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70篇
临床医学   24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1~3期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的嗓音特征。方法对30例(男女各15例)年龄在60~69岁的1~3期帕金森病患者(PD组)的嗓音进行嗓音障碍指数(voice handicap index,VHI)主观评估,采用嗓音声学分析和电声门图对其嗓音进行客观分析,并以28例(男女各14例)同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结果。结果 PD组和对照组VHI评分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D组高于对照组(P<0.001)。PD组和对照组嗓音声学分析结果中的基频震颤、振幅震颤和基频标准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D组高于对照组(P<0.05)。电声门图测量结果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3期帕金森病患者的嗓音声学特征为嗓音的基频震颤、振幅震颤和基频标准差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2.
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或自闭症患者准确处理和解释听觉信息往往存在困难.本文旨在通过阐述近20年来国外关于ASD儿童听觉处理功能行为的研究进展,了解研究工具,为我国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研究趋势表明,ASD的听觉信息处理障碍往往在复杂的听觉信息处理过程中出现,而且言语刺激情况下比非言语刺激更加严重.对ASD各种认知研究结果的解释与讨论,有待进一步研究确认.  相似文献   
3.
目的 基于《国际疾病分类》第11次修订本(ICD-11)、《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和《国际健康干预分类》(ICHI)探讨言语嗓音功能障碍的诊断标准、功能评估和整体康复干预方案。 方法 基于ICD-11和ICF对言语嗓音障碍及其常见疾病诊断标准进行分析,确认疾病和功能诊断标准。采用ICF的理论,分析言语嗓音功能评估工具的主要内容和评估指标。基于ICF和ICHI对现有言语嗓音功能康复方法进行分析,构建结构化言语嗓音康复干预方案。 结果和结论 言语嗓音功能障碍诊断为“语音障碍”(MA82),属于“涉及言语或语音的症状或体征”中的一种,与之相关的疾病为言语障碍(MA80)、喉恶性肿瘤(2C23)、脑出血(8B00)、喉水肿(CA0H.3)等。言语嗓音功能障碍属身体功能障碍,并可能影响交流等活动和参与(d3、d7、d8、d9),以及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对言语嗓音功能的评估应从嗓音产生功能(b3100)和嗓音音质功能(b3101)两方面进行。结构化言语嗓音康复治疗方案主要涉及身体结构与功能、活动和参与、环境因素和健康行为四个方面,方法包括评估类(评估、测试、观察)、训练治疗类(训练、辅导)、教育咨询类(教育、建议、咨询)和支持类(社会支持和心理支持)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本研究以音位对为载体,从听说两方面探讨听障儿童的听觉识别和构音语音特征,从而为听障儿童声母构音语音异常矫治提供指导.方法 对60名听障儿童声母音位对的听觉识别能力与构音语音能力进行分析,分别从听、说和听说对比3个维度对汉语普通话中的9项23对声母音位对的听觉识别和构音语音得分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1]9项声母音位对在听和说两方面难度分布相似,塞音与鼻音音位对、送气塞音与不送气塞音音位对的难度都较低,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音位对的难度较高;[2]23对声母音位对的听觉识别难度低于构音语音难度,被试的听觉识别平均分高于构音语音平均分;[3]听障儿童的听觉识别平均分和构音语音平均分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听觉识别能力越高,构音语音能力也相对较高.结论 听障儿童的构音语音能力落后于听觉识别能力.对听障儿童进行构音语音异常矫治时,要充分利用其听觉辨识能力,进行听说对比训练,用听带动说,以增强其构音语音康复训练的效果,提高言语听觉能力.  相似文献   
5.
学龄前听障儿童五项认知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学龄前听障儿童五项认知能力的发展规律。方法选取3~6岁学龄前听障儿童267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童150人,女童117人;3岁组62人,4岁组74人,5岁组68人,6岁组63人,采用华东师范大学言语听觉康复科学研究院编制的五项认知能力测验系统(多媒体软件版),对各年龄组儿童进行目标辨认、空间次序、逻辑类比、图形推理、动作系列的发展情况测试,所获得的有效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各年龄组听障儿童五项认知能力评估得分看,年龄的主效应显著,随着年龄的增长,目标辨认、空间次序、逻辑类比、图形推理、动作系列等各项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各年龄组听障儿童得分均低于文献报道的健听儿童;性别的主效应不显著;性别与年龄的交互作用不显著。结论学龄前听障儿童各年龄段五项认知能力总体发展趋势向上,但发展较健听儿童缓慢。  相似文献   
6.
构音语音障碍是特殊需要儿童最常见、最外显的言语障碍类型之一.提高构音语音清晰度,能为特殊需要儿童连续语音清晰度的提高奠定构音基础,从而提高其言语交流能力.本文通过分析特殊需要儿童构音语音障碍的类型和韵母、声母的错误走向,建立构音语音障碍的评估与治疗体系,对提高特殊需要儿童构音语音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从声母习得的5个阶段入手,比较智障儿童和健全儿童连续语音重复能力的差异.方法 采用自编的句子材料,对20名智龄为4岁左右的智障儿童和健全儿童进行测试,分析比较测试数据.结果 ①在声母习得的第三、第四阶段,智障儿童的连续语音重复能力显著落后于健全儿童;②智障儿童声母/d/、/f/、/j/、/q/、/z/、/r/的连续语音重复能力显著低于健全儿童;③智障儿童的连续语音重复能力在5个阶段内部表现出不平衡性.结论 在智障儿童连续语音重复能力训练中,需合理安排阶段训练重点、声母训练重点及各阶段内部训练顺序.  相似文献   
8.
听障儿童连续语音能力早期干预的个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利用自编的连续语音训练材料对听障儿童进行干预,以提高其连续语音能力。方法采取单一被试研究方法,分别对1名植入人工耳蜗和1名配戴助昕器儿童干预前后的评估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植入人工耳蜗儿童基线期和干预期数据呈极显著差异,配戴助听器儿童基线期和干预期数据呈显著差异。结论通过针对性训练,听障儿童的连续语音能力得到提高,为临床康复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寻找能够区分发音方式相同、发音部位不同的两个鼻辅音/m/和/n的客观参数,讨论其在构音功能评估和训练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标准化录音获得50名被试(男女各25名)的单音节词“猫”和“闹”的声音文件,利用实时言语测量仪(Plus)进行分析;提取鼻辅音/m/和/n/的前3个共振峰值(F1、F2和F3),并计算各自平均值运用统计学方法判断/m/和/n/的共振峰值是否可以作为区分,/m/和/n/的参数。结果/m/和/n/的F1、F2和F。值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m/和/n/的第二共振峰F2值的差异最大(约600Hz)。结论第二共振峰可以作为区分鼻辅音/m/和/n/的客观参数,并可以在构音功能训练中监控鼻音的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验证功能性嗓音障碍矫治方法的有效性。方法:对1例声门闭合不全的功能性嗓音障碍患者进行系统的嗓音矫治,采用声门噪声能量(NNE)作为声门闭合程度的检测和监控指标,分别采集基线期(A)和处理期(B)数据,用A-B设计的单一被试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系统的嗓音矫治后,患者的NNE值显著降低(P〈0.01),主观评估患者的嘶哑声和气息声有明显改善。结论:系统的嗓音矫治方法对功能性嗓音障碍患者的嗓音功能恢复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