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40篇
  免费   2221篇
  国内免费   968篇
耳鼻咽喉   180篇
儿科学   268篇
妇产科学   93篇
基础医学   1245篇
口腔科学   474篇
临床医学   2538篇
内科学   1617篇
皮肤病学   173篇
神经病学   411篇
特种医学   887篇
外科学   1615篇
综合类   5824篇
预防医学   2241篇
眼科学   192篇
药学   2573篇
  29篇
中国医学   2359篇
肿瘤学   910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313篇
  2022年   756篇
  2021年   864篇
  2020年   800篇
  2019年   309篇
  2018年   349篇
  2017年   552篇
  2016年   349篇
  2015年   736篇
  2014年   1024篇
  2013年   1415篇
  2012年   2022篇
  2011年   2082篇
  2010年   2018篇
  2009年   1664篇
  2008年   1675篇
  2007年   1573篇
  2006年   1385篇
  2005年   1019篇
  2004年   722篇
  2003年   602篇
  2002年   444篇
  2001年   399篇
  2000年   269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12篇
  1957年   5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6篇
  1954年   3篇
  1948年   1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北京市通州地区产妇泌乳启动延迟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提高母乳喂养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2019年3月至2021年2月在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分娩的产妇为研究对象,由经过统一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护理人员随访其泌乳情况并通过问卷收集孕妇相关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产妇泌乳延迟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泌乳延迟发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2 109名产妇进行研究,产妇年龄20~48岁,以35~48岁居多,占54.10%。泌乳启动正常者1 387人,占65.8%,泌乳启动中位时间为50.65(19.33,70.14)h。泌乳启动延迟者722例,占34.2%。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OR=1.278)、孕期增重过多(OR=1.992)、初产妇(OR=1.243)、妊娠期糖尿病(OR=1.459)、妊娠期高血压疾病(OR=3.314)、剖宫产(OR=1.584)是产妇泌乳启动延迟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北京市通州区产妇泌乳启动延迟发生率较高,高龄、孕期增重过多、初产妇、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均是产妇泌乳启动延迟发生的危险因素,医护人员应当对于上述类型产妇予以重视,及时关注治疗,以期改善产妇泌乳启动延迟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治疗前肝炎核心相关抗原(hepatitis B core-related antigen,HBcrAg)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对肝组织炎症程度与纤维化程度的预测价值,及采用恩替卡韦治疗后不同炎症程度与纤维化程度HBcrAg、HBsAg变化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CHB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肝脏活检结果对其肝组织炎症程度与纤维化程度进行划分,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HBcrAg、HBsAg对肝脏炎症程度及纤维化程度的预测价值.所有患者均接受恩替卡韦治疗,观察不同炎症程度与纤维化程度患者治疗前、治疗12周、24周、48周时HBcrAg、HBsAg变化.结果 根据广义估计方程分析显示,不同炎症程度及不同纤维化患者在组别及时点因素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48周时HBcrAg、HBsAg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12周、治疗24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显著低于治疗12周、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HBcrAg、HBsAg预测G3患者的AUC分别为0.653、0.757;两项联合预测G3患者的AUC为0.879;HBcrAg、HBsAg预测S3患者的AUC分别为0.669、0.647;两项项联合预测S3患者的AUC为0.824.