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4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4篇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门诊部简介空军司令部门诊部主要担负空军首长和机关干部、战士、职工、家属的医疗、保健及预防任务。近年来,在首长和各级党委的亲切关怀下,全体工作人员牢固树立“姓军为兵”的服务理念,坚持励精图治谋发展,一心一意抓服务,按照医疗、保健、预防一体化建设的总体要求,不断拓展服务项目,努力提高卫勤保障质量和水平,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门诊部坚持科学发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促进和谐。积极开展新业务、新项目和新技术特色门诊。其中,眼科属于门诊部的重点特色专科,该专科根据我军招飞体检的实际需要,研制成了“立体视觉检测仪”,并通过…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20岁,舌体竹片刺伤后当天在其他医院取出舌体竹片,伤口缝合,后反复出血11d,间有1次大出血,时间1h。于2005年3月19日18:10急诊入我院,就诊途中,口腔出血约有1000-1500ml;入院后检查:脉搏124次/min,血压80/38mmHg,贫血貌;口腔有血块,右侧咽部肿胀,右侧腭舌弓有一破裂口,约1cm.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55岁,因持续性右鼻塞4个月入院,病史中无流涕、鼻出血、打喷嚏,无鼻腔疼痛、头痛、头晕、畏寒、发热等症状。查体示一般情况良好,右鼻腔黏膜呈暗红色,下鼻甲黏膜肥厚、质硬、表面光滑,未查及明显新生物,麻黄素收缩无效果,左鼻腔未见明显异常;鼻中隔黏膜光滑。  相似文献   
4.
应用颈阔肌皮瓣修复喉切除术后的缺损和重建喉功能方面有操作简便、省时、成活率高等优点。1990年5月~2004年12月,我科对56例声门型喉癌患者行垂直半喉切除+颈阔肌皮瓣重建术,其中5例出现并发症,现将术后并发处理症的方法及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聚丙烯网片修复咽瘘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对于特大的咽瘘修复方法较为复杂,常常需要带蒂的组织瓣进行修复,但有时还会出现组织瓣的皮肤和瘘口黏膜吻合处脱开,再发咽瘘。笔者应用聚丙烯(Marlex)网片(美国Tyco公司生产)对2例特大咽瘘的患者进行修复,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报道3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厄洛替尼眼表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3个病例不同转归的原因。方法 病例系列报道。结果 病例1患者口服厄洛替尼近7年,眼部检查发现双眼角膜点状上皮脱落,未停用靶向药物而仅眼部用药后角膜上皮修复。病例2患者使用厄洛替尼2年余,单眼出现无菌性角膜溃疡伴角膜基质变薄,患眼接受多层羊膜移植同时停用厄洛替尼1周后,缺损的角膜上皮逐渐愈合。这2例患者全身除肺癌病史外,均无高血压、糖尿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病史。病例3患者除了肺癌,还有明确的干燥综合征病史,在接受厄洛替尼治疗2年余后,眼表出现严重并发症,包括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角膜溶解和穿孔,并且进行了4次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停用厄洛替尼后眼表才逐渐趋于稳定。结论 在使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之前,需进行详细的眼部检查,排除眼表基础疾病,尤其是自身免疫性眼表疾病。同时,患者在使用此类药物期间需定期接受眼科随访,以避免眼表严重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难治性蚕食性角膜溃疡的药物治疗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新的探索,并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本文就难治性蚕食性角膜溃疡新药物的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超声诊断在精索静脉曲张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于2017年10月—2021年12月内抽取该院精索静脉曲张诊疗的106例患者为观察组,另抽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6名为对照组.比对两组舒张期流速(DV)、平均速度(Vmax)、反流时间(TR)、睾丸体积、睾丸回声强度、精子成活率数据.结果 观察组舒张期流速(3.26...  相似文献   
9.
1病例报告患者男,50岁。因胸闷伴四肢无力2h于13:40由基层门诊部救护车急送上级医院急诊。入院后烦躁不安,频繁呕吐胃内容物,伴大汗淋漓。查体:T 36℃,P 218/min,R 25/min,BP 89/71mmHg,SPO20.96。既往无心脏病史。急查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系统加单枚碳纤维椎间融合器和椎弓根螺钉系统加双枚碳纤维椎间融合器在治疗退变性腰椎失稳症中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11月至2006年10月收治且获得2年以上随访的退变性腰椎失稳症患者97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根据椎间融合方法不同,分为A组(单枚碳纤维椎间融合)和B组(双枚碳纤维椎间融合)。A组41例,男23例,女18例,年龄35~70岁,单节段不稳38例,L4,5、L5S1两节段椎间失稳3例。B组56例,男32例,女24例,年龄33~72岁,单节段不稳53例,L4,5、L5S1两节段椎间失稳3例。对两组病例的临床疗效、植骨融合率和椎间隙高度丢失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时间24~35个月,平均28个月。按照JOA下腰痛29分法评定标准(包括症状、体征、日常生活动作和膀胱功能等方面)评估临床疗效,A组由术前平均(10.11±2.40)分上升到最后一次随访的平均(24.88±2.30)分,其中优25例,良12例,中4例;B组由术前平均(9.62±2.60)分上升到最后一次随访的平均(25.19±2.40)分,其中优37例,良13例,中6例。A组39例获得融合,融合率为95.1%(39/41),B组53例获得融合,融合率94.6%(53/56)。术后7d平均椎间高度A组为(11.2±1.2)mm,B组为(11.3±1.4)mm,术后2年A组为(11.0±1.4)mm,B组为(11.1±1.4)mm。经组间比较,两组在临床疗效、植骨融合率及椎间高度丢失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的基础上,采用单枚或双枚碳纤维椎间融合器治疗退变性腰椎失稳症均能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植骨融合率高,且椎间隙高度维持良好。而单枚碳纤维椎间融合器相对双枚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保留后柱结构、价廉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