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托吡酯(TPM)作为一种新型并且比较有效的广谱抗癫痫药物已经被临床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癫痫患者,但是目前在国内该药对脑电图活动影响的研究还相对较少[1].本文分析TPM治疗前后常规脑电图、动态脑电图(AEEG)的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成像及冠脉造影对冠脉搭桥手术后桥血管的评价作用。方法33例冠脉搭桥手术患者,术前常规冠脉造影检查,手术行不停跳冠脉搭桥术,手术后1 a行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成像,并于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成像复查后1周内行冠脉造影检查。结果33例患者共行冠脉搭桥101支,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成像能够成功显示99支,显示率为98.02%。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成像与冠脉造影结果对比,其对冠脉搭桥手术后桥血管狭窄和阻塞评价敏感度达100%。结论应用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成像对冠脉搭桥术后桥血管评价简便、无创,具有较好的可信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癫痫患者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变化及其与脑电图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06-01/2009-01收治癫痫患者72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采用ELISA法测定发作后1 h、24 h血清TNF-α和IL-2水平, 同时做常规脑电图检查, 研究患者TNF-α和IL-2表达水平与脑电图的关系.结果:癫痫患者发作后1 h、 24 h血清TNF-α和IL-2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72例癫痫患者血清TNF-α和IL-2表达水平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479, P<0.01);癫痫组患者发作后1 h脑电图异常率为80.6%(58/72), 发作后24 h为68.1%(49/72), 发作后1 h脑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发作后24 h (P<0.05);癫痫发作后1 h及24 h, 脑电图异常患者的血清TNF-α和IL-2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脑电图正常患者表达水平(P<0.05).结论:癫痫患者存在着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且离癫痫发作期的时限越近, 血清TNF-α和IL-2的水平越高, 脑电图异常率越高, 脑电图改变与TNF-α及IL-2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高俊淑  高永谦  李娜 《山东医药》2009,49(45):67-68
目的探讨非线性动力学分析脑电图预测癫痫发作的可行性。方法术后首发性癫痫患者72例均行动态脑电图(AEEG)检查,采用非线性脑电分析方法研究脑电图预测癫痫的临床价值。结果首次出现癫痫AEEG异常者癫痫复发率较AEEG正常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非线性脑电特征量可以反映癫痫易发作期相对正常状态期间的变化。结论非线性动力学分析脑电图预测癫痫发作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环境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梗死灶周围皮层神经丝蛋白(NF)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125只,电凝法造成右侧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模型后随机分为独居组(n=30,独居于标准笼),社交组(n=30,5只一组群居于标准笼),探索学习组(n=30,15只一组居于迷宫笼),丰富环境组(n=30,5只一组居于丰富环境笼)和假手术对照组(n=5,5只一组居于标准笼)。各试验组分别于1d、3d、1周、2周、3周、4周各组随机选取5只大鼠处死,测定皮层梗死灶周围区NF光密度(OD)。结果探索学习组及丰富环境组在1周后各时间点NF光密度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丰富环境及探索学习均能促进局灶性脑梗死大鼠梗死灶周围皮层NF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陈景红  李娜  王建华  王天俊  郭振华  高俊淑 《临床荟萃》2011,26(23):2033-2035,2038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S100—β蛋白在急性脑梗死发病中的作用及与脑梗死面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连续测定急性脑梗死患者(n=60)发病后3、7和14天VEGF和S100—β蛋白血清浓度,头颅CT或MRI测量梗死灶的最大直径,依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结果①VEGF血清含量在脑梗死发病3天、7天和14天分别为(440±54)ng/L、(598±83)ng/L和(506±68)ng/L,均高于对照组(245±29)ng/L(P〈0.01),VEGF高峰时间在发病7天(598±83)ng/L,显著高于3天和14天(P〈0.05),并持续增高到发病后14天;S100—β蛋白发病3天血清浓度(0.76±0.15)μg/L高于对照组水平(0.10±0.03)μg/L(P〈0.01),并在发病后7天、14天恢复正常。②VEGF的血清浓度与梗死灶的大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关;S100—β蛋白与大面积梗死灶及重型脑梗死有关。结论VEGF和S100-β蛋白血清含量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明显增高,表明VEGF和S100-β蛋白在发病早期参与了脑梗死病理生理过程,并可能参与了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探索学习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75只,采用电凝法造成右侧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模型后,随机分为独居组(n=20)、社交组(n=30)、探索学习组(n=20)、似手术对照组(n=5)。于不同时点分批处死大鼠,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梗死灶周围皮质BDNF阳性细胞数。结果:梗死灶周围皮质BDNF阳性神经元明显增加。探索学习组BDNF阳性神经元数量在各个时间点均明显高于独居组和社交组(P〈0.01),独居组在7天、14天、28天时BDNF阳性神经元数量低于社交组(P〈0.01或P〈0.05)。结论:探索学习及社会交往均能促进梗死灶周围皮质BDNF表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