结论 CHB患者接受恩替卡韦治疗后HBcrAg、HBsAg表达水平显著下降.HBcrAg、HBsAg对预测CHB患者肝组织炎症程度与肝纤维化程度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P.g-LPS)刺激的炎症环境下,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s)中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表达的变化,阐明P.g-LPS诱导牙周炎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广东省城乡社区≥60岁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现状及其流行特征。 方法 调查对象来自2019年广东省3个地市6个地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使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进行认知功能评定,共5691名老年人的数据纳入分析。采用〖XC五号.EPS;P〗检验分析不同人口学特征的老年人群间认知功能障碍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 结果 调查对象的认知功能障碍率为14.95%,认知功能障碍率在女性、农村、文盲、无配偶、独居和低体重老年人中较高(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性在女性、≥75岁、农村、无配偶、独居和低体重老年人中较高(女性:OR=1.74,95%CI:1.45~2.08;75~79岁组:OR=1.86,95%CI:1.43~2.42;≥80岁组:OR=4.10,95%CI:3.15~5.33;农村:OR=2.43,95%CI:1.88~3.15;无配偶:OR=1.32,95%CI:1.08~1.62;独居:OR=1.37,95%CI:1.06~1.78;低体重:OR=1.42,95%CI:1.10~1.82;),小学文化程度和超重的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性相较于文盲和正常体重的老年人低(小学文化:OR=0.58,95%CI:0.48~0.70;超重:OR=0.75,95%CI:0.62~0.91)。结论 广东省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现状形势严峻,应积极开展良好生活方式的健康宣教,加强对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预防和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one beamCT,CBCT)测量在上颌第一、第二磨牙间腭侧以不同角度植入微种植支抗钉时上颌第一、第二磨牙腭根间近远中向宽度,以及微种植支抗钉植入路径的黏膜厚度和骨组织厚度,为临床选择微种植支抗钉植入位置提供参考。方法选取90例成人患者,以其颌骨进行扫描重建的CBCT资料为研究对象,在上颌腭侧,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之间选取距上颌第一磨牙腭尖12、14、16、18 mm的软组织标志点作为测量位置,分别测量与牙长轴成30°、45°、60°、90°时上颌第一、第二磨牙腭根之间的近远中向宽度及微种植支抗钉植入路径的黏膜厚度和骨组织厚度。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SD法两两比较。结果植入微种植支抗钉角度越大,上颌第一、第二磨牙腭根间的近远中向宽度越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90°方向相比,以60°方向植入时近远中向宽度更大,接触相邻牙根的概率更小;植入角度越大,黏膜厚度越小,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与30°、45°方向相比,以60°方向植入时黏膜厚度更小,微种植支抗钉进入骨组织内的长度更大更稳定。植入微种植支抗钉位置越高,近远中向宽度越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12、14 mm位置相比,距上颌第一磨牙腭尖16 mm植入时近远中向宽度更大,接触相邻牙根的概率更小;植入位置越高,黏膜厚度越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18 mm位置相比,距上颌第一磨牙腭尖16 mm植入时黏膜厚度更小,微种植支抗钉进入骨组织内的长度更大,更稳定。结论在上颌第一、第二磨牙间腭侧,距上颌第一磨牙腭尖16 mm以60°方向植入微种植支抗钉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客观评估与分析我国中英文化学科技期刊在国内国际的影响力,并据此提出中国化学科技期刊现阶段发展的建议。【方法】 以中国16种SCI收录的化学期刊为样本,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其2011—2020年在JCR、CJCR、CSCD-JCR 3个数据库的定量指标,包括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总被引频次(Total Cites,TC)、自(被)引率或他引率等。【结果】 JCR收录期刊的IF、 TC与自引率等数据反映出近10年来我国英文化学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中文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略有提升。CJCR与CSCD-JCR收录期刊的相应指标反映出近10年来中文科技期刊在国内具有高影响力的优势在减弱,2016—2020年英文化学科技期刊国内影响力明显提升。