站立测试得分、起坐测试得分对老干部是否发生跌倒有显著影响(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43,95%CI 1.003~1.085)、体质量指数<18.5kg/m2(OR=3.704,95%CI 1.024~13.391)为衰弱老干部跌倒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衰弱离退休老干部跌倒发生率较高,应加强该类人群跌倒风险的评估与筛查,针对跌倒高风险人群,制定有效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身体形态指数(ABSI)对社区老年人死亡风险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12月居住于北京市安华里社区的居民280例。收集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于2022年10月通过电话随访研究对象家庭成员或其他护理人员,收集研究对象的生存/死亡情况。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探讨ABSI对社区老年人死亡风险的影响。结果 共剔除33例研究对象,其中30例因测量数据不完整被剔除,3例因失访被剔除。研究期间共死亡70例,将其作为死亡组,其余作为存活组。死亡组年龄大于存活组,男性占比、收缩压、血肌酐、有吸烟史者占比、ABSI高于存活组(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BSI是社区老年人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ABSI>0.078 5时可能增加社区老年人的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 基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评估问卷评估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方法 对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山东省高密地区、河南省新密地区、贵州省锦屏地区多中心纳入的患者及家属进行“8+2问卷”调查,评估其心脑血管疾病相关风险。结果 对总计78 651名纳入者进行调查分析,其中本研究队列中,心脑血管疾病低危人群52 236人(66.4%)、中危人群15 385人(19.6%)、高危人群11 029人(14.0%);男女性别间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各年龄组心脑血管疾病风险不同级别人数由低危至高危逐渐减少;对中年组(45~59岁)、中老年组(60~74岁)、老年组(75~89岁)共计76 022名纳入者进行分析,不同年龄组的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分级间两两相互比较,P值均<0.001。结论 随着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分级增高,人数相对减少,心脑血管疾病风险与性别有关,年龄越大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更高。  相似文献   
6.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是心源性脑卒中的主要原因。房颤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且其并发症具有高度致残、致死危害,目前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超重和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其与房颤的相关性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旨在探讨肥胖与房颤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动脉粥样硬化(AS)作为心血管疾病(CVD)的主要病理基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AS实质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抑制AS过程中的炎症反应或可成为延缓AS的关键。诸多研究已证实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进而延缓AS的发展,且作用机制复杂。本文就PEDF抗炎作用的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