【结论】 建议重视规划中文化学科技期刊的发展、优化现有英文化学科技期刊的结构以及新创办化学二级或交叉领域英文期刊以扩大该学科期刊方阵,促进我国中英文化学科技期刊全面深入的发展以及在国内国际的影响力大幅度提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巴曲酶治疗全频下降型突发性耳聋的疗效与巴曲酶敏感性及凝血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2月全频下降型突发性耳聋患者48例,根据患者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分为敏感组及非敏感组,检测患者凝血功能包括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FIB的变化及治疗前后纯音听阈变化。结果 ①48例患者总有效率为75.0%,其中平坦型总有效率为72.4%,全聋型总有效率为78.9%,敏感组有效率为85.7%,非敏感组有效率为60.0%,敏感组有效率高于非敏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敏感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FIB、APTT下降,TT、PT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敏感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FIB降低,TT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敏感组FIB低于非敏感组,TT、PT高于非敏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巴曲酶敏感性与临床治疗效果具有相关性,主要与FIB、PT、TT密切相关,与APTT相关性不大,但机体可能通过APTT内源性凝血功能,降低出血风险。巴曲酶可增强抗凝血功能,促进内耳微循环,使抗凝、纤溶和凝血在一定范围内保持平衡,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背景 我国代谢综合征(MS)患病率逐年升高,血尿酸(SUA)水平与MS的发生密切相关,由于SUA受肾功能影响,采用标化SUA〔SUA/血肌酐比值(SUA/Scr)〕可更好地预测MS。内脏脂肪指数(VAI)是衡量内脏脂肪蓄积程度的重要指标,可更直接地预测MS的发生风险。但目前在甲状腺功能正常人群中,关于VAI是否介导SUA/ Scr与MS关联的研究较少。 目的 探讨VAI在甲状腺功能正常人群中SUA/Scr与MS发生风险间的中介效应。 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年度体检的10 042例体检人群。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并进行体格检查和生化检测,计算SUA/Scr和VAI。采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制定的标准诊断MS。将研究对象分别按照SUA/Scr水平四分位数和VAI四分位数,各分为4组:Q1~Q4组和V1~V4组。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究SUA/Scr与VAI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SUA/Scr和VAI对MS发生的影响;采用bootstrap方法分析VAI是否介导SUA/Scr与MS之间的关联。 结果 10 042例研究对象中,MS患者1 833例(18.25%),非MS患者8 209例(81.7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UA/Scr与VAI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Q1组相比,Q2组〔OR=1.310,95%CI(1.039,1.651)〕、Q3组〔OR=1.372,95%CI(1.089,1.729)〕、Q4组〔OR=1.744,95%CI(1.381,2.203)〕人群发生MS的风险增加(P<0.05);与V1组相比,V3组〔OR=6.721,95%CI(4.600,9.819)〕、V4组〔OR=33.327,95%CI(21.509,51.640)〕人群MS的发病风险增加(P<0.01)。中介效应分析表明,SUA/Scr对MS发病率具有直接影响〔β=0.154,95%CI(0.104,0.205)〕,并且VAI部分介导了SUA/Scr对MS发病率的影响〔β=0.183,95%CI(0.156,0.213)〕,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54.25%。 结论 甲状腺功能正常人群SUA/Scr和VAI是MS发生风险的预测指标,VAI部分介导了SUA/Scr对MS发病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我国城乡空巢老人的抑郁症状及影响因素的差异。方法 基于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纳入2 911名空巢老人,运用χ2检验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城乡空巢老人抑郁影响因素及差异。结果 我国空巢老人抑郁状况得分为(9.1±6.8),抑郁发生率为36.4%;农村空巢老人抑郁发生率(39.9%)高于城市空巢老人(26.2%)。女性、低文化水平、低夜间睡眠时间、与子女见面频率低、自评健康差、躯体疼痛、活动受限是城乡空巢老人抑郁的共同危险因素。有社会参与( OR =0.673,95% CI :0.423~0.959, P =0.031)是城市空巢老人特有的保护因素;吸烟( OR =1.491,95% CI :1.110~2.004, P =0.008)、患慢性病( OR =1.349,95% CI :1.102~1.650, P =0.004)是农村空巢老人特有的危险因素,受教育程度高( OR =0.619,95% CI :0.385~0.996, P =0.048)是农村空巢老人特有的保护因素。结论 我国空巢老人抑郁水平较高且存在城乡差异。农村地区空巢老人抑郁水平更高,影响因素更复杂。应制定有效措施有针对性的干预城乡空巢老